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作興
摘 要:實華30萬噸級原油碼頭投產運營以來,隨著船舶靠離不斷增加,在VLCC超大型船舶在空載離泊過程中,經常遇到強氣流,風力、風向發生變化,如果駕駛不當,極易發生緊迫局面,甚至發生事故。本文結合日照港實華碼頭泊位,對VLCC船舶在受風條件下時的引航操作進行分析和探討注意事項,希望能為船長及引航員操作來港船舶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強對流;超大型船舶;離泊;掉頭;安全
隨著環境的變化,近年來強對流天氣越來越頻繁,給海上交通造成了極大影響,嚴重威脅了船舶的引航安全。在引航過程中突然遭遇大風的影響經常發生,嚴重制約了船舶進出口、給船舶引航工作造成了極大影響。由此可見強對流天氣嚴重威脅著港口生產與船舶引航安全,如何應對強對流天氣對引航安全的影響,甚至在突然遭受大風威脅時如何保證被引航船舶的安全,尤其是超大型船舶,對引航員來說是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借助日照港實華30萬噸級碼頭超大型船舶VLCC出港離泊為基礎,探討強對流天氣下的應急引航離泊作業。
1 氣象特點
根據日照市氣象站實測資料統計:【氣溫】年平均氣溫J2.6~C,最熱月為8月,月平均氣溫25.8qC,歷年極端最高氣溫38.3。C(1977年6月12日)。最冷月為1月,月平均氣溫-1.0℃。【降水】年平均降水量915.7毫米,主要集中于6~9月,占年降水總量的73%。年最多降水量1426.2毫米(1964年)。日降水量≥25毫米,降水日數年平均10.5天。【風況】常風向北,頻率10%,強風向北。年平均風速3.4米/秒,最大風速2()米/秒。多年平均,全年≥6級風日數27.1天。【霧】年平均霧日數26.7天,多集中在3~7月。
2 超大型船舶特點
大型船舶在系泊操縱上存在很多不同的特點,主要表現為:(1)質量大,單位排水量主機功率遠較一般船舶為低,進行機動操縱異常呆笨,因此,要早用舵,早回舵,而且要用較大舵角。港內航行時,通常都用兩艘以上的拖輪組協助變速和該向。(2)線型尺度大,淺水效應和岸壁效應均較突出,而且淌航中喪失舵效的時間較早,港內航行時要經常保持微進來維持舵效,另用拖輪的倒車來代替拖錨起減速作用。此外,線型尺度大,也會給觀察和瞭望乃至目測判斷方面帶來許多不便。如速度估計上無論前后還是橫移往往偏低,瞭望盲區加大,使得全船觀察通信聯絡更加及時、敏銳和富有預見。(3)由于水線上下面積的加大,在風、流影響估計上更應做到準確估算,并留有充分余量。在接近單點、多點系留點以及海上泊位時,必須充分考慮泊位設施及船舶自身強度方面的要求,并按規定進行。
3 嵐山港區通航環境分析
日照港實華碼頭位于山東省南部日照市嵐山區,黃海海州灣北部。水上距日照港石臼港區22 n mile,距連云港24 n mile,距青島港81 n mile,是我國南北海運主通道中間帶的一座天然良港,實華碼頭的生產運營,為日照港成功跨入世界大港行列,為日照港口經濟的發展立下了不可磨滅的功勞。(1)航道情況。日照港實華航道為人工疏浚航道,長18海里,寬390米,水深19.7米,航道兩側以及引航站附近存在大量養殖區,在航道邊緣處還有許多臨時布設的捕魚漁網,隨著漲落潮侵入航道。在能見度不良的情況下,失去視覺定位與瞭望很容易進入養殖區或纏繞漁網,造成巨大損失。(2)泊位特點。實華碼頭設計為“蝶”式,泊位長度500.7米,碼頭標高13米,有四個靠船墩,每墩附有一股一板高反力型橡膠護舷;碼頭中間部分兩靠船墩護舷間的最小距離為100米,設有6個系纜墩;碼頭靠泊平面與頭尾纜系船墩的間距為54米;碼頭前沿有效長度440米,泊位寬120米,泊位水深23.8米;回旋水域為橢圓形,長軸850米,短軸670米,設計水深20.4米。(3)水文情況。嵐山港潮汐為正規半日潮,潮流以往復流為主,呈逆時針方向旋轉,漲潮流主流向為SW,落潮流主流向為NE,基本與航道走向呈垂直狀態。潮差大,大潮汛時潮差在5米以上,一小時急漲水1.6米;流水急,漲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流速可達3節。(4)漁船礙航。嵐山地處海州灣畔,自古以來就是重要的漁場與漁業中轉基地,因此存在大量的漁港。在嵐山港區5公里范圍內存在潘家村漁港、佛手灣漁港、嵐山漁港三個大型漁船碼頭,還有不少小型的漁船碼頭。漁船通訊與雷達設備落后,甚至好多都是手搖舢板船舶,并且當地漁民存在著老的傳統觀念,例如“搶過大船頭,一年不用愁”等,非常不利于海上安全,給商船進出造成很大困難。(5)駁船。嵐山區是山東省的南大門,處于兩省交界處。因海上界限未明確,非法采砂現象明顯,存在很多盜采砂石與非法營運的駁船。這些駁船大多設備陳舊、船員素質低下,經常亂穿航道,違反避碰規則。為逃避執法部門的監督檢查,他們通常關閉高頻、AIS等設備,利用大霧彌漫的掩護實施盜采作業。
4 強對流天氣可利用的引航資源
在遭遇能見度不良時,引航員應充分利用一切有效手段保證船舶處于安全狀態,合理應用可利用的引航資源。引航員可以利用的資源包括:(1)助航儀器 :超大型船舶的儀器設備一般是比較先進的,包括碼頭上的靠泊儀、風向風速儀、雷達、羅經等。(2)拖輪:在易發發生強對流的季節,應盡可能讓協助作業拖輪早到位。除緊急情況下協助船舶操縱外,還可起到護航、導航作用。(3)岸基支持:引航員在緊急情況下應全神貫注于大船的引領上,可以通過VHF聯系船頭船尾的速度距離等離泊信息,以利于做出準確的判斷;可以要求港口打開碼頭上的照明燈光。
5 強對流天氣時引航操作要點
(1)在易發生強對流天氣的季節,應注意接收天氣預報。加強對天氣趨勢的判斷,了解強對流天氣的特點;密切聯系港池內、航道中的情況,預判變化趨勢。(2)制定強對流天氣情況下計劃和應急預案。好的計劃和應急預案能有效減少事故的發生,降低引航員在突遭強對流天氣情況下的壓力。如沒有計劃或預案而僅憑臨場發揮,則存在很大的不確定因素。計劃預案應包括在緊急情況下的聯系方式、操作方式、避險方法等,供引航員緊急情況下參考。(3)在日常引航中應養成核查船舶助航儀器的習慣。并判斷其可靠性與存在的誤差,避免在遭遇強對流天氣時根據不可靠的信息作出錯誤的判斷與決定。(4)及時將自己的動態報告VTS與引航值班室,必要時尋求幫助。(5)合理布置拖輪位置,分工明確,及時提供準確信息。
6 風的影響
超大型油船卸空后干舷高達20米以上,受風面積十分龐大,水上側面積為約7000平方米。當正橫風力達到6級時,風動力達到109.2噸,相當于9414馬力Z型拖輪的拖力,為克服風動力的影響,根據理論計算需要配備3200HP的拖輪3艘。當拖輪擺正船位,保持與VLCC輪垂直,克服水流的影響,損失一部分馬力,螺旋槳水流打在海船船身,損失一部分拖力,VLCC輪干舷高,損失一部分垂直方向的拖力,實際上所需拖力大于理論計算。由于VLCC輪水面以上面積大,受風影響大,特別是風流不一致時離泊更難操縱,需要采取相應措施謹慎操作。因此空載適宜于在6級風以下作業。
7 離泊操縱
VLCC卸完貨后,在壓載狀態下吃水通常在10米左右,離泊和航行中受風的影響明顯增大,在離泊過程中要十分重視風的影響,實華碼頭泊位離泊時,都采取向左掉頭離泊出港,利用5條大馬力全回轉拖輪協助,拖輪的配置是左舷艏(port bow)、左舷尾(port quarter)各帶好一條拖輪,左舷船中一條協助頂推,右舷艏(starboard bow)、右舷尾(starboard quarter)兩條拖輪準備頂推。在查看船岸各設備無礙后,令左旋拖輪快車頂住大船,陸續解掉船舶的首尾纜、橫纜和前后倒纜(如吹開風,最后解橫纜),纜繩收絞清爽后,令左舷首尾拖輪松纜準備拖拽,左舷船中的拖輪停車,去右旋船頭準備頂推,由于空船干舷高應注意拖輪松出的拖纜長度應足夠,待纜繩都松好后,令拖輪微速拖,同時右舷拖輪令頂推首尾,待大船船身首尾都平行離開碼頭碰墊后,根據首尾外移的快慢調整并加大拖拽力度,當船身平行離開泊位大約2倍船寬時,可令右舷船位拖輪停車,到右旋船頭去頂推,左舷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