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
摘 要:結合實際,探討了重力式混凝土方塊碼頭設計方案。
關鍵詞:重力式;凝土方塊碼頭;設計
重力式混凝土方塊碼頭在北方港口被廣泛地采用,某港有13個泊位,現有6個泊位是混凝土方塊碼頭,部分正在大規模建設中的新港,也都選用重力式結構,而大多數也是混凝土方塊碼頭。從方塊碼頭的技術管理和長期使用中。經常發現碼頭的技術性能與使用功能有一定的矛盾,從而約束了港口的裝卸生產,嚴重影響港口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本文試探通過設計的改革來解決這一問題。
1 混凝土方塊碼頭現行的設計方法與步驟
1.1 提供設計的有關主要技術資料
(1)地質、地形資料;(2)水文、氣象資料;(3)碼頭規模與用途等。
前兩項為自然資料,是客觀存在的數據,不隨設計者的意愿而改變。而第三項是依據設計任務書的要求、規范的規定和碼頭的用途,由設計者來選擇碼頭的設計水深、碼頭頂標高,以及堆貨荷載等教據。堆貨荷載是主要的設計荷載,在混凝土方塊碼頭設計中,堆貨荷載將轉化為土壓力,而成為碼頭的主要破壞力。因此,選擇堆貨荷載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
1.2 混凝土方塊碼頭斷面設計及計算步驟
設計者首先草擬碼頭斷面,根據設計高水位、設計低水位及校核水位,分別進行各項穩定核算,其步驟是:
第一步,碼頭混凝土方塊各層的傾覆與滑動穩定計算。
第二步,碼頭的基礎穩定計算,校核地基與基礎的承載能力以及地基的不均勻沉降計算。
第三步,碼頭整體穩定校核。
當以上三個步驟的計算結果和安全系數,都符合規范要求時,即完成了碼頭斷面的設計計算工作。也就是可以正式確定碼頭的標準設計斷面。
當前設計者在設計碼頭斷面時,既考慮結構的安全度,更重視節約混凝土的用量,因此盡量壓縮安全系數,使其值略大于或等于規范允許值為最佳。為此,產生一種觀點,即要求碼頭的底寬與全高之比值愈小愈好,并以此作為考核碼頭設計質量的標準。
1.3 碼頭使用效能分析
碼頭的使用效能是用泊位通過能力衡量的,泊位通過能力主要由碼頭、庫場,裝卸機械、疏運情況等四項綜合能力平衡后,來確定泊位的通過能力。
當港口為連續碼頭時,庫場往往嚴重不足,某些港口每延長米碼頭只有60~70平方米庫場面積,而全國每延長米碼頭平均擁有150平方米庫場面積。因此,港口的庫場通過能力,也就是碼頭泊位的綜合通過能力。
某港4號泊位庫場通過能力,通過核算可以提高一倍多,從某種意義上講,也就是一個泊位可以發揮原來兩個泊位的效能。該泊位為什么能夠提高使用效能,關鍵的原因是碼頭斷面有足夠的安全系數,從而可以增大庫場的堆存能力。
當碼頭改變用途后,如果碼頭斷面就沒有足夠的安全度,從而限制了碼頭使用的通用性。如果設計時,碼頭斷面略為加大,這樣碼頭的安全度、耐久性以及使用的通用性都會得到很大改善。其它配套設施都圍繞碼頭、配合碼頭進行裝卸生產,如果碼頭能更大地發揮效能,配套設施才能更好地發揮效能,反之,如果碼頭中止生產,其它配套設施,例如港口鐵路、公路,庫場,裝卸機城,輔助設施等,本身性能也不能發揮作用。因此碼頭的效能,在港口建設和設計時,應給予特別的注意。
在混凝土方塊碼頭建設中,方塊與基礎棱體、回填土、護樁等相比,決定碼頭的功能,混凝土方塊的大小是占第一位的,因為決定碼頭的承載能力,除了天然地基之外,方塊穩定的安全系數是決定的因素。
碼頭斷面設計,即混凝土方塊大小的決定是碼頭能否擴大生產,能否提高使用年限,以及減少碼頭的維護費用,提高碼頭使用效率的關鍵。因此,適量加大碼頭斷面,將符合港口的長遠利益。因為在港口裝卸實踐中,它能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率和社會效益,而加大斷面的投資,在總投資中所占比例并不大,增加的費用,如果與總效益相比,它是微不足道的。
2 方塊碼頭設計改革的探索
為了碼頭的安全生產,曾對某港各碼頭的整體穩定性進行了分析,分析得知,該港口各碼頭其基礎都坐落在亞粘土或粗砂之上,整體穩定性比較好。當堆貨荷載為80~120kPa時,整體穩定也是安全的。如果再加堆貨荷載,碼頭的整穩定性就得不到保證。而整體穩定性,主要是由地質的物理性能來決定,它是客觀存在的,應說是一種資源,就象水深一樣,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它。
因此設想,以整體穩定能承受的最大荷載來作為碼頭斷面的設計荷載。如果地基是巖石,它的承載能力超過120kPa,那么設計者在充分考慮遠景發展的情況下,根據實際情況來確定合理的設計荷載。
當然,特殊專業化碼頭、也應該按實際情況來決定設計荷載。
混凝土方塊碼頭斷面設計其步驟可歸納為:
第一步,假定碼頭斷面,通過電算探求地基能承受的最大堆貨荷載,然后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前沿荷載和前方堆場荷載。以該方法確定的荷載來進行碼頭斷面的核算,而不是象目前以碼頭的用途,再根據荷載規范來選擇設計荷載進行斷面設計。
第二步,碼頭設計荷載確定后,進行碼頭結構的傾覆與滑動穩定核算。
第三步,進行碼頭基礎的穩定計算,以及地基沉降計算。
當以上計算結果均符合規范要求之后,即已完成碼頭的斷面計算工作,從而正式確定碼頭的標準斷面。這樣設計的碼頭斷面,從長遠觀點而言,將是最經濟的選擇。
結束語
(1)隨著海洋航運事業的發展,要求裝卸效率愈快愈好,因此,裝卸機械也愈來愈大,其自重也不斷增加。隨著貨物不斷地成組化,托盤化、集裝箱化,裝卸機械的大型化發展的趨勢是不可避免的。貨物堆存高度愈來愈高,堆場荷載愈來愈大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求提高碼頭的承載能力,乃是明智的選擇。
(2)當前碼頭設計,均依據設計任務書的要求,按計劃的使用性質,選擇設計荷載,進行結構設計。實際上,碼頭使用性能,特別是裝卸工藝,經常隨著客觀條件而變化。一個碼頭要使用數十年,甚至一百多多年,我們的計劃不可能預測如此長久。因此,不按碼頭用途來選定設計荷載是可行的、是求實的。
(3)碼頭設計時,充分使用地基的承載能力,也就是充分利用地質資原。我們要求大幅度提高前方堆場荷載,而前方堆場一般都在碼頭破裂線之外,該荷載對土壓力影響是不大的。因此,要增加的碼頭斷面也不會太大。何況,碼頭在港口設計中,占總投資一般不到30%,而碼頭混凝土斷面在碼頭中投資僅占20%,因此,要增加的碼頭斷面在港口建設總造價中,所占比例就微不足道。但是,它的經濟效益卻相當之大。
(4)混凝土方塊碼頭的安全,主要是方塊的穩定,加大混凝土方塊斷面,實際上就是增加了安全度,從而為港口建筑設備管理提供良好的條件,也將增加碼頭使用的耐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