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冉
[摘 要]文件是質量管理系統的基本組成部分,涉及GMP的各個方面,是實施制藥企業生產和質量管理活動的重要依據。本文就制藥企業文件管理中的幾個常見問題進行描述,并提出其對應的解決方法,期望能對GMP文件管理工作的改善有所幫助。
[關鍵詞]GMP,文件管理,問題
中圖分類號:F407.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6)08-0175-01
文件系指涉及藥品生產管理、質量管理的書面標準和實施過程中的記錄結果。對于制藥企業而言,建立規范、嚴謹的文件管理系統,可減少隨意性和口頭性造成的失誤,并可實現企業生產和質量管理活動的可追溯。無論是WHO、歐盟、中國或是美國FDA的GMP(cGMP),均將“文件管理”作為單獨的一部分進行詳細闡述。由此,可見文件管理在藥品GMP系統中的重要性。
文件管理活動包括文件的起草、審核、批準、生效、修訂和撤銷、分發、培訓、歸檔等一系列過程。其中的每一環節的失誤,都可能形成文件管理的漏洞,甚至為整個質量管理體系帶來風險。筆者結合自身實踐和體會,簡要闡述制藥企業GMP文件管理中的常見問題,并提出相應解決方法,以供同行參考和交流。
1 文件的起草與修訂
1.1 文件的變更
無論是文件的修訂、撤銷或是新文件的起草,都需提交變更申請。變更申請的內容應包括需變更文件的名稱、編號,變更原因、變更分類(技術文件變更、重大非技術文件變更)、變更描述等。由申請人主管、相關部門負責人、QA文件管理員、QA主任等審核簽字。這樣做的意義有兩個:一是由相關人員對文件的變更原因、變更描述等重要信息進行審核,確保文件變更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另外一方面,將文件的變更信息及審核意見形成書面結果,有利于事件的回顧、追溯。這里很容易忽略而值得注意的是,一份文件的變更可能會關聯到其它文件,如技術標準STP文件(產品工藝規程、質量標準等)等的變更通常會影響到標準操作SOP文件(設備操作、取樣和檢驗等)。那么,怎樣才能保證文件與受影響文件之間的一致性,而避免相互矛盾呢?這就需要在變更申請記錄上添加受影響文件信息,如文件編號、文件標題等,還需相關責任人對其進行簽字確認,并提出計劃完成受影響文件變更的時間。同時,還應及時追蹤相關責任人的工作進度,以確保受影響文件得以修訂。
另外,文件的變更應分級控制。 針對于不同的需變更情況,應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涉及到關鍵生產工藝參數、質量標準等可能對產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可控性產生影響的文件變更,應啟動文件變更程序。員工應填寫變更申請(包括變更原因、變更描述等信息),并流轉簽字。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另一種對產品安全性、有效性和質量可控性基本不產生影響或影響不大的文件變更,如書寫錯誤、錯別字等,可不執行變更管理及文件變更管理程序,但需填寫文件修改記錄,并將原有文件電子版和紙質版(質管部原件、各部門復印件)替換。不可僅是簡單地將質管部留存的紙質原件替換,而不做相應記錄,也不將發放給相應部門的復印件收回。
1.2 需修訂文件的會審
在我們的日常文件管理工作中,常會出現某份文件在批準生效后不久即進行再次修訂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文件在修訂時,未能充分地、大范圍地征集相關部門的需求、建議,而“智者千慮必有一失”,制定人是很難一次性全面考慮到所有問題的。因此,文件的制定者有必要在文件進行初步修訂后,組織相關部門人員對文件內容進行會審,并就討論結果決定是否對文件進行再次修訂,以確保文件的實用性與適用性,從而減少文件頻繁修訂的現象。
2 文件培訓
人員培訓是提高企業員工素質和質量保障的手段,通過培訓可以促使員工掌握必要的崗位技能,清楚怎樣按質、按量且安全地開展工作。文件的培訓更是人員培訓中的重頭戲。而新生效文件的培訓常容易被忽略,或流于形式,而造成員工對文件變更內容的不熟悉,甚至由此導致其工作的失誤。一般情況下,文件批準日期與生效日期之間應至少相隔10工作日,以供制定人對該文件涉及部門的相關人員進行培訓。文件QA應會同人事行政部培訓管理員,對文件培訓進行監督,包括親自參與現場培訓、驗收培訓簽到表和聽課記錄等,驗收合格后應在相關記錄上進行確認,以保證文件培訓工作的做真做實,從而利于文件變更信息的順利傳遞。
3 文件的電子存檔
質管部應以多種方式存檔文件,除保存各類SMP(管理標準)、STP(技術標準)、SOP(操作標準)、SRP(記錄)文件的紙質版外,還應留存其電子版本。電子版本的存檔介質可以是計算機磁盤、光盤、移動硬盤或在線文檔管理工作站等。所有存檔的文件電子版本均應標明存檔日期、存檔人、保存期限等信息。若文件電子版本的存檔介質為在線文檔管理工作站,則僅有經授權的人員有進入數據系統或修改數據的權限[1]。
4 思考與建議
4.1.加強對文件管理的重視程度
我國制藥企業的工藝及硬件水平相對先進,但包括文件管理在內的軟件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目前,文件管理對于我國制藥企業而言,仍然是較為薄弱的環節。不少制藥企業還習慣于用口頭協商、而非制定書面文件的形式指導生產、質量管理活動,使得出現問題時無法可依、無據可查[2]。然而,作為指導一切生產管理和質量管理活動的基礎,GMP文件的地位不可忽視。我們必須意識到文件在GMP管理中的重要性,建立行之有效的文件系統,制定適合企業的文件管理制度及與之匹配的人員獎懲、考核制度,以期提升員工對文件管理的重視程度,激勵其工作積極性。并將CQI(持續改進)的管理理念運用于文件管理工作中,積極發現、分析、解決問題,全面提升企業文件管理水平[3]。
4.2.文件管理發展的趨勢
文件管理應不斷持續改進,其改進的方向一是簡化,即簡化工作流程,減少不必要的中間環節;另一方面是計算機化,實現文件的無紙化管理[4]。以上兩方面的意義在于:一是實現降本節支,為企業減少紙張浪費;二是工作流程簡化后,可提高員工對文件管理工作的積極性,以及文件使用者的配合度,從而提升工作效率[5]。
參考文獻
[1]Patel K T, Chotai N P. Documentation and records: Harmonized GMP requirements[J]. Journal of young pharmacists, 2011, 3(2): 138-150.
[2]侯文婷, 楊蒲, 孟麗. 制藥企業的文件管理[J]. 中國藥事, 2014 (3): 248-250.
[3] 梁毅. CQI 在 GMP 文件管理中應用的探討[J]. 醫藥工程設計, 2009, 30(5): 27-29.
[4]萬春艷,宮莉萍,孫美華.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2010年版教程[B].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7):111-111.
[5]Bust L. Importance of documentation in GMP[J]. ISBT Science Series, 2013, 8(1): 16-18.
中國科技博覽2016年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