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滿花(1.湖北民族學院醫學院,湖北恩施445000;2.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四川成都610041)
?
“零距離”指導護理本科生技能競賽的設計與效果研究
左滿花1,2
(1.湖北民族學院醫學院,湖北恩施445000;2.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四川成都610041)
摘要:目的探討“零距離”指導護理本科生技能競賽的設計方法對護理技能競賽效果的影響。方法選擇湖北民族學院和湖北民族學院科技學院已實習完返校或即將進行臨床實習的護理本科生共30名作為實驗組,采用“零距離”的競賽設計方法對競賽護生進行嚴格、艱苦、規范化、系統化的強化訓練及考試;選取2008年湖北民族學院采用常規教學方法并自行組織競賽的25名護生作為對照組,采集他們的競賽成績。采用歷史對照研究,比較兩組競賽護生競賽項目的平均得分,分析不同競賽設計方法對護生技能培訓效果的影響。結果實驗組的操作準備成績、操作要點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零距離”指導技能競賽的設計方法在護理技能競賽中取得較好的效果,可提高技能考核成績,有助于護生技能水平的提高、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增強。
關鍵詞:護理本科生;“零距離”;技能競賽
基礎護理學操作是護生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是護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護理技能是護理人員必須掌握的“三基”(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中的一大分支,技能大賽旨在通過競賽活動,引領全國臨床醫學教育改革方向,促進醫學生臨床能力的培養[1]。為進一步規范護理實踐教學的標準,做到護理實踐教學與臨床實踐無縫銜接,湖北省自2011年起,每隔兩年聯合主辦全省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護理技能競賽,旨在提高實踐教學水平,增強護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護理技能競賽顯示出護理技能在護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有助于全面提升護生的綜合素質和質量培養。我校(湖北民族學院和湖北民族學院科技學院)在連續兩屆競賽中獲得團體第一,個人全能第一、第二的佳績,現就技能競賽的設計和效果研究報告如下。
1.1對象
競賽對象主要是護理本科即將進行臨床實習或實習結束已經返校的護生30名(湖北民族學院15名,湖北民族學院科技學院15名),男、女均可。要求:身高不低于163 cm、形象氣質佳、談吐自信、音色圓潤、聲音洪亮;女生要求會跳舞(肢體的柔韌性好,可表現護理操作的藝術美);操作成績優異。
1.2方法
1.2.1競賽護生的篩選由班主任和技能指導教師聯合推薦符合上述要求的學生,先進行口頭和才藝面試,再進行心肺復蘇技能考試,結合這兩方面的成績,最后確定30名護生參加比賽。
1.2.2專家組指導團的選擇聘請校內護理教師和附屬醫院的資深護理專家作為專家組指導團,共8名。專家組指導團的成員不僅要精通業務、掌握本學科發展動態,而且要通曉相關學科的知識,并能將知識融會貫通,同時還要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從中選出兩名作為指導教師(湖北民族學院和湖北民族學院科技學院各一名),其中護理教師必須具備講師及以上職稱、護理專家必須具備主管及以上職稱。
1.2.3專家組指導團的培訓每次給競賽護生示教競賽項目之前,先拿出一個上午的時間,組織專家組指導團成員認真研究《競賽項目評分標準》,并結合臨床實際,對每項操作步驟及教法進行研討,制訂實用、規范、完整的操作流程。
1.2.4競賽項目及評分要求統籌競賽組委會、專家評委及競賽隊指導教師等多方意見,經過認真細致地研究,達成統一意見,選取《基礎護理學基礎操作技術與評分標準》中的5項作為參賽項目。每個競賽項目都有規范的評分標準,其中操作準備7分、操作要點93分,標準總分100分。現以鼻飼技術操作競賽評分標準為例(見表1),不僅要求掌握程序性、規范性、熟練性的操作步驟,還必須將人文關懷、語言溝通、職業素質、知情同意、法律意識、職業防護、人體力學、護理美學、隨機應變等知識貫穿于護理技能競賽中,以達到技能競賽培養目標的要求。
1.2.5競賽器材和耗材的選擇所有的競賽器材及耗材都參照技能競賽要求的型號置辦。
1.2.6組織實施的方法(1)實驗組:學校教學校長和教務處處長任組長、醫學院院長和附屬醫院教學院長任副組長、專家組指導團任成員,共1個月的強化訓練期。前2天進行形體訓練;從第3天開始,每個競賽項目各用3天的時間進行演示、示教、強化訓練及考試;17天后,由兩名指導教師帶領競賽學員(4~5名)參觀此次舉辦護理技能競賽單位的競賽場地和了解其器材及耗材,時間1天;18天后,競賽護生進行嚴格、艱苦的系統訓練及考試,時間5天;23天后,請該地區最高級別醫院的護理專家現場觀看競賽護生的各項操作并進行指導,找出優點和不足,時間1天;24天后,競賽護生進行系統訓練及考試,時間5天;29天后,所有競賽護生甄別各自的優勢及不足之處,回憶所有競賽項目的操作要點及操作準備,時間1天。整個競賽組織實施的過程,指導教師與競賽護生是“零距離”,教師及時對競賽護生進行動作規范的指導及矯正,競賽組織實施的時間安排見表2。

表1 鼻飼技術操作競賽評分標準

表2 競賽組織實施的時間安排
1.2.7效果評價的方法參照技能競賽的評分標準,分別評出操作準備、操作要點的平均得分。統計方法采用歷史對照研究t檢驗,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選取2008年湖北民族學院采用常規的教學方法校內自行組織技能競賽的25名護生為對照組,采集他們的競賽成績。
經過嚴密、規范、系統化的訓練后,兩組護生競賽項目的平均得分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生的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見表3。
表3 兩組護生訓練后競賽項目平均得分比較(±s,分)

表3 兩組護生訓練后競賽項目平均得分比較(±s,分)
組別對照組實驗組人數25 30總分t P --操作準備得分4.25±1.035 7.00±0.000 -14.247 0.000操作要點得分75.88±3.834 92.50±0.535 -23.513 0.000 80.13±4.581 99.50±0.535 -23.014 0.000
經過艱苦、縝密而規范化的“零距離”技能競賽訓練,競賽護生的技能成績得到了極大提高,效果得到了明顯增強。表3的結果顯示:實驗組護生的技能成績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零距離”技能訓練的培訓有助于提高護生技能水平。
4.1學校和學院兩級領導的高度重視是促使技能競賽取得佳績的動力
接到競賽任務后,院系兩級領導高度重視,多次召開以校長、院長、專家組、班主任為成員的研討會,認真學習參加此次護理技能競賽的重大意義,營造一種領導極其重視、極其支持的緊張而鼓舞人心的氛圍。要求班主任在班級中反復強調此次競賽的目的、作用和重要性,以此激發護生積極參與、努力拼搏、團結向上的精神,使師生認識到參加此次護理技能競賽可以全面提升護理人才培養質量,更有利于競賽護生個人綜合素質的培養及提高,充分展示每個學校的技能教學成果,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聲譽。安排專人負責購買此次競賽所需設備及耗材,小到一支筆,大到價值幾萬元的設備均精挑細選,以完全符合競賽的要求,為競賽提供人、財、物和組織保障。
4.2合適的競賽對象和高質量的專家組指導團的選擇是取得良好競賽成績的基礎
南丁格爾在她的《護理札記》中指出:“護理既是藝術,又是科學。”對護理操作不僅要求“真”“善”,更重要的是要求“美”。護理操作除了減輕服務對象的軀體痛苦外,還應使護理操作的執行者和接受者都能獲得美感而帶來心理愉悅[2]。作為護理人員,用自己的生命、生活和言行,把護理職業道德體現出來,既是人文關懷又是人文護理[3]。因此,選拔選手的標準應綜合考慮護生的身高、氣質、形象、普通話水平、溝通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綜合素質[4],這是取得優異成績的基礎。通過護生自愿報名,班主任和護理技能授課教師推薦,在班級中選拔出優秀選手,然后再次進行選拔,采用面試和護理操作考試相結合的方式,選出代表我校參加全省護理技能競賽的護生。這樣經過層層選拔的護生,綜合素質相對較高,為競賽取得好成績奠定了基礎。教師是人才培養、知識傳播的主體,教師的質量就是教育的質量[5]。教師的言行舉止、業務水平、職業素質直接影響著護生的人文修養、職業道德、專業知識及技能等綜合素質的培養。在加強護理技能競賽的程序性、規范性和熟練性的同時,注重給護生灌輸以尊重、關愛為核心的人道主義精神,把人文關懷、溝通技巧、健康教育理念貫穿于護理競賽教學的全過程。專家組指導團始終本著認真負責、一絲不茍、實事求是、精益求精、不斷創新的教學原則,使護生親身感受技能競賽的嚴謹性、規范性、創新性。
4.3嚴格、規范化、“零距離”地組織實施競賽教學是取得勝利的保證
在“零距離”組織實施競賽教學的過程中,形成融洽、相互支持和協作的學習氛圍,縮小了護生間、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利于及時反饋,促進了有效的依賴和互動,增強了競賽師生的責任感、榮譽感。此教學模式促使教師與護生交流的時間充分,教師全面地傳授科學的思維方法、有意識地引導護生樹立面對失敗、榮辱、得失的正確觀念[6]。在“零距離”的教學活動中,師生的合作互動形成了師生同賽、教學相長、生動活潑的競賽局面,建立了亦師亦友的關系,激發了護生奮發向上的學習熱情[7];而且克服了傳統教育方法的一些弊端,充分發揮了護生的主體和教師的主導作用[8],提高了護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護生的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9]。
護理技能競賽是一種從個體到集體、從單一技能到綜合素質的全方位訓練的展示,是護生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和綜合能力的機會,是學校教學成果的窗口,更是集體智慧的結晶。通過比賽,我們能更好地與其他兄弟學校間相互學習和交流,對護理技能教學的改革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通過上述細致周密的競賽設計方法,我校連續兩屆護理技能競賽都取得了團體第一,個人全能第一、第二的佳績,競賽項目和人數的限制也許正迎合了選擇此種技能競賽的設計方法,從而取得了最后的勝利。若競賽項目和人數增加,此種競賽的設計方法是否有好的效果,還值得探討。
參考文獻:
[1]厲巖,鄭兢力,彭義香,等.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的實踐與思考[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2,11(6):558-562.
[2]吳先娥.護理美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賈啟艾.護理學的人文底蘊[J].護理研究,2002,16(2):64.
[4]董萍華.淺談護理技能競賽的指導經驗與教訓[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2,33(21):3027-3028.
[5]劉丹丹,孟秀香,蘇紅,等.臨床技能競賽促進醫學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3(6):20-21.
[6]周紅,王月云,龔愛萍.參與式教學法在護理專升本護理學基礎教學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07,13(9):85-86.
[7]賈洪禮,賈苗,賈皓,等.技能競賽對教學和就業依從性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2,18(3):98-99.
[8]張星星,張建江,王秀英,等.互動啟發式教學法在兒科學臨床見習中的應用[J].醫學教育,2005(4):56-58.
[9]陳長香,田喜鳳,李建民.“互動式”教學方法在護理倫理學教學中的運用[J].護理研究,2005,19(12A):2617-2618.
基金項目:湖北民族學院2013年教研項目(2013JY012)
中圖分類號:G526.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1246(2016)02-009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