任海鵬 劉云
摘 要:地質礦產資源潛力的評價在礦床勘查的過程中一直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技術,這項技術也在隨著我國科技和經濟的發展而不斷的發展和改進,地質礦產資源潛力的評定對我國礦產資源的合理使用有著十分重大的意義,所以我們對其進行研究也是十分必要的。本文主要分析了地質礦產資源潛力定量評價,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地質礦產資源潛力;精準評價;GIS技術
地質礦產資源是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當前我國的經濟和科技水平都有了非常顯著的提升,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對礦產資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斷的增加。地質礦產資源潛力評價通常就是通過地質研究當中獲得的資料使用科學的方法對地殼當中某一個單元的礦產資源潛力、可利用性和利用之后所產生的經濟效益予以科學的合理的評價。
1 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研究現狀
1.1 礦床定位理論
礦床在地殼空間的定位在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的過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依據,如果我們能夠在實際的工作中更加準確和細致的掌握礦床的定位條件,這樣就可以成礦信息,從而也就為評價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在當代的成礦學發展和研確定一個區域進行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的準則,在這一過程中還應該提取一個相對比較準確的究的過程中礦床定位研究是非常普遍的,同時在這一過程中也形成了較多的推斷,在資源評價工作中也獲得了一定的成效。成礦作用實際是比較復雜的,當代的成礦學提出了在某種地質構造當中的定位,地幔柱在通過多級演化之后就能夠完成成礦定位,還有巖漿侵入接觸帶礦床定位機制等等,這些理論也詳細的闡述了礦床的定位原理,這樣就達到了潛力評價的目的。
1.2 相似類比理論
這種理論通常就是對已知的礦床特征進行研究,在研究的過程中,將礦床的成礦模式當成是類比的對象,在成礦模式比較相像的機制下,對三維空間之內存在礦床的可能性予以準確科學的推斷,通常我們也將其稱作是模式評價,在運用這種理論的時候,我們需要建立一個已知礦床賦予的思維空間和評價對象的相思地質條件之間的關系模型,這樣就可以對這種礦床和與之類似礦床存在的可能性進行科學的評價。但是對同一個礦和其他類型特別是那些識別起來比較困難的礦體和新型的礦床識別是存在著一定限制的,相似的方法還有很多,比如經驗類比,專家系統類比和計算機模擬類比等等,相似類比理論在礦產資源評價當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對我國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工作的正常開展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1.3 求同存異理論
求同存異的理論通常就是將成礦地質環境和已知地質環境和已知地礦化富集區篩選具有比較明顯的相似性的成礦條件,同時還要在這一前提下篩選出定位機制和檢測機制完全不同的成礦條件,此外還要識別其中所包含的和已知礦床信息存在著明顯差異的成礦信息,采用相對比較科學合理的方式推斷出全新的類型,同時在新礦種和超大型礦床所存在的地質的三維空間當中尋找一些新的可能性,在礦產資源潛力評價機制當中,使用求同存異理論可以預測到已知礦床和新型的礦床,新的礦床和超大礦床相互區分的目的,這樣也就為礦產資源潛力的進一步開發提供了較好的條件。
2 礦產資源評價發展方向展望
在地質找礦工作已逐漸由地表礦轉入隱伏礦、盲礦或難識別礦的今天,找礦難度越來越大,僅靠單一的信息類比預測找礦已難以奏效。這就要求要充分利用以往積累起來的各類地學資料,將傳統的地質找礦方法與新技術結合起來,應用新的理論,發現更多的有用信息為礦產資源評價服務,達到判別礦床存在與否、能否以較小的投入取得最大找礦效果的目的。目前,從找礦途徑的變化需求和成礦理論的進展看,未來礦產資源評價的發展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2.1 多種評價方法的綜合應用
區域礦產評價方法在應用的過程中可以分為四種方式,一種是主觀評價方法,一種是簡單地址標志模式評價方法,一種是成礦地質標志評價方法,一種是定型地質評價方法,不同的方法都有其自己獨特的理論,而每一種理論都有其自身的優勢和不足。比如說以相似類比理論為基礎的主觀概率評價法就是將地質學家的經驗代替了地質,礦床數據經過相應的分析之后就完成了評價工作,它在應用的過程中將人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的發揮了出來,同時也概括出了很多比較抽象的地質特征,但是它是完全建立在相似類比理論上的一種方法,所以其準確性會受到專家個人水平的影響,其優勢在于在各種地質水平信息條件下都可以給出相應的評價數據。
2.2 從描述性向定量化和精細化的方向轉變
當前,我國的計算機信息技術在不斷的發展,同時在地質工作中,計算機技術也得到了非常廣泛的應用,在這一過程中也出現了一種新型的評價模式,也就是精準評價。它是地質學、數學和信息技術有機結合的重要產物,它對傳統的礦床評價模式是一種非常明顯的升級,在研究的過程中,它所針對的內容通常是按照評價的礦床類型找到可行的地段,使用噸位模型對礦床可能發現的金屬數量以及質量特征進行科學的評價。
2.3 GIS技術在礦產資源評價中的廣泛應用
GIS技術是在計算機協助之下對地質、物探和化探等多種信息進行集中化的管理,這樣就可以對時限綜合分析和處理,在這一過程中也可以體現出非常強大的空間信息處理能力。同時這種模式下的軟件也得到了較為廣泛的開發,同時也獲得了非常明顯的進步。GIS技術的應用轉變了傳統礦產資源評價的方式,同時使得整個評價的過程更加科學合理,從理論上還是從效果上都存在著十分明顯的優勢,因此這種方式在未來的發展前景是非常光明的。它對我國的地質礦產資源潛力定量評價工作也有著十分積極的推動作用。
3 結論
將當代成礦理論與現代綜合勘探技術相結合,將定量數值計算和計算機信息可視化技術相結合,多思路、動態地進行靶區篩選和圈定找礦有利地段,將成為今后一段時期內地質行業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的重要方法,展示了21世紀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的發展方向:系統化、信息化和可視化的定量、定位潛力評價。■
參考文獻
[1]王來明,王桂松,田京祥,劉洪磊,倪振平,韓景敏.開展山東省礦產資源潛力評價科學評估全省礦產資源潛力[J].山東國土資源,2008(9).
[2]山東省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工作會議在濟南召開[J].山東國土資源,2009(6).
[3]倪振平.山東省礦產資源潛力評價工作座談會在濟南召開[J].山東國土資源,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