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秋蘭,周艷春,劉 速,趙儉波*,謝敏杰
(1.阿拉爾質量技術監督局,新疆阿拉爾 843300;2.塔里木中學,新疆阿拉爾 843300;3.塔里木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塔里木大學南疆化工重點實驗室,新疆阿拉爾 843300)
文獻著錄格式:史秋蘭,周艷春,劉速,等.超聲波輔助提取甘草渣木質素工藝優化[J].浙江農業科學,2016,57(3):403-405,409.
?
超聲波輔助提取甘草渣木質素工藝優化
史秋蘭1,周艷春2,劉 速3,趙儉波3*,謝敏杰3
(1.阿拉爾質量技術監督局,新疆阿拉爾 843300;2.塔里木中學,新疆阿拉爾 843300;3.塔里木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塔里木大學南疆化工重點實驗室,新疆阿拉爾 843300)
文獻著錄格式:史秋蘭,周艷春,劉速,等.超聲波輔助提取甘草渣木質素工藝優化[J].浙江農業科學,2016,57(3):403-405,409.
摘 要:采用超聲波輔助一般堿法從甘草渣中提取木質素,探索甘草渣木質素最佳提取工藝。研究堿液濃度、堿液用量、超聲功率、超聲時間對木質素提取效果的影響,運用正交試驗對提取條件進行優化,確定最佳提取工藝條件堿液濃度為0.7 mo1·L(-1)、堿液用量30 m L·g(-1),超聲功率600 W,超聲時間60 min,木質素得率為22.20%;紅外光譜顯示甘草渣木質素保持了木質素原有結構,存在明顯的紫丁香基和愈創木基苯環結構。
關鍵詞:甘草渣;木質素;超聲波;工藝優化
甘草為豆科甘草屬灌木狀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國集中分布于新疆、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地區。有關甘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資源調查[1]、栽培繁殖[2]、化學成分分析[3]、有效成分提取[4-5]、藥理作用機理[6]、活性成分結構修飾[7]等方面。甘草提取有效成分后剩余的甘草渣常用作生物有機肥[8]、飼料添加劑[9],或提取甘草酸[10]、甘草黃酮[11],利用效率低,且對環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木質素(Lignin)是一種廣泛存在于植物體中的無定形的、分子結構中含有氧代苯丙醇或其衍生物結構單元的芳香性高聚物,含量僅次于纖維素,是化學化工生產中芳香族化合物原料的豐富資源[12]。迄今國際上已開發的木質素產品達200余種,廣泛應用于水處理劑、土壤改良劑、聚合物材料、碳纖維、活性炭等[13-16]。近年來,從麥草[17]、油茶果殼[18]、蒜頭果殼[19]、芝麻桿[20]等植物廢棄物中提取木質素受到較多關注。本文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礎上[21-22],采用超聲波輔助提取甘草渣木質素,對其工藝參數進行優化,并采用紅外光譜對甘草渣木質素進行檢測,為甘草的綜合開發利用提供理論依據。
1.1試劑與儀器
甘草渣來自新農甘草有限責任公司;72%硫酸、濃鹽酸、氫氧化鉀為化學純,其他試劑均為分析純。
GJ密封式化驗制樣粉碎機(上海雷韻試驗儀器制造有限公司);KQ-600KDE高功率數控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W 2-180SP旋轉蒸發器(上海申生科技有限公司);SQP電子天平(賽多利斯科學儀器有限公司);FTIR-8400S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日本島津公司)。
1.2方法
1.2.1原料預處理
將甘草渣除雜、晾干、粉碎、過60目篩,于60℃烘箱中干燥6 h,在索氏提取器中以體積比為2∶1的甲苯-乙醇溶液對甘草渣抽提6 h,過濾,回收甲苯-乙醇溶液,濾渣在40℃烘干,得本試驗所用的預處理樣品,備用。
1.2.2甘草渣木質素的提取
采用超聲波輔助一般堿法提取甘草渣木質素。稱量5.0 g預處理樣品,移入100 m L燒杯中,加入一定濃度的KOH溶液,于40℃超聲波提取一定時間、過濾,濾液用6 mo1·L-1乙酸將pH值調至5.5,減壓濃縮,濃縮液用3倍體積的95%乙醇處理,靜置,待沉淀完全后抽濾。濾液濃縮除去乙醇后加入6 mo1·L-1的HC1將pH值調至1.5,靜置,待沉淀完全后過濾,所得濾渣用pH值2.0的HC1溶液洗滌,自然干燥,所得產品即為堿木質素,稱重,按下式計算木質素得率。
木質素得率/% =所得木質素質量/初始甘草渣質量×100。
1.2.3木質素提取的單因素試驗
分別以不同的堿液濃度A(0.1,0.4,0.7,1.0,1.3 mo1·L-1)、堿液用量B(10,20,30,40,50 m L·g-1)、超聲功率C(360,420,480,540,600 W)、超聲時間D(20,40,60,80,100 min)為單因素,考察各因素對甘草渣木質素得率的影響。
1.2.4正交試驗
在單因素試驗基礎上,采用L9(34)正交試驗綜合分析堿液濃度(A)、堿液用量(B)、超聲功率(C)和超聲時間(D)對木質素得率的影響,優化提取工藝。1—3水平A分別為0.4,0.7 和1.0 mo1·L-1,B分別為20,30和40 m L·g-1,C分別為480,540和600 W,D分別為60,80和100 min。
1.2.5紅外光譜測定
采用KBr壓片法,取少量干燥的本試驗所提取的樣品研磨、過篩、再與少量KBr粉末混合均勻,壓成薄片。
2.1單因素試驗結果
2.1.1堿液濃度對木質素得率的影響
在堿液用量30 m L·g-1、超聲功率480 W、超聲時間60 min下,考察不同KOH濃度對木質素得率的影響。由圖1可知,木質素得率隨堿液濃度的增加而增加,當濃度為0.7 mo1·L-1時達到最大,繼續增大堿液濃度,木質素得率略呈下降趨勢。這可能是由于木質素在堿液中以溶解狀態存在,堿液濃度越大,木質素溶解越完全,當堿液濃度為0.7 mo1·L-1時,木質素溶解已達到最大,繼續提高堿液濃度,木質素得率變化不大。因此,根據試驗條件,選擇堿液濃度0.4,0.7,1.0 mo1·L-1進行正交試驗。
2.1.2堿液用量對木質素得率的影響
在堿液濃度為0.7 mo1·L-1、超聲功率480 W、超聲時間60 min時,考察不同KOH溶液用量對木質素得率的影響。由圖2可知,木質素得率隨堿液用量增大而增加,當堿液用量為40 m L·g-1時達到最大。堿液用量30 m L·g-1時,木質素的得率20.33%,與堿液用量40 m L·g-1時木質素得率20.35%相差不大。綜合節約溶劑的因素,堿液用量選取30 m L·g-1較為適宜。因此,根據試驗條件,選擇堿液用量20,30,40 m L·g-1進行正交試驗。

圖1 堿液濃度對木質素得率的影響

圖2 堿液用量對木質素得率的影響
2.1.3超聲功率對木質素得率的影響
在堿液濃度0.7 mo1·L-1,堿液用量30 mL· g-1,超聲時間60 m in下,考察不同超聲功率對木質素得率的影響。由圖3可知,木質素得率隨超聲功率增大而增加,超聲功率為540 W時,木質素得率為21.78%,與超聲功率600 W時木質素得率相差不大。綜合減少能耗的因素,超聲功率選取540 W較為適宜。因此,根據試驗條件,選擇超聲功率480,540,600 W進行正交試驗。
2.1.4超聲時間對木質素得率的影響
在堿液濃度0.7 mo1·L-1,堿液用量30 m L· g-1,超聲功率540 W下,考察不同超聲時間對木質素得率的影響。由圖4可知,木質素得率隨超聲時間增大而增加,超聲時間80 min時得率最大,延長時間木質素得率略有下降。究其原因,可能是超聲時間過長和溫度較高,導致部分木質素分解,木質素得率降低。因此,根據試驗條件,選擇超聲時間60,80,100 m in進行正交試驗。

圖3 超聲功率對木質素得率的影響

圖4 超聲時間對木質素得率的影響
2.2超聲波輔助提取甘草渣木質素正交試驗
根據單因素試驗的研究結果,將堿液濃度、堿液用量、超聲功率和超聲時間作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試驗對木質素提取工藝進行優化。由表1可知,各因素對結果的影響以超聲功率最大,其次是堿液濃度、超聲時間、堿液用量。最佳工藝條件組合為A2B2C3D1,即堿液濃度0.7 mo1·L-1,堿液用量30 m L·g-1,超聲功率600 W,超聲時間60 min。對超聲波輔助甘草渣木質素提取工藝進行驗證試驗,3次平行試驗得木質素得率分別是22.15%,22.34%,22.10%,平均得率22.20%,RSD值為0.47%,說明此優化條件具有重復性和可靠性。
2.3紅外光譜分析
本試驗甘草渣木質素的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圖見圖5。其所對應的吸收峰歸屬分析見表2。甘草渣木質素由芳香族的苯環及其衍生物構成,含有大量的共軛雙鍵,存在明顯的紫丁香基和愈創木基結構,且含有甲基、甲氧基、羥基和羰基等具有一定化學活性的基團,在材料科學領域有潛在的應用價值。此紅外光譜與油茶殼、蒜頭果木質素標準圖譜[18-19]基本一致。

表1 堿液濃度、堿液用量、超聲功率和超聲時間對木質素得率的影響

圖5 甘草渣木質素的紅外光譜

表2 甘草渣木質素的紅外光譜數據
本試驗采用超聲波輔助一般堿法提取甘草渣木質素,在堿液濃度0.7 mo1·L-1、堿液用量30 mL· g-1、超聲功率600 W及超聲時間60 m in工藝下提取效果最優,甘草渣木質素的得率為(22.20± 0.13)%。光譜分析表明,此條件所提取的木質素含有紫丁香基和愈創木基結構,且較好保留了甲基、亞甲基、羥基和羰基等活性基團,因而在材料科學領域有潛在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楊路路,陳建軍,楊天順,等.我國西北地區藥用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野生資源的地理分布與調查葡萄酒在酒泥上陳釀研究進展[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13,32(5):27-31.
[2]李學斌,陳林,李國旗,等.中國甘草資源的生態分布及其繁殖技術研究[J].生態環境學報,2013,22(4):718-722.
[3]王巧娥,任虹,曹學麗.甘草研究開發與利用現狀[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04):290-295.
[4]梁冰,楊愛馥,黃鳳蘭,等.甘草屬(Glycyrrhiza)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東北農業大學學報,2006,37(1):115-119.
[5]CHEOL K H,HONG S C.Iso1iquiritigenin iso1ated from Licorice Glycyrrhiza uralensis prevents 6-hydroxydopam ineinduced apoptosis in dopaminergic neurons[J].Bioscience Biotechno1ogy and Biochemistry,2012,6(3):536-543.
[6]TAO W W,DUAN J A.Antithrombotic pheno1ic compounds from Glycyrrhiza uralensis[J].Fitoterapia,2012,83:422-425.
[7]胡君,吳洋,趙長崎,等.18β-甘草次酸A環開環衍生物的合成及抗腫瘤活性[J].高等學校化學學報,2010,31 (9):1762-1768.
[8]秦利利,呂玉梅,任文明,等.甘草渣栽培雙孢蘑菇試驗初報[J].內蒙古農業科技,2000(4):21-22.
[9]鄭金生,權桂芝,石磊,等.不同氮源的甘草渣基質發酵效果研究[J].新疆農業科學,2008,45(6):1064-1068.
[10]鄧麗.甘草渣中黃酮類化合物的提取純化、分離鑒定及其抑菌活性研究[D].蘭州:蘭州理工大學,2011.
[11]張志東,王瑋,楚敏,等.復合酶法提取甘草渣中黃酮類物質的研究[J].新疆農業科學,2008,45(4):729-732.
[12]蔣挺大.木質素[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8:1-2.
[13]趙儉波,沈紅玲,王偉,等.天然高分子絮凝劑對葡萄酒泥分離脫汁的研究[J].食品科技,2014,39(9):255-258.
[14]楊海濱,王萬強,王偉,等.甘草渣木質素對紅葡萄酒泥的絮凝工藝研究[J].廣州化工,2014,42(18):63-65.
[15]YU Y M,FU S Y,SONG PG,et a1.Functiona1ized 1ignin by grafting phosphorusnitrogen improves the therma1 stabi1ity and f1ame retardancy of po1ypropy1ene[J].Po1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1ity,2012,97:541-546.
[16]SHIVANIBMISHRA,MISHRA A K,KAUSHIK N K,et a1.Study of performance properties of 1ignin-based po1yb1ends with po1yviny1 ch1oride[J].Journa1 of Materia1s Processing Techno1ogy,2007,182(2/3):273-276.
[17]田毅紅,李大臣,龔大春.有機溶劑提取麥草中木質素的工藝[J].湖北農業科學,2012,51(6):1228-1231.
[18]崔曉芳,李偉陽,魏婷婷,等.微波輔助提取油茶果殼木質素工藝優化[J].食品科學,2011,32(8):98-102.
[19]唐婷范,劉雄民,郭占京,等.蒜頭果木質素提取及成分分析[J].精細化工,2013,30(5):591-594.
[20]陳鋼,趙士舉,蘇同福,等.微波輻射下有機混合溶劑提取芝麻桿中木質素[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38(2):96-100.
[21]趙儉波,陳新萍.利用堿法和有機溶劑法提取甘草渣木質素[J].江蘇農業科學,2014,42(2):223-225.
[22]趙儉波,陳新萍,姜建輝.甘草渣中堿木質素的提取工藝研究[J].塔里木大學學報,2011,23(3):42-45.
(責任編輯:張瑞麟)
通信作者:趙儉波(1982—),男,重慶人,講師,碩士,從事天然高分子開發利用研究工作,E-mai1:1ain- 1982@163.com。
作者簡介:史秋蘭(1987—),女,四川南充人,助理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為農業廢棄物回收利用,E-mai1:857134951@qq.com。
基金項目: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201510757003)
收稿日期:2015-11-14
中圖分類號:O636.2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0528-9017(2016)03-0403-03
DOI:10.16178/j.issn.0528-9017.20160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