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馳
摘 要:超高層建筑在現代化的城市中越來越常見,這種建筑的結構比較特殊,施工的難度也比較大,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對安全性要求比較高。超高層建筑核心筒截面會隨著樓層的增高而縮小,這一現象叫做縮徑。本文對超高層結構縮徑墻體直面切面Y形斜墻鋼筋施工技術進行了介紹,應用這種施工技術,增加了角部配筋的復雜性。施工單位需要做好鋼筋三維設計工作,還要對寫墻鋼筋進行加工制作,保證鋼筋的強度。
關鍵詞:超高層;縮徑墻體;斜墻鋼筋;施工技術
縮徑的方法很多,角部直角墻體切面漸變的縮徑方法在高層建筑中應用比較多,在傳遞荷載時,路徑較為清晰,結構剛度連續,而且施工方案較為經濟。在應用這種縮徑方法時,還要做好應用這種縮徑方法時,還要做好Y形斜墻鋼筋的優化工作,通過設計Y形暗柱對鋼筋進行加強,這增加了角部配筋的難度,施工單位要做好主筋定位以及角部控制工作,對鋼筋穿插的方式進行優化,從而保證工藝流程的最佳性。
1 工程實例
某建筑工程占地面積28000m2,地下4層,地上裙樓4層、塔樓88層,總建筑高度438m,總建筑面積359270m2。塔樓核心筒縮徑漸變斜墻位于外墻4個角部,標高范圍為64層+1300mm處(標高287.050m)一66層樓面(標高300.450m),核心筒截面由四邊形逐漸變為八邊形。縮徑斜墻在兩轉角處設置有傾斜暗柱,暗柱主筋傾斜,斜暗柱下方及兩斜暗柱之間的豎向鋼筋于斜暗柱邊緣處開始錨固。兩斜暗柱分離段,各自箍筋獨立,這些箍筋相互交叉成連環狀(見圖1)。
圖1 縮徑斜墻結構示意
2 縮徑斜墻鋼筋的施工難點
2.1 鋼筋翻樣
在設計圖中,斜暗柱的起始截面以及最高處截面的鋼筋翻樣是準確的,這主要是因為箍筋尺寸只有經過三維精確放樣才能確定,斜暗柱鋼筋的彎折角度是在模型中獲得的,箍筋長度具有等差變化的規律,相鄰箍筋的長度變化范圍是在100mm內。在本文的工程案例中,鋼筋的準確翻樣是一大施工難點。
2.2 傾斜鋼筋的空間定位與角度控制
斜墻角部的傾斜暗柱具有相互交叉的特性,暗柱是沿著直墻以及核心筒內側兩個方向進行傾斜的,斜暗柱中含有大量的主筋,這些主筋對斜墻截面有著支撐與保護的作用。
2.3 連環相扣箍筋與交織技術
在斜墻外圍及內部平行的墻體中,內箍筋具有兩兩相扣的特性,相扣處也就是傾斜狀角部斜暗柱主筋的位置,由于箍筋的長度具有等差變化的特性,在與穿插錨固主筋結合后,鋼筋綁扎的難度大大提高了,綁扎工藝越來越復雜,增加了建筑工程的安全隱患。
3 鋼筋施工的關鍵技術
3.1 應用空間三維技術對斜墻鋼筋進行深化設計
在對斜墻鋼筋進行設計時,施工單位采用了專業的三維軟件,這提高了設計的精確性,在對鋼筋進行定位時,確定了加工制作的尺寸,斜墻以及直墻箍筋具有等差變化的特點,變化的幅度不超過100mm。施工人員需做好量測、標記,然后在對箍筋進行彎折,這有效控制了鋼筋加工的精度。
3.2 等高分段控制的傾斜暗柱鋼筋技術
在對傾斜暗柱鋼筋進行定位時,施工單位采用了三維深化提取技術,采用了基于等高分段的控制方法,這有利于斜暗柱主筋的定位,可以確定好傾角,還能將剩余鋼筋制成斜暗柱的形式,在制作臨時支架時,采用了定位支架,其同時也可以為鋼筋骨架。
3.3 組合工藝技術
組合工藝技術采用了先傾斜、后橫、再豎加的方式。結合斜墻箍筋穿插組合方式,將主筋之間采用了相互交叉的方式,這種穿插的方式具有主筋收頭、反插的特點。先斜是指施工施工人員需要對暗柱鋼筋進行優先綁扎;后橫是指鋼筋是在斜墻的兩側插入的,兩側直墻處采用了U形箍筋的方式;豎加是指在對直墻的端部進行定位與綁扎時,采用了豎向筋結合斜暗柱豎向筋的方式,在對箍筋進行焊接后,可以組合形成一個整體。這種工藝技術是將斜暗柱鋼筋作為施工的主線,可以解決傳統施工工藝鋼筋綁扎難度大的問題。
4 鋼筋施工具體工藝流程及控制要點
4.1 工藝流程
斜墻截面及鋼筋三維深化→鋼筋下料及加工制作→定位支架及斜暗柱主筋測量定位→綁扎斜暗柱主筋并與支架固定→斜暗柱相交段箍筋(即切面暗柱箍筋)綁扎→相交段直墻伸入斜暗柱內的箍筋綁扎→切面暗柱及兩側直墻暗柱箍筋綁扎→斜暗柱相交段以下兩側暗柱主筋固定→斜暗柱主筋接長→兩斜暗柱箍筋持續綁扎→兩斜暗柱之間反插鋼筋綁扎→兩斜暗柱下方暗柱箍筋及豎向鋼筋綁扎,不影響暗柱箍筋,重復以上步驟形成整體鋼筋骨架。
4.2 操作要點
4.2.1 斜墻截面及鋼筋三維深化設計
根據設計單位提供的斜墻配筋圖,采用三維軟件對斜墻及鋼筋進行三維精確放樣,確定每根主筋的具體定位和每根箍筋尺寸,并從斜墻起始點開始,每間隔3m高度提取出這些標高以上1m及2m兩個高度處斜墻截面及鋼筋定位平面圖,作為鋼筋定位支架及鋼筋綁扎的依據。
4.2.2 定位支架及斜暗柱主筋測量定位
鋼筋綁扎前,先根據起始點以上1m及2m處定位支架圖測量出定位支架立桿平面位置和橫桿標高位置,指導定位支架搭設,同時根據斜墻起始點處鋼筋定位圖測量出每根主筋的位置。
4.2.3 綁扎斜暗柱主筋并與支架固定
先按圖搭設好兩個標高處定位支架,先擺放一個定位箍筋,然后將主筋按照各自位置擺放并與箍筋及定位支架綁扎固定,最后在定位支架高度處綁扎一個箍筋,使斜暗柱初步形成骨架。斜暗柱主筋下料長度應根據混凝土澆筑面,錯接頭要求及避免造成較短廢鋼筋的原則確定。
4.2.4 斜暗柱相交段箍筋綁扎
斜暗柱相交點以下兩斜暗柱箍筋合并成一個切面暗柱箍筋,箍筋受交叉主筋影響無法整體綁扎,將箍筋斷開成2個U形箍筋從兩側插入后焊接形成整體。
結束語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在超高層建筑工程中,縮徑墻體直角切面的施工,主要采用了Y形斜墻鋼筋施工技術,利用專業的三維深化技術,可以解決鋼筋綁扎難的問題,采用先進的施工工藝,能保證鋼筋定位的準確性,還能保證角度設置的合理性。才確定鋼筋的角度時,還采用了等高分段控制法,經過實際證明,這項技術有效保證了施工的質量。在鋼筋穿插技術進行優化時,施工單位采用了先斜后橫再豎加的組合工藝技術,這不但提高了施工的效率,還保證施工的質量。另外,施工人員還需要做好特殊節點的處理工作,比如斜暗柱主筋上下端錨固節點位置,一定要確定好箍筋連接的方式,保證施工的質量與效率。■
參考文獻
[1]胡畔,劉睿,羅宗禮,劉巖棚,吳小鑫.超厚鋼筋混凝土傾斜剪力墻變角度變截面施工技術[J].建筑,2013(23).
[2]梁華.混凝土斜墻及斜柱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J].門窗,2013(7).
[3]王雄旭.廣州國際殘障人文化交流中心弧形斜墻模板施工技術[J].科技經濟市場,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