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如今的建筑施工中,施工所用材料最常見的就是混凝土材料,因此,在施工過程中,對于混凝土質量以及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控制是一個工程安全的最為重要的因素,我們需要對混凝土加以了解研究。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最常見的問題是混凝土裂縫,導致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從理論上來講,由于混凝土組成材料的原因,比較容易受到水化熱反應的影響,出現施工裂縫,從現場施工來講,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直接影響到了混凝土施工質量,施工過程中出現的施工裂縫,主要是由于施工工藝流程出現問題,或者后續的混凝土養護工作出現了重大失誤,以上原因導致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縫出現,使得建筑物安全性降低,功能受到影響。該文將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裂縫如何產生以及如何控制進行簡要的介紹。
關鍵詞:建筑;混凝土裂縫;成因及措施
首先要說明混凝土的組成,其是由水、外加劑、砂石、以及水泥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的,以上幾中材料是生活中較為常見的材料,也是極其容易受到各種外界不利因素干擾的材料。從施工流程上來說,在混凝土攪拌過程中,各種材料的混合產生一系列反應,有大量熱量被釋放出來,假如此時施工溫度過低,就會產生溫差裂縫;在混凝土硬化的過程中,如果施工人員沒有做到及時的合理的養護,就會人為的產生大量的施工裂縫。混凝土裂縫往往暴露在外,不僅僅會影響到建筑物的質量,還會使得建筑的外觀受到損害,因此,防止施工過程中混凝土裂縫的產生以及對已經產生的混凝土裂縫進行修復,是建筑施工的重中之重。
1 建筑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
1.1 水泥水化熱反應
混凝土材料含有大量的水泥,其在遇水后會發生水化熱反應,會釋放大量的熱量,這也是混凝土的主要熱源。水化熱反應會釋放大量的熱量,放熱的速度與水泥的品種有著較大的關系,在混凝土澆筑前,需要做好攪拌工作,還要對內外溫差進行調節。一般混凝土中心部位的溫度最高,而表面的溫度最低,形成的溫差具有梯形特征,內外溫差過大就會形成壓應力與拉應力,這也是導致裂縫出現的主要原因。
1.2 樓板力學形變
建筑工程樓板發生彈性變形,或者支座負筋下沉,都會引起混凝土的裂縫問題。在施工的過程中,如果施工人員采用的混凝土沒有達到設計要求的強度,或者施工人員出現過早拆模現象,在混凝土未達到終凝時間就加荷載,則會對混凝土樓板的質量造成較大的影響,這會導致樓板出現彈性形變,而且會降低混凝土的早期強度,影響了混凝土的承載能力,從而使其受到拉應力、彎應力以及壓應力的影響,出現了混凝土裂縫。
2 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控制技術
2.1 加強混凝土結構設計
設計時宜采用中低強度混凝土,避免采用高強度混凝土。為了控制大體積混凝土的表面收縮裂縫,可以適當采取在承臺表面合理增加分布鋼筋用量的措施,雖然單靠增加分布鋼筋用量不能明顯的防止裂縫出現,但適當增加分布鋼筋的用量可以加強結構的整體性和減小溫度裂縫的寬度。大體積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如果允許設置水平施工縫,應根據溫度裂縫的要求進行分塊,且設置必要的連接方式。
2.2 加強混凝土澆筑施工工藝
在樓層混凝土澆筑完畢的一天之內,可限于做測量、定位、彈線等準備工作,不允許吊卸大宗材料,避免沖擊振動。24小時后可先分批安排吊運少量小型材料,做到輕卸、輕放、分散就位。第三天可開始從事樓層墻板和樓面的模板正常支模施工。對計劃中吊卸放材料的部位的模板其支撐架在搭設前,就預先考慮采用加密立桿和橫桿增加模板支撐架剛度的措施。以增強剛度,減少變形來加強該區域的抗沖擊振動荷載,并應在該區域的新筑混凝土表面上鋪設舊木模或跳板加以保護和擴散應力,從而防止樓板裂縫的發生。
2.3 注意混凝土原料選擇與配比
2.3.1 混凝土中如果采用吸收率較大的骨料,干縮較大、骨料含泥量較多時,會增大混凝土的干縮性;骨料粒徑較大、級配良好時,由于能減少混凝土中的水泥漿用量,所以混凝土干縮率較小。摻加粉煤灰能減少水泥用量并有效降低水化熱,可降低混凝土單方用水量和水泥用量,還可減少混凝土自身體積收縮。同時,在混凝土中摻加粉煤灰或高效減水劑不僅能使混凝土具有較好的和易性、可泵性、抗滲性、抗離析好,減少泌水現象的發生、有利于混凝土表面處理。
2.3.2 改善骨料級配,摻加粉煤灰或高效減水劑等來減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熱;選用低堿水泥和低堿或無堿的外加劑;積極采用合適的摻和料和混凝土外加劑,抑制堿骨料反應;正確掌握好混凝土補償收縮技術的運用方法。
2.4 加強施工的后期養護
2.4.1 保溫養護是混凝土施工的關鍵環節,其目的主要是降低大體積混凝土澆注塊體的內外溫差值以降低混凝土塊體的自約束應力。可以降低混凝土澆注塊體的降溫速度,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抗拉強度,以提高混凝土塊體承受外約束力的抗裂能力,達到防止或控制溫度裂縫的目的。
2.4.2 適當提高養護環境溫度有利于減少內外溫差、緩解降溫速度,從而減小溫度應力,也有利于混凝土強度增大和應力松弛發揮作用,可以避免混凝土因表面干裂而產生的塑性收縮。養護期間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其中心溫度之差不大于25℃。混凝土澆灌過程中,如遇風雨天氣,應搭設防雨彩條布進行遮蓋,同時周邊做好明溝排水工作,防止雨水流進基坑內,保證混凝土澆灌的連續性和施工質量。
結束語
混凝土裂縫是建筑工程中極為常見的一種現象,是影響一個建筑工程各方面因素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建筑施工中要充分了解到混凝土裂縫的形成原因和條件,以及當裂縫產生時如何處理面對,需要從混凝土材料自身組成材料和性能入手,嚴格管理混凝土配制和攪拌的施工程序,混凝土澆筑完成以后,在混凝土硬化的過程中現場施工人員要做好后期養護工作,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進行,保證養護時間不斷于7天,防止混凝土裂縫的產生。同時要加強對相關從業人員的技術培訓,比如,加大研發投入研制生產出性能更加優良,更加經濟的混凝土材料,加強對現場施工人員的專業技術培訓,宣傳施工過程中應該遵守的施工規范,從而達到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的目的。本文針對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產生的原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制定出不同的控制措施,希望能夠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質量,對社會做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陳崇江.淺談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治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5(1):197-196.
[2]林成久.淺談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治理[J].網友世界,2013,15(4):127-128.
[3]耿濤.淺談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成因與治理[J].河南建材,2013,20(2):193-194
[4]王俊杰,王瑋,劉婕.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的防治技術[J].科技與企業,2013,26(10):191-192.
[5]姚俊峰.建筑工程施工中混凝土裂縫控制的探討[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25(5):179-180.
作者簡介:楊洪艷,身份證號:23210319821219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