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峰
摘 要: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社會群體生活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對生活質量也提出更為嚴格的要求,需要所居住小區能夠提供更為完善、便捷的服務和更加優化的建筑設計,從而切實提高社會群體的居住滿意度。本文就小區給排水及綜合管網設計情況進行研究和分析,僅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小區;給排水;綜合管網;設計
建筑行業的發展,對小區給排水及綜合管網設計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為了更好的滿足小區居民的居住需求,并獲取更加優質的居住體驗,相關設計人員應當積極優化給排水設計和綜合管網設計,切實豐富并完善小區功能,進而從整體上提高居民住宅小區綜合水平的提升。
1 相關設計流程的確立
由于建筑行業的特殊性,導致在進行工作時所需要的技術和工藝比較繁雜,因此需要我們在開始設計之初確立設計流程,不僅能夠保證設計的順利進行,還能提高工作的效率,節約大量的成本,筆者認為設計流程主要有以下3個步驟:
1.1 資料收集及整理
在進行給排水及綜合管網設計之前,對小區進行調查了解、收集各項資料和參數尤為重要,如果缺乏足夠的數據支持很容易出現管線銜接障礙,嚴重的還會出現出現支、干管容量不符的情況。在進行資料收集時以現場勘察為主,可在勘察前通過總平面圖對小區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在現場勘察過程中,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資料主要包括小區總平面布置圖、道路施工圖或詳細規劃圖、主要經濟技術指標;現狀地形地質資料;小區現有水源情況;小區周邊排水設施情況等。最好能夠有相關方面的專業工作人員輔助現場勘察,在發現問題時能夠及時進行協商,加以解決。
1.2 進行方案設計
進行方案設計要充分考慮到小區的具體情況及甲方提供的設計條件,結合前期收集和整理的資料,完成給排水及綜合管網的設計,這其中主要是小區居民的用水測算和給水形式的確定。就水量測量而言,居民用水包括:生活用水量、公共建筑用水量、澆灑道路和綠化用水量、消防用水量、管網漏損量和未預見用水量等。就給水形式而言,需要考慮到小區所在區域的水壓情況、建材特性、地勢、住宅高度等等,在保證供水安全的前提下,必須充分利用市政外網設計壓力,盡量使加壓供水的范圍少。
1.3 排水設計
在對小區進行排水設計時主要考慮小區的地勢和周邊的排水能力。管線坡向一般和道路坡向保持一致,不僅方便今后的維護和修理,還能節約大量的資源。在確定管線標高的同時,應注意平衡雨、污水交叉管線的垂直凈距,以免在以后設計過程中管道交叉過不去。在設計排水系統時還要對小區居民的污水排放量進行估算,可以參考其他類似小區進行,一般情況下占生活用水90%左右。
2 給排水設計
2.1 建筑給水設計
在小區建筑給水設計中,應當在盡可能滿足多元化需求的基礎上,全面系統化的對設計成本進行控制,并對設計及投入使用后的物業管理等因素進行衡量和分析,進而促進建筑給水設計質量的提升。那么在建筑給水設計的過程中,相關設計人員除了要衡量以上因素之外,還應當對防火供水系統設計進行合理化分析,并對小區分質給水系統進行合理化設計,進而為小區居民提供更加優質的飲用水,切實維護社會群體的實際效益。
2.2 住宅小區整體給水設計
在住宅小區整體給水設計過程中,應當充分衡量小區居民的人數、人均用水量以及管網漏損量等因素,充分做好資料收集和調查設計等工作,全面系統的結合住宅小區的實際情況,并在明確設計成本的基礎上,積極完善小區供水加壓方式與此同時,應當充分做好消防用水儲存和使用的設計,切實維護住宅小區的安全,最大程度上避免意外情況的出現而導致住宅小區的居民的經濟財產受到損失。
2.3 排水設計
在住宅小區排水設計過程中,相關設計人員應當明確排水設計思路,在堅持節約。環保、重力流排水理念的基礎上,充分衡量建筑內雨水、污水分流設計理念,促進住宅建筑排水設計更具合理性和可靠性。那么在實際開展排水設計的過程中,應當確保底層排水管獨立成線,并在空調冷凝管內做好獨立管道的埋設工作,以確保排水的順利進行。相關設計人員應當注意的是,在污水干管流量計算時,應當在充分衡量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的基礎上,對其他給水系統的潛在排水量進行合理的預估,盡可能避免出現排水滯留的情況而影響居民生活質量,切實提高住宅小區排水設計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3 綜合管網設計
在小區綜合管網的設計過程中,應當充分結合小區綜合管網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對綜合管網進行合理化布局,確保綜合管網設計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從而為居住群體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那么在綜合管網的設計過程中,應當堅持有壓管道讓無壓管道、埋管淺管道讓埋管深的管道、單管讓雙管原則的基礎上,促進綜合管網設計工作的順利進行。與此同時,相關設計人員應當明確綜合管網的設計順序,將排水管道放到最先,進而開展消防管道、煤氣管道、供水管道以及熱力管道的設計,將電力管道設計放到最后,通過規范化的綜合管網設計來保證小區綜合管網服務質量和效果的提升。在進行煤氣管道的設計時,應當盡可能與強電管道、弱電管道保持一定的距離,并與電話、寬帶等管道的水平間距保持在100cm以上,并且弱電管道應當與強電管道保持一定距離,從而最大程度上避免強磁場的形成,并且盡可能減少其對弱電信號的干擾,切實保證小區綜合管網設計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從而為居住群體提供更加優質的管網服務。
結束語
給排水生態化設計是現階段生活小區建設中不容忽視的環節,在工作中對生態小區的相關要素進行學習,尤其是對用水的相關要求,從宏觀層面來看,傳統觀念中住宅質量安全和小區整潔安靜已經難以滿足現代社會居民對住宅小區的多元化需求,在此種情況下,積極加強小區給排水和綜合管網設計的研究和探索,優化小區設計,豐富小區功能,是當前相關設計人員所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對于提高社會群體居住質量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孫光燦.住宅小區給排水及綜合管網設計要點研究[J].四川水泥,2014.
[2]胡成輝.住宅小區給排水綜合管網設計要點[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4.
[3]牛秀青.大型住宅小區的給排水綜合管網設計[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
[4]潘小芳.建筑小區給排水的規劃設計分析[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2,10.
[5]姜艷媛,郭健,王卉,闞映紅.城市綜合管網信息系統的設計[A].中國地理信息系統協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C].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