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2013年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
Prevalence rates of healthcare-associated infection in 2012-2013
陳慧斯(CHEN Hui-si)1,2,李晶華(LI Jing-hua)2,張淑萍(ZHANG Shu-ping)1,楊云海(YANG Yun-hai)1
(1 吉林大學第二醫院,吉林 長春130041; 2 吉林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吉林 長春130041)
(1 The Second Hospital of 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41, China; 2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Jilin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41,China)
[摘要]目的通過連續兩年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了解某院醫院感染情況。方法采用床旁調查及查閱住院病歷相結合的方法,于2012年8月2日、2013年10月10日對該院住院患者進行調查。結果2012、2013年醫院感染現患率分別為2.65%(62例)、3.23%(57例),兩年醫院感染現患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14,P=0.29)。2012、2013年醫院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為主,分別占43.75%、45.90%;其次為手術部位,分別占12.50%、6.56%。2012、2013年抗菌藥物使用率分別為33.36%、34.73%,其中治療性使用抗菌藥物所占比率分別為52.20%、52.85%。2012年治療性使用抗菌藥物患者細菌培養送檢率為63.52%(350例),2013年為58.85%(256例)。結論該院連續兩年醫院感染現患率及抗菌藥物使用率均不高。通過此次調查有助于了解醫院感染情況,為抗菌藥物的合理應用,醫院感染預防控制措施的制訂提供依據。
[關鍵詞]醫院感染; 社區感染; 現患率; 橫斷面調查; 抗菌藥物
醫院感染現患率及橫斷面調查實查率已作為醫院感染管理評價和等級評審的重要指標。現患率調查又稱橫斷面調查,是利用普查或抽樣調查的方法,收集一個特定的時間內,即在某一時點或時間內實際處于醫院感染狀態的病例資料,從而描述醫院感染及其影響因素的關系。此調查方法可在短時間內完成,節省人力、物力和時間。某院分別于2012年8月2日、2013年10月10日對所有住院患者進行了2次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現將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某院2012年8月2日和2013年10月10日0∶00—24∶00的住院患者,包括調查日出院、轉科、死亡患者。調查日新入院的患者不列為調查對象。
1.2調查方法調查人員由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和臨床抽調調查員組成,各臨床科室以病區為單位,每病區確定具備中級及以上職稱的醫生、護士各1名為本病區調查員。調查前一周進行統一培訓,學習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調查注意事項等。采取逐床查閱病歷并床旁調查的方法,按照全國醫院感染監測網的要求,采用統一方法、統一表格進行調查,疑難病歷由醫院感染管理部門和調查人員共同商議決定。資料由醫院感染管理部門統一核對、匯總,進行數據錄入、分析、總結。
1.3診斷標準按照《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衛醫發[2001]2號)[1]診斷醫院感染病例。
1.4統計分析由醫院感染管理專職人員將個案調查表逐一錄入全國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數據網絡處理系統(http://oa.yygr.cn),將匯總后數據導出Excel表格,應用SPSS 16.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醫院感染現患率2012年應查住院患者2 357例,實查2 338例,實查率為99.19%;2013年應查住院患者1 775例,實查1 765例,實查率為99.44%。2012、2013年醫院感染現患率分別為2.65%(62例)、3.23%(57例),兩年醫院感染現患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14,P=0.29)。
2.2醫院感染部位分布2012、2013年醫院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為主,分別占43.75%、45.90%;其次為手術部位,分別占12.50%、6.56%。見表1。
2.3抗菌藥物使用情況2012、2013年抗菌藥物使用率分別為33.36%、34.73%,其中治療性使用抗菌藥物所占比率分別為52.20%、52.85%。2012年治療性使用抗菌藥物患者細菌培養送檢率為63.52%(350例),2013年為58.85%(256例),兩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90,P>0.05)。見表2。

表1 2012—2013年醫院感染部位構成

表2 2012—2013年各科室抗菌藥物使用情況及治療性使用抗菌藥物患者細菌培養送檢率
3討論
2012、2013年該院現患率調查由于調查人員相對固定,臨床科室積極配合,實查率分別為99.19%、99.44%,均>96%[2],調查均有效;現患率分別為2.65%、3.23%,符合衛生部對三甲醫院的要求(<10%)[3]。現患率調查結果略高于該院每月常規監測結果,提示常規監測存在一定的漏報情況,應加強培訓,提高醫務人員的上報意識,進一步降低醫院感染漏報率。醫院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為主,與文獻報道[4-9]基本一致,表明預防與控制呼吸道感染是降低醫院感染發病率的重要工作之一。
2011年起國家衛生行政部門開展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該院積極制定并調整醫院相關規定及管理措施,并將科室抗菌藥物使用納入醫療質量管理績效考核指標體系。定期對臨床醫生進行培訓,每月對科室抗菌藥物使用情況進行檢查、評價并反饋。調查結果顯示,2012、2013年抗菌藥物使用率分別為33.36%、34.73%,符合《2013年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規定的標準(醫療機構住院患者抗菌藥物使用率不超過60%)[10]。治療使用抗菌藥物病原學送檢率分別為63.52%、 58.85%,符合國家規范要求。為提高送檢率,該院2012年起與軟件公司合作,依托信息系統,在信息管理部、藥品管理部、醫務部等相關科室的多學科協作下,通過采集醫院信息系統中與醫院感染相關數據,通過嵌入專業篩查策略,從數據庫中挖掘有效信息,成功運行抗菌藥物微生物送檢率統計模塊,每月分科室進行送檢率匯總、分析,于院內網上辦公系統公布,并請不合格科室及時反饋發現問題,共同制定整改措施與改進目標。2013年病原學送檢情況明顯改善,絕大部分科室能達到醫院規定的目標值。
綜上所述,連續兩年現患率調查資料較真實地反映該院醫院感染基本情況,為今后更有針對性地開展目標性監測和抗菌藥物合理應用提供了可靠依據,有助于規范醫院感染管理。
[參 考 文 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S].北京,2001
[2]任南.實用醫院感染監測方法學[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84-95.
[3]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院感染管理規范(試行) [S].北京,2001.
[4]羅柳榮,劉濱,周麗芳,等.2008—2011年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結果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10):2292-2294.
[5]向錢,魏道瓊,周忠華,等.2011年四川省248所醫院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3,12(3):186-189.
[6]吳安華,任南,文細毛,等.159所醫院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結果與分析[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5,4(1):12-16.
[7]任南,文細毛,吳安華,等.全國醫院感染橫斷面調查結果的變化趨勢研究[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07,6(1):16-18.
[8]胡春華.2010—2012年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3,12(9):370-372.
[9]張瑩.2011—2012年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與分析[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4,13(3):181-182.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 關于進一步開展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的通知 [EB/OL].(2013-05-07)[2015-05-10].http://www.nhfpc.gov.cn/yzygj/s3585u/201305/823b9d131ff4416ab7b41b2c4e1f0e83.shtml.
(本文編輯:左雙燕)
[中圖分類號]R181.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9638(2016)03-0210-03
DOI:10.3969/j.issn.1671-9638.2016.03.019
[作者簡介]陳慧斯(1984-),女(漢族),吉林省松原市人,主治醫師,主要從事醫院感染管理、衛生政策研究。[通信作者]李晶華E-mail:jhli@jlu.edu.cn
[收稿日期]2015-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