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麗梅,霍劍鋒,孟繁盛,慈艷華,鄭 偉,張麗妍,董 喆,張 昊,郝春雷
(赤峰市農牧科學研究院,內蒙古赤峰 024031)
文獻著錄格式:邊麗梅,霍劍鋒,孟繁盛,等.寬窄行種植對赤峰市玉米產量的影響[J].浙江農業科學,2016,57(3):351-352.
?
寬窄行種植對赤峰市玉米產量的影響
邊麗梅,霍劍鋒,孟繁盛,慈艷華,鄭 偉,張麗妍,董 喆,張 昊,郝春雷
(赤峰市農牧科學研究院,內蒙古赤峰 024031)
文獻著錄格式:邊麗梅,霍劍鋒,孟繁盛,等.寬窄行種植對赤峰市玉米產量的影響[J].浙江農業科學,2016,57(3):351-352.
摘 要:以鄭單958為試驗材料,研究赤峰地區不同密度與帶型配置對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玉米產量在密度間、帶型間和密度與帶型互作均存在極顯著差異,說明密度和帶型的變化對鄭單958的產量有顯著影響。7.50萬株·hm(-2),(40~90)cm帶型配置時鄭單958產量最高。
關鍵詞:玉米;密度;帶型;產量;赤峰
玉米是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也是重要的飼料和工業原料,年播種面積在53.3萬hm2左右,產量占全市糧食總產的65%以上[1]。
玉米寬窄行交替種植技術簡稱玉米寬窄行栽培技術,是我國玉米產業體系的一項國家發明專利成果,目前正在我國的東北雨養農業區進行大面積推廣應用。該項技術是耕作技術的一項改革,可起到改善土壤理化性狀、培肥地力、加深耕層、增加蓄水保墑能力、提高產量、降低生產成本的作用。目前,各地區應用此項技術的寬窄行(苗帶)比例不一,規范性差,在赤峰市也存在這種情況。本試驗通過對不同苗帶的種植模式進行研究,為玉米寬窄行種植模式在赤峰市大面積推廣應用提供科學依據。
1.1材料
試驗于2014年在赤峰市農牧科學研究院試驗基地進行。試驗地位于42°17′N,118°50′E,海拔550 m,氣候干燥,降水主要集中在6—8月,年降水量330~400 mm,全年≥10℃的活動積溫為3 000~3 200℃。試驗地前作為玉米,土壤類型為壤土。播前耕層土壤有機質含量6.92 g·kg-1,堿解氮60.35 mg·kg-1,速效磷10.11 mg·kg-1,速效鉀90.66 mg·kg-1,pH值8.0。供試玉米品種為鄭單958。
1.2處理設計
試驗采用裂區設計,以密度為主處理,以帶型為副處理。密度(A)設3個水平,分別是6.00
1.3數據處理
利用Exce12003和DPS 7.05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和統計分析。
2.1產量表現
對鄭單958不同密度和帶型處理的產量方差分析結果表明,玉米產量在密度間、帶型間和密度與帶型互作間均存在極顯著差異,說明密度和帶型的變化對鄭單958的產量有顯著影響。
2.2密度對產量的影響
從表1可以看出,玉米產量在主處理不同密度之間的差異均達到極顯著水平,產量由高到低順序分別為7.50萬,6.75萬和6.00萬株·hm-2。

表1 不同密度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2.3帶型對產量的影響
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帶型的產量由高到低的順序為40~70 cm,40~90 cm,40~80 cm和40~60 cm;40~60 cm帶型產量最低,40~70 cm和40~90 cm帶型產量之間差異不顯著,與40~60 cm 和40~80 cm帶型間差異極顯著。

表2 不同帶型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2.4密度與帶型互作對產量的影響
從表3可以看出,A3B4處理組合的產量最高,極顯著高于其他處理,達11.106 t·hm-2,其次為A3B2和A3B3,說明在較高密度7.50萬株·hm-2時,適宜的帶型可以取得較高的產量。

表3 密度與帶型互作對玉米產量的影響
生產實踐證明,通過種植方式和密度的協調,改變傳統的種植方式并適當增加種植密度,不僅能增加玉米的抗病和抗倒性,同時能協調影響玉米產量的諸多因素,在玉米增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提高我國玉米產量的一個重要途徑[2-3]。在赤峰地區,鄭單958為主推品種,種植面積較大。本研究得出7.50萬株·hm-2,(40~90)cm帶型配置時鄭單958產量最高。馬磊磊等[4]的研究表明,不同行距配置的種植方式對產量有顯著影響,在較高密度種植時,在適當范圍內提高寬窄行比,可以達到明顯的增產效果,這與本試驗結果相符。本試驗只設置了3個生產上常用的密度處理,對于更高的密度處理與帶型配置的應用效果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張國福,劉景秀,郇志榮.春玉米大小壟深松增密高產栽培技術[J].中國農技推廣,2014,30(4):26-27.
[2]楊輝,景希強,葛超,等.不同種植形式與密度對玉米品種丹玉405產量及光合特性的影響[J].作物雜志,2015 (3):142-145.
[3]武志海,張治安,陳展宇,等.大壟雙行種植玉米群體冠層結構及光合特性的解析[J].玉米科學,2005,13 (4):62-65.
[4]馬磊磊,杜天慶,郝建平,等.密度和行距配置對耐密型玉米產量及其構成因素的影響[J].山西農業科學,2013,41(1):52-56.
(責任編輯:張才德)
作者簡介:邊麗梅(1982—),女,內蒙古赤峰人,助理研究員,碩士,主要從事玉米育種及高產栽培研究工作,E-mai1:bian1imei2013@126.com。book=352,ebook=49萬,6.75萬,7.50萬株·hm(-2);帶型以目前生產上常見的4種規格作為處理,B140~60 cm,B240~70 cm,B340~80 cm,B440~90 cm。隨機區組排列,重復3次,小區寬6 m,長10 m,面積60 m2。
基金項目: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項目(CARS-02-31);國家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201303125-02);國家公益性行業(農業)科研專項(201203012-4-2)
收稿日期:2016-01-04
中圖分類號:S513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0528-9017(2016)03-0351-02
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