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瑞豐
摘 要:當代建筑在城市發展與建設的過程中可以說是標志化建筑,其體現著建筑在發展與建設過程中的興盛,其中建筑表皮設計更是在城市發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一種獨特的文化,在歷史底蘊濃厚的城市發展過程中,表皮設計更是獨具特色的一道文化象征。因此在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越來越多的設計者傾向于將當代藝術融入進表皮設計中去,既可以作為未來城市發展獨特標志,也可以為建筑增添一番別具一格的風情,本文以此為重點進行了詳細的探討,為今后的建筑增添一番活力。
關鍵詞:建筑表皮;城市文化;藝術符號;建筑藝術;表皮材料
建筑表皮設計是一種特殊的設計形式,在建筑發展的過程中,建筑設計者越來越偏向于應用這一設計形式發展我國的建筑。要想將表皮設計充分的應用在建筑設計中,首先就要弄清一個關系,也就是建筑于表皮之間的關系,表皮設計在西方國家中最先得到應用,因此在設計理念以及相關經驗上已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設計體系,但是我國在這方面的起步較晚,并沒有過多的思想啟示,所以在建筑表皮設計發展的今天,人們應該得到更加廣泛的關注,運用創新性的理念發展我國獨有的表皮設計。
1 當代建筑表皮藝術簡述
在表皮設計中融入當代藝術是一項創新性的發展,在過去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關于表皮設計的相關理念都是獨具一格的,因此也形成了具有鮮明特點的表皮設計,隨著時代的發展,表皮設計的表面看似發生了重大的變化,但是實際上卻并沒有突破原有的框架。在表皮的功能上進行分析,傳統的表皮設計是以實用性為前提條件,而在時代發展的進程中,人們又對表皮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表皮不僅在建筑表面充當著保護的角色,同時也是一種無聲的交流,與建筑結構的內部存在明顯的不同之處,可以說將當代藝術融入進表皮設計中,為建筑表皮更增添了一番神秘感,表皮的當代化設計實際上也傳達出了一種獨特的思想感情,為建筑的發展做出貢獻。建立起相應的體系有助于建筑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得到進一步的創新,并且在現代化的發展進程中,這已經成為一種主流的趨勢,這都要歸功于先進技術的發展與應用,同時也要感激設計者將源源不斷的創新性思路融入進表皮的設計中,使其看上去更加富有創新性的理念,由此便形成了一種特有的藝術形式,稱之為表皮藝術。這一藝術形式的形成是基于人們的審美發生變化而出現進一步轉變的,并且在設計者的指導下,建筑就像一件藝術品,將建筑與藝術進行有機的結合,可以說是建筑界的發展,同時也是藝術界的創新,二者具有共同之處,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在這種緊密聯系的關系中,表皮藝術由此誕生,并且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2 當代建筑表皮藝術的發展脈絡
2.1 當代中國建筑藝術的發展
我國在這方面的起步較晚,大致可以從四個階段加以概述。首先第一個階段是在20世紀的50年代,這一階段表皮藝術的關鍵詞是復古,設計者在進行創作的過程中,主要突出的是一種民族的形式;第二個階段的發展開始于50年代至60年代之間,在這一階段的發展中,人們更加偏向于簡約的設計形式,也許與當時的社會環境相關,一切從簡時是設計中的思路,所以這一階段的作品并沒有過多的影響。第三個階段起始于文化大革命的時期,這一階段由于政治較為混亂,因此人們關注的焦點更加不在表皮藝術中,形態的表現形式相對于前兩個階段相比過于平庸,隨著時間的推移,時間到了第四個階段,這一階段的開始時間在70年代,在改革開放環境的影響下,外來因素大量涌入進我國,為表皮藝術帶來了新的生機,因此朝著多元化的方向發展。
2.2 現代技術對當代建筑表皮藝術的影響
隨著當代表皮藝術形式的到來,這與社會的發展以及生產力水平的不斷進步是密不可分的,正因為如此,建筑的整體性以及表皮的發展才出現了較大的進步。影響表皮藝術的因素除了環境因素外,還包括技術的發展以及資源的利用,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也逐漸凸顯出一些矛盾,例如資源的使用與環境之間的矛盾日益凸顯,受到西方先進理念的影響,在發展的過程中,科學技術的作用是不可估量,例如位于英國的“水晶宮”,從名字上就具有一種浪漫的色彩,主要應用的材料為玻璃以及鋼材,這二者相結合的實例為建筑的表皮增添了一種獨特的色彩,因此在今后的發展中,要進一步推廣我國的表皮藝術,在建筑中融入藝術感的設計理念。
2.3 中西方建筑表皮的藝術區分
中西方建筑表皮的差異源于文化的不同。簡單地說,西方敬仰上帝,中國崇拜帝王。西方建筑多鐘愛石材,起源多發自宗教影響,傾向于高度的突破,重視技術。而中國的建筑多喜木,受到社會觀念和帝王的影響,多是沿平面鋪開延伸,重視對稱和倫理。而表皮區別在于,中國傳統造型藝術比較強調“線條美”,講究流暢、節奏感等特點,所以中國傳統建筑無論是外觀輪廓線還是內部的柱、梁、額、析、枋、椽、拱等,都與中國畫中線的運用有一定的相通之處。在這里,線不是可有可無、偶然的,而是必不可少的結構本身,既具有裝飾美,更體現了合乎材料本性和力學邏輯的結構美,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符合中國人的審美情調。
3 研究當代藝術的意義
3.1 當代藝術對建筑表皮的影響
建筑表皮在如今可以作為獨立的藝術形式存在,那么當代藝術對建筑表皮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建筑表皮藝術主要是通過合理的實用功能和先進的技術手段顯示其藝術性,其審美特征,主要是技術與藝術相結合、實用與審美相統一,建筑空間與實體的造型藝術。建筑的實用性特點,影響著人們的審美觀,人們的藝術修養和藝術觀念同時反作用于建筑表皮的設計觀。
3.2 城市進步對建筑表皮藝術的需求
現代城市的發展對建筑需求量增多,使得建筑藝術也得以快速地發展,建筑藝術依賴于當代藝術,而當代藝術賦予當代建筑表皮豐富多樣的藝術生命力。城市需要增加城市基礎設施和服務,以滿足迅速發展所產生的需求以及不斷提高的居民期望值。國際機場、體育場、科技中心、通信中心,尤其是金融中心等國家標志性建筑的藝術審美促進了當代藝術的發展。而當代藝術的自由性也給建筑表皮帶來了多樣化和自由化的表達方式。所以,當代藝術對當代建筑表皮的影響是城市進步對建筑表皮藝術的需要。
3.3 未來建筑藝術創新的發展需要
各種建筑項目正在世界各地不斷涌現。從北京的奧運鳥巢、水立方到世博會的中國館、英國館、沙特館等等。再到“倫敦碗”等奧運建筑,其中也包括修建一系列世紀性標志建筑。除了這些還有其他更多的新興城市也正在崛起,勢必在全球會引起一場建筑的超級風浪,這些建筑也將成為這個時代的標志和代表,同樣也是當代藝術的絕好表達和反應。同時,建筑表皮藝術也能得以充分地的展示。
結束語
建筑表皮已經在發展過程中形成了一門獨特的藝術,相信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一定能夠展現出更加優秀的一面,促進城市建筑的美化,為新興建筑貢獻出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萬書元.論建筑藝術的審美特征[J].藝苑,2010.
[2]陳靜.孕育在藝術中的建筑表情——淺析建筑表皮的現實意義[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0.
[3]張櫸文.美學視角下建筑表皮的視覺陌生化反思[J].美苑,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