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克航
摘 要:我國的建筑行業(yè)在不斷的發(fā)展和完善,同時在這一過程中,高層建筑的數量也在明顯的增多,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也更加重視主樓和裙樓之間的設計效果,如果設計的時候沒有科學的對其加以處理,主樓和裙樓之間就會出現非常明顯的沉降差異,因此也會對結構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所以,我們必須要保證主樓和裙樓之間基礎設計的質量和水平。本文主要分析了高層建筑主樓與裙樓之間基礎設計的處理,以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高層建筑;主樓;裙樓;基礎設計;處理措施
當前,我國城市化建設有了非常顯著的發(fā)展,城當中也出現了更多的高層建筑,在高層建筑主樓和裙樓建設中,其基礎設計的質量會對工程的質量和性能產生非常大的影響,而如果在設計的過程中采用了不正確的設計方法,就可能會出現沉降不均的問題,這樣也就使得結構自身的安全性大大下降,為了保證工程的質量,我們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其加以控制。
1 沉降縫設置
當前,人們的生活品質有了非常顯著的提升,在這樣的情況下,人們對建筑也提出了更為嚴格和個性化的要求,建筑需要有更強的功能性,此外建筑立面的效果以及通風采暖的功能也需要有所提升,在工程設計中,管線的布置也是不容忽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但是,沉降縫的數量也會隨之增加,這樣就對工程的穩(wěn)定性產生了較大的負面影響。如果在高層建筑中設置了較多的沉降縫,就會使得建筑自身的整體性大大下降。在比較容易出現地震災害的地區(qū),沉降縫會將整個建筑分成若干個個體,因此,如果受到了較大的地震作用,就可能會使得建筑出現倒塌或者是嚴重損壞的現象,在高層建筑設計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對沉降縫設置的數量加以關注和重視,此外還要在設計中對沉降差加以控制。在地基處理中,我們通常選擇兩種形式,即筏形基和箱形基礎。
一般情況下,在地基設計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對地基承載力進行全面的分析,如果在設計的時候目的及的承載力或者是結構的變形不能滿足相關的標準和要求的時候,施工人員必須要按照工程地基的具體情況對其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一般采用的是樁基或者是復合地基。在建筑行業(yè)發(fā)展中,高層建筑出現的時間較長,此外還對主樓和裙樓地基的基礎設計予以科學和全面的分析,在這一過程中發(fā)現主樓和裙樓基礎設計的過程中可以不設置沉降縫和后澆帶,但是再看主樓和裙樓中間的位置必須要設置后澆帶,這樣的施工方法必須要保證混凝土的質量。
高層建筑主樓和全樓基礎建設應該在同一時期進行,在對高層建筑主樓和裙樓設計以及處理的時候,如果主樓和裙樓中間出現了較為明顯的沉降差,從而就可能會在建筑工程當中產生一部分的作用力,因此設計的過程中,我們必須要找到應對措施,減少沉降縫對工程產生的不利影響。
2 減少主、群樓基礎差異沉降的措施
在對高層建筑基礎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注意根據建筑設計的整體情況以及建筑施工當地的地質條件,來對建筑的上部結構進行設計和規(guī)劃,同時要注意利用合理的施工條件,在滿足施工要求的基礎上,保障建筑物不會出現沉降或者是傾斜的狀況,使得高層建筑的整體質量得到有效保證。同時在對高層建筑的基礎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還需要考慮到周圍已建成的建筑物,要注意所設計的基礎不會對周圍的建筑物造成影響,在基礎設計之前,要對周圍建筑的地下構筑物以及各項地下基礎設置進行全面的了解,以保障施工的安全。在地震多發(fā)區(qū),盡可能的避開地震帶,如果無法有效的避免,那么就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建筑的地基進行加固處理,以保障建筑的穩(wěn)定。要想有效減少高層建筑出現基礎沉降的情況,就需要采取以下幾方面的措施進行處理:(1)地基持力層應選擇壓縮性較低的土層,其厚度不宜小于4m,并且無軟弱下臥層。(2)適當擴大基礎底面面積,以減少基礎底面單位面積上的壓力。(3)當地基持力層為壓縮性較高的土層時,高層建筑的基礎可采用樁基礎或復合地基,裙房為天然地基的方法,或高層主樓與裙房采用不同直徑,長度的樁基礎,以減少沉降差。
3 與主樓相通的地下停車庫設計
在基礎設計的過程中,我們一定要對上部結構以及工程地質全面的掌握,應該對地基、基礎和上部結構相互間作用的影響予以全面的考量,如果工程需要降低地下水的水位,我們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對其加以處理,這樣也就將降水對附近建筑的影響降到最低。同時還要在這一過程中對降水的時間加以分析,這樣就能夠防止降水之后,水位上升的時間過早,從而使得建筑物出現了嚴重的上浮現象。如果地下停車庫處在高水位區(qū)域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重視抗浮設計的科學性,如果康福設計當中是一部分的地面填土作為荷載平衡的時候,我們呢就需要在地面回填土施工結束之后才能許可停止排水。而地下水取值方面,我們必須要按照工程地質勘察的報告對其加以處理。如果其中存在一定滯水層的時候,我們就應該結合現場勘察的情況和勘察單位進行全面大的探討是否應該考慮滯水的影響,地下停車庫樓蓋的結構形式應該采用無梁式或者是梁板式,為了更好的避免沖切問題,樓板的部分設置了托板,頂板上還設置了反柱帽或者是托板加反柱帽,這一結構形式的經濟性非常好。
4 工程實例分析
某市某工程,地形復雜,屬坡地建筑,整個地下車庫不能連成整體,車庫入口處室外地坪低,由于基礎埋深的需要,主樓需設置1層地下室,裙樓車道不需設地下室,里邊的車庫室外地坪比入口處高出4In左右,該位置需設2層地下室,地下2層為人防區(qū),地下1層為停車庫。設計根據地形條件,使用功能在2層地下室與1層地下室之間設置了一條伸縮縫,縫兩側均設鋼筋混凝土墻,該縫左邊(人口處)按1層地下室進行計算(滿足1層地下室條件),主樓下樁基獨立承臺之間均設350mm厚的隔水底板。車道的樁頂標高提高和主樓樁頂標高相差約4m,車道底板高于地下水位,不設隔水底板,伸縮縫右端(2層地下室)部分位置不滿足2層地下室的條件,筆者將該地下室周邊均設置了一定數量的鋼筋混凝土墻,要求開窗洞的地方均按墻上開洞設計,地下車庫內設置了一定數量的鋼筋混凝土墻,墻間距不超過30m,地下2層底板均設置350mm厚的隔水底板,該地下室內還設置了施工后澆帶,間距30~40m,該工程施工完畢后,沉降差滿足設計要求,地下室混凝土無開裂情況。
結束語
高層建筑主樓和裙樓之間的基礎處理就是將主樓之中重負荷基礎與裙樓當中的輕負荷基礎整合成一個整體結構,在中間不設置沉降縫,從而使得結構自身的連續(xù)性和整體性得到了十分顯著的改善,這種方式能夠十分有效的控制結構自身的沉降差,在工程建設的過程中,我們可以選擇設置施工后澆帶或者是沉降后澆帶,地下室剪力墻的強度也得到了提升,保證了結構自身的設計質量和設計水平。■
參考文獻
[1]曾天任.深圳某超高層建筑基礎設計[J].建材世界,2011(3).
[2]趙景潤.關于多塔大底盤建筑基礎設計的思考[J].建筑,2010(13).
[3]錢玲玲.鋼筋混凝土樁基礎設計在某工程中的應用[J].建筑設計管理,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