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亮
摘 要:空間構成元素在當前的建筑設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進一步凸顯空間構成元素,有助于將空間得到更加合理化的安排,在我國當前的建筑設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據在這方面所積累下來的經驗為基礎,進行詳細的探討,希望更加合理的利用空間元素以及結構設計,并將這二者進行有機的結合,以促進我國建筑設計的優化發展。
關鍵詞:建筑;空間;構成元素;建筑設計;應用
空間構成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可以說是點睛之筆,沒有空間元素的合理搭配,建筑設計就會顯得平淡無奇,因此本文以空間構成元素為主要內容,對這一問題進行詳細的探討,從中選取了幾點在建筑設計中常見的元素分別站展開討論,希望通過本文的論述可以為今后的建筑設計提供全新的設計思路,以實現我國建筑設計的進一步發展。
1 概述
首先,我們要對建筑空間進行一定的了解,因為建筑設計的主要對象就是空間,空間是一個立體化的概念,使用物質材料通過一定的方式對建筑空間進行圍隔,就實現了對建筑空間的設計,但這看似是一項簡單的過程,如果沒有對物質材料進行合理的使用,也會產生事倍功半的效果,同時空間在圍隔的過程中也具有不同的要求,滿足這些要求的基礎上才能既保持空間的美感,同時也能有效的使空間功能得到最大化的發揮。我國在空間設計的過程中并不具有較多的經驗,一切都是在逐步摸索中得以體現的,既要滿足一定的美感,又要具有實用的價值,并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因此才要從根本出發,從整體性上對空間的結構進行設計,無論建筑的外部形態是何種形式的,其內部必然是與之相對應,但是類似圖書館等一些公共建筑中,其內部的空間設計并不具有統一的空間結構類型,因此才要以靈活性的角度對建筑的空間結構進行設計,以滿足空間的整體需求。
2 空間與結構的組合
空間結構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著,尤其是在我國建筑得到進一步發展的前提下,空間結構的整體形態也出現了明顯的變化,正是在此基礎上,將空間與結構進行合理的結合,既能夠滿足空間的整體需要,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美觀性,在現代社會發展的進程中,人們對于生活的舒適度愈發看重,空間與結構相互結合的方式不但能滿足人們對于居住環境的要求,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美感,從身心上都有助于人們的生活要求,從真正意義上實現了質與量的統一。建筑設計中最主要的內容就是對內部的空間進行設計,達到和諧統一的效果,并且又富有一定的藝術張力,這都是在空間與結構的結合下才能實現的,因此在未來的建筑設計發展中,只有通過更加合理的設計方式進行設計,才能將建筑中的功能與美達到相輔相成的效果。要想實現這一效果,首先應該考慮到建設設計的場所,根據不同的場所進行不同形式的空間設計,保證其內部形態與建筑的外部景觀是相互契合的,并且在此基礎上,還要實現建筑整體性的需要,從整體性的角度對建筑空間進行設計,這樣才能保持空間的實用性,這是空間與結構相結合并進行設計的基本原理。
3 建筑空間構成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
3.1 點狀分析
在對建筑空間進行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從不同的基本元素進行分析,首先是點狀分布的問題,加強對點狀的分析,有助于在整個空間內形成一個整體的凝聚力,眾所周知,建筑內部的空間中始終存在一個點,以這個點為中心對建筑的內部空間進行設計,不僅可以達到整體性的要求,同時還可以令人們感受到一種吸引力,以點為基礎,兩個點可以構成一條線,三個以上的點可以構成一個面,在這一原理的作用下,在點、線、面所具有的功能下,就可以實現對建筑內部空間的有效設計。
3.2 線狀
線狀分布在空間分布中也十分重要。不同的線具有不同的功能,因此運用不同的線,可以使空間達到不同的效果,例如曲線的設計往往會給人一種韻律感,使居住在這一空間中的人們具有更加輕柔舒適的感受,而直線的應用則是保證了空間設計的穩定性,通過線狀設計,為人們呈現出不同的視覺感受,這也是空間元素中線狀所獨有的特點。
3.3 面狀
面狀分布中主要有兩點,一是幾何形面的設計,在這一設計中通常都是由上文中提到的點與線所構成的,另外一點是有機面的構成,這種類型的面狀分布可以為人們帶來一種樸素的感覺,人們直觀上對這種類型的面狀設計會具有一定的秩序感,因此針對不同風格的空間設計,要采用不同風格的面狀分布。
3.4 形體
建筑藝術與其他藝術形式的最大區別就在于它集可見、可觸、可感于一身,有實在載體并與人類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幾何體通常有正方體、長方體、球體、錐體等簡單形體,它們根據其自身的特點表現出不同的性格。例如:埃及金字塔,錐形外觀單純而直接,給人以鋪天蓋地的敬仰與崇拜之感。拓撲幾何形追求形體上的前衛、復雜、動感和活力。西班牙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正是一朵奇葩,為了擺脫“國際式”建筑呆板乏味的形式,也為了吸引更多藝術愛好者以達到振興當地旅游產業的目的,它以優美的造型、特異的結構和嶄新的材料讓死氣沉沉的城市從此開始熱情地舞蹈。
3.5 質感
建筑空間的創造在技術上就是結構、材料等物理方面的結合,結構實現了形體,材料豐富了質感。粗獷的石材、樸素的磚塊、明亮的玻璃、堅硬的鋼鐵……隨著科技的發展,出現了豐富多彩的建筑材料,使建筑產生更多特有的機理效果。西方古典建筑以石材展現了沉重、粗獷的表情,中國傳統建筑磚木結構和裝飾表達了浪漫、輕盈的表情,現代建筑采用玻璃和鋼筋混凝土產生了具有現代感的多樣風采。比較Infinity Chapel和朗香教堂,我們可以得出截然不同的兩種感受。不同的質感要和當地的建筑風格和文化相結合,設計出融洽的建筑。
3.6 光影
光影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空間表現手法,在建筑設計中,設計的效果是人們通過視覺來體驗的,在進行建筑設計的過程中,通過空間造型,將光影效果運用其中,可以形成強烈的光效感應。將光影效果合理的運用到建筑設計中,可以讓人在視覺上和外在感知上有強烈的感應,能夠在靈魂上產生一定的感召力。所以說成功的光影效果的運用,可以為建筑設計增添很多光彩,發掘無限潛能。
光影效果在建筑設計中運用,二者是互相協調互相映襯的,建筑的空間是光影產生效果的載體,而建筑又通過光影效果而呈現出不同的美感。光影的合理利用,會使建筑在不同季節不同的時間產生不同的效果,給人們帶來美的感受,充分的展現出建筑設計的魅力所在。光影在建筑設計中的運用主要指的是自然光,其和其他的光照效果有著截然不同的效果,在視覺效果上也會產生獨特的作用。
結束語
通過對建筑空間構成元素在建筑設計中應用的相關研究,我們可以發現,該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有賴于對其多項影響環節與因素的充分掌控,有關人員應該從建筑設計的客觀實際要求出發,研究制定最為符合實際的建筑空間構成元素應用方案。■
參考文獻
[1]劉存發.建筑空間構成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城市建筑,2013(20):1-5.
[2]劉麗姣,許佳,馬云琳.傣族和景頗族的民族元素在建筑空間中的應用分析[J].前沿,2010(5):226-227.
[3]薛清華.建筑空間構成元素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J].山西建筑,2011(26):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