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興軍
[摘 要]目前,大多數中小制造企業對各種工藝文件以及工藝資源的管理都是通過文件、表格、圖紙等紙介質進行手工管理,對生產統計、成本核算等數值計算往往以計算器為工具;對于材料、刀具、量具、夾輔具等,車間都指定專人進行手工管理;對于各種工藝卡、檢驗卡等信息資料,有的通過手工填寫或繪制,有的則用計算機填寫,最終也是靠專人管理這些資料。即使一些已經建立并應用了廠級MIS的企業,其工藝信息管理也是其最為薄弱的環節。因此盡快建立工藝信息管理系統已成為提高這些企業管理水平的當務之急。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小機械制造企業工藝信息管理設計及發展趨勢。
[關鍵詞]中小機械制造企業;工藝信息;管理設計;
中圖分類號:TP311.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08-0174-01
制造業特別是機械制造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現代制造業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經營管理模式乃至社會的組織結構和文化。由于中國潛在的巨大市場和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世界的制造業正在向中國轉移,中國正在成為世界的制造大國。
一、工藝數據概述
建立工藝數據庫的根本目的就是為工藝管理、生產信息系統提供數據,實現數據共享。工藝數據庫中包含的工藝數據有以下幾類:
1.材料數據:指涉及到材料規格及屬性的數據,包含工件和刀具兩方面的材料類型、材料尺寸、材料物化性質等數據。加工毛坯的選擇、“刀具一工件”材料組合的特性等數據也應存儲在記錄內。
2.加工數據:這類數據與“刀具一工件”材料組合有關,是用某種刀具加工相應材料所表現出來的數據,諸如進給量、切削速度、切削深度、刀具耐用度等。
3.設備數據:主要包括設備名稱、設備型號、加工精度、最大行程、主驅動功率、控制系統類型、主軸轉速范圍、進給量等信息。這類數據使用較頻繁。
4.量具和夾具輔具數據:量具數據主要包括量具類別、名稱、測量范圍、測量誤差等。夾具輔具數據通常包括夾具輔具名稱、類型以及所屬產品等。
5.標準工藝規程數據:包括工藝過程卡中的工序名稱、工序技術要求;工序卡中的工步名稱、工步內容;裝配過程卡中工序名稱、工序內容;檢驗卡中的檢驗工序名稱、檢驗工序內容、檢驗項目等,以及與上述內容相組合的部門、設備、刀具、量具、夾具輔具、專用裝備等信息。
6.工時定額數據:包括單件工時和終準工時數據,單件工時一般包括操作時間(直接用于改變工件的尺寸、形狀和表面質量所需要的時間)和輔助時間(各種輔助動作所消耗的時間);終準工時(準備終結時間)指工人加工一批工件,在開始和結束時必須作的準備工作和結束工作所消耗的時間。
二、中小機械制造企業工藝信息管理設計
1.系統方案選擇
(1)系統體系結構選擇。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世界各個角落已經連成了一個巨大的信息網。隨著Internet/Intranet技術的發展,Web成了新的商家必爭之地,各商家都希望通過它能與最終用戶建立直接聯系,傳統的C/S體系結構已顯示出明顯劣勢。為了實現新系統同其它分系統的集成以及企業向CIMS方向發展,建議采用B/S體系結構。該結構將表示層放在客戶端,應用層放在中間層,數據層位于數據庫服務器上。各部分通過Intranet或Internet相連,瀏覽器通過發送請求和服務器建立連接,從而實現以Internet為背景的數據存儲和訪問。
(2)數據庫中間件的選擇。應用Web數據庫的主要目的是要實現Web與數據庫連接以產生基于數據庫的動態頁面,這要通過Web數據庫訪問技術實現。目前這種技術種類繁多,其中應用最廣泛的是數據庫中間件技術。數據庫中間件把數據庫的連接操作從客戶端向后移到中間層,增加了訪問用戶數量,增強了系統的并發處理性能,同時改善了系統的安全性能。在網絡環境中,為了提高系統的性能和可靠性,一般都采用具有“客戶/服務器數據庫引擎”的大型關系型數據庫系統。
2.系統模型。
(1)中小機械制造企業工藝信息管理系統由客戶端(瀏覽器)、web服務器、數據庫服務器三層分布結構組成。遠程用戶通過服務器請求調用ASP文件,打開該頁面,執行相應腳本,執行結果產生動態頁面(如工藝信息管理系統的某個界面),并返回瀏覽器進行應答;用戶通過瀏覽器對頁面進行相應操作(如進行工藝資源查詢),則ASP內置組件通過訪問數據庫服務器,對工藝資源數據庫進行訪問查詢,然后動態生成一個HTML頁面,將查詢結果返回瀏覽器供用戶使用。
(2)系統功能和組成。中小機械制造企業工藝信息管理系統主要包括工藝信息維護模塊、工藝資源管理模塊、工時定額管理模塊和用戶權限管理模塊。工藝信息維護模塊是主要模塊,它承擔著各種工藝文件的設計、編輯查詢以及打印的任務。工藝資源管理模塊主要是對設備、量具、刀具、夾輔具、工藝規程等工藝資源進行維護。工時定額管理模塊的主要功能是工時定額信息添加、工時定額信 皂.編輯、工時定額信息查詢、工時定額信息匯總。用戶管理模塊是為了維護系統使用者的相關信息,規范使用者的使用權限,起到保護系統數據安全的作用。
3.建立聯接廠內外的計算機網絡通信系統。通過管理咨詢和業務流程重組,優化設計企業的組織機構、管理模式、業務流程,應用上述軟件系統,實現企業管理的信息化。系統建設的目標是:一是采用先進的生產計劃控制方法。建立一個有效、靈活的由主生產計劃、物料需求計劃和車間作業計劃的三級計劃所組成的生產計劃管理體系,最大限度的縮短產品生產周期、采購周期、準時交貨,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最大限度的降低庫存和成本,提高售后服務水平。二是實現全公司基礎數據(如物料數據、產品結構數據、產品設計工藝數據、生產能力數據等)統一生成、統一維護和統一管理,供經授權的各相關部門使用,真正做到數出一家、數據共享,避免冗余。通過系統的建立和實施進一步理頃企業的管理程序,做到管理的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三是針對目前各管理部門中信息分割的情況,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動態信息反饋和監控體系,實現對每項任務從合同簽訂、設計、生產、采購、成本核算到成品發貨全過程的動態跟蹤,使每項任務處于有效的監控之下。
三、發展趨勢
1.在網絡系統支持下,新的ERP系統將給世界帶入這樣一種境界:消費者或客戶通過互聯網絡在電子商場了解產品性能、價格,通過電子商務給生產廠商下達訂單;生產者通過ERP系統下達物料采購和生產制造指令,通過電子商務完成物料采購、支付活動;經過生產制造,最后將商品按時送交用戶,在網上完成交易和結算。它使供應商、生產者、分銷商、客戶,通過供應鏈緊密集成,物料不間斷的流動,達到減少庫存,最大限度減少經營成本,快速響應客戶需求,提高企業市場競爭能力和經濟效益。
2.要走專業化的道路。鑒于不同行業在管理細節上存在較大差異,需要針對不同的行業特點、運作機理,設置相應的業務流程、搭建相應的組織結構并設計相應的軟件架構去實現。不能指望用一個通用解決方案去適用所有行業,特別是在涉及到生產、銷售、采購和成本這樣的企業業務細節時,必須擁有專注于某一行業的方案才能有效解決不同應用環境的信息化問題。另外專業化的軟件產品其開發周期短、升級換代快、實施容易、成本低等特點。
工藝信息管理系統是企業綜合信息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計算機輔助設計一起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生產前工藝準備系統,其主要任務是對設計系統產生的工藝文件,人工輸入的工藝文件以及制造資源等相關工藝信息進行電子化管理與維護,實現各項工藝信息的匯總和查詢,并為后續生產制造系統和生產管理系統提供相應數據。
參考文獻
[1]劉希宋現代設備管理的新趨勢設備管理維修[J].2012.
[2]馬曉春.我國現代機械制造技術的發展趨勢[J].森林工程2012.
[3]金林焦,王于同.網絡數據庫技術及應用.北京:機械工業出版,2011(8),l35-230.
中國科技博覽2016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