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曼
(咸陽師范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關中旅游經濟發展評價研究
張 曼
(咸陽師范學院 經濟與管理學院,陜西 咸陽 712000)
基于評價的視角研究關中旅游經濟,對其旅游市場、收入、產業等經濟指標進行綜合對比分析,旨在對關中旅游經濟發展做出客觀性評價,進而促進關中文化旅游深度開發,推動關中旅游產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旅游經濟;評價;關中
關中西至寶雞,南接秦嶺,北抵陜北高原的關中地區,包括寶雞、咸陽、西安、銅川、渭南、楊凌6市(區),擁有十分豐富的旅游資源,近幾年旅游經濟發展也如火如荼。為了促進關中旅游大力發展,對其發展情況進行評價的研究意義頗大,故本文從關中旅游客源市場、旅游收入、旅游產業、旅游投資等四個方面對關中旅游經濟發展進行綜合評價研究和總結分析。
關中文化旅游客源市場發展具有以下五大特點:

圖1 2007—2012年關中旅游客源市場規模增長趨勢

圖2 2007—2012年關中客源市場在全國客源市場中的市場占有率
第一,客源市場規模不斷擴大,總體增長勢頭良好(如圖1所示)。2007—2012年間,關中游客接待量由2007年的6239.6萬人次,增長到2012年的1.7億人次,年平均增長率達22.5%。
第二,由于氣候、地理環境、大氣污染、產品結構等各種因素影響,客源市場呈現一定的季節性變化特征,夏秋季節是旅游旺季,關中游客接待量驟增,而冬春季節是旅游淡季,游客數量較少。
第三,受外部突發因素或事件的影響,具有波動性和敏感性特征。如受2003年非典、2005年禽流感、2008年汶川地震等影響,關中文化旅游客源市場均呈現了不同程度的波動。
第四,在陜西客源市場中占有絕大部分市場份額,2007—2012年間,除2009年外,各年的市場占有率高達70%以上(詳見表1)。

表1 2007—2012年關中客源市場在陜西客源市場中的市場占有率
第五,在全國客源市場中占有一定市場份額,市場占有率逐年提高。以入境客源市場為例進行分析,2011—2012年陜西入境游客人數在全國連續三年排名第11位,相對靠前。而關中又占有陜西絕大部分客源市場份額,因而,可推斷關中文化旅游客源市場在全國客源市場中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同時,根據相關數據統計計算得出,2007—2012年間,關中客源市場在全國客源市場的市場占有率由3.58%逐年增長到5.5%。(詳見圖2)
1978年改革開放實施,國門打開,東方文明以其神秘和古老吸引著世界各地的游客。而關中地區擁有世界四大古都之一的西安、世界第八大奇跡等世界性壟斷性資源,對海外游客更具誘惑力、吸引力。1979年10月1日,臨潼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正式開放,來關中的游客數量猛增,“開門旅游熱效應”形成。此后,“產業生命周期”產生,由于受自然環境如“非典”、“5?12”地震、2008年冰雪災害影響,政治環境如1989年政治風波,經濟環境如1998—1999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機等因素的影響,關中文化旅游發展有起有伏,具體表現在增長速度上:2003年較上一年出現了負增長,增長率為-13.9%,2004年出現高速回彈,增長率為39.7%,成為自21世紀以來關中文化旅游增長率的最高值;2008年因受金融危機影響與上一年相比,旅游增長速度出現了較大幅度的下降,由2007年的20.7%下降到2008年的9.65%(詳見圖3)。

圖3 2002—2013年關中旅游總收入增長率折線圖
盡管如此,關中文化旅游收入總體上不斷增加,2001年和2013年,關中旅游總收入分別為188.4億元,1503.4億元,后者約為前者的8倍數。尤其是自2010年來,文化旅游總收入增長十分迅速,均保持了25%以上的高速增長率(詳見圖4)。

圖4 2001—2013年關中旅游總收入折線圖
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關中地區大力推進文化和旅游資源優勢向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轉化進程。2011年國家“文化產業大發展大繁榮戰略”的出臺實施,更是促進了關中文化旅游產業的迅速發展,產業規??焖賶汛螅沟谩俺?、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體系不斷完善,基本形成“大旅游、大市場、大產業”的發展格局。
交通運輸業方面,公路、鐵路、航空運輸得到較快發展,立體交通網絡形成一定規模,“米”字型高速公路骨架形成;隴海、寶成、寶中、西侯、西包、西南、西安等七條鐵路干線運輸條件明顯改善,我國西部唯一一條快速鐵路(鄭西專線)已開通運營;咸陽國際機場擴建工程已竣工,國際航班增至25條,成為中國四大國際空港之一,渭南蒲城軍民合用機場改擴建工程進展順利。
旅行社方面,截止2011年12月31日,陜西省旅行社共計683家。其中,關中6市(區)旅行社共計531家,占陜西省旅行社總數的77.75%,而具有出境游組團資質的旅行社25家,占陜西省具有出境游組團資質旅行社總數(27家)的92.59%;具有赴臺游組團資質旅行社4家??梢姡P中地區的旅行社接待能力迅速提高,目前在陜西全省處于優先的地位。

表2 2011年關中6市(區)旅行社數量統計表

資料來源:數據來源陜西省旅游局,截至時間為2011年12月31日
飯店、餐飲業方面,截止2012年6月30日,全省二星級以上飯店總數共計372家。其中:五星級10家、四星級42家、三星級216家、二星級104家。而關中6市區)二星級以上飯店共計224家、五星級飯店9家、四星級飯店34家,三星級飯店138家、二星級飯店43家,分別占陜西全省相對應飯店總數的60.22%、100%、80.95%、63.89%、41.35%??梢姡P中地區的旅游飯店接待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極大提高,在陜西全省處于較為優先的地位。

表3 關中6市(區)二星級以上飯店數量統計表(單位:家)
旅游景區方面,截止2012年7月份,陜西全省各地市168家,其中5A級旅游區(點)5家、4A級旅游區(點)34家、3A級旅游區(點)78家、2A級旅游區(點)41家、1A級旅游區(點)5家。而關中地區A級旅游區(點)共106個,其中5A級旅游區(點)4家、4A級旅游區(點)25家、3A級旅游區(點)43家、2A級旅游區(點)30家、1A級旅游區(點)4家,分別占陜西對應A級景區的63.1%、80%、73.5%、55.1%、73.2%、80%??梢姡兾鰽級旅游景區大部分集中于關中地區,關中具備接待能力的文化旅游景區不斷增加,豐富了游客的游覽內容。

表4 關中6市(區)A級景區數量統計表(單位:家)
旅游商業方面,城市商業、集市貿易和對外貿易快速發展,商貿中心、會展中心、批發市場、大型綜合超市、便利店等商貿場所與設施趨于齊全;一年一度的“西洽會”在國內外已形成較大影響力,并逐年提升;部分旅游商品獨具特色,如秦始皇兵馬俑、華陰皮影畫、戶縣農民畫、鳳翔木版年畫等工藝品深受游客青睞,旅游夠收入在關中文化旅游收入中所占比例有所上升。
旅游娛樂與休閑業方面,建有多城市公園、休閑廣場、旅游購物街區、旅游餐飲一條街、酒吧娛樂一條街等,能為旅游者提供休閑娛樂項目。同時,隨著休閑度假時代的到來,未來關中文化旅游開發應更加注重休閑、娛樂項目的開發。
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關中在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中發揮著“橋頭堡”作用,旅游業憑借其“天然優勢”,是關中發展外向型經濟的重要引擎。“一帶一路”戰略構想為關中旅游發展帶來了新機遇,旅游項目投資成為熱點,項目帶動效益愈加明顯。
如2015年的樂華城主題樂園、太白山水上樂園、太白山天下索道及大荔沙苑景區等項目建成投用,其中樂華城主題樂園填補了西部沒有大型娛樂體驗項目的空白。文化旅游名鎮項目陸續開工建設。旅游重點項目的投資和建設,有效推動了關中旅游業的提檔升級。
此外,關中還加快實施高A級景區倍增計劃,著力打造系列精品景區,帶動了一大批人就業,A級景區增速明顯,如太白山、西安城墻?碑林等景區創5A通過省級審查。啟動實施旅游“廁所革命”,計劃3年任務兩年完成。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關中旅游新增就業增速顯著。新增旅行社多家,成立了首家外商投資旅行社。
通過對關中旅游經濟的綜合評價研究可以看出,關中旅游經濟發展基礎良好,已經形成了一定的市場基礎,構成了一定產業規模和體系,并取得較好效果,對旅游項目的投資力度也很大,因此,從現狀評價結果看,伴隨著一系列政策的不斷優惠,關中旅游經濟將迎來良好的發展勢頭,發展潛力較大。
[1] 劉永生.論文化旅游及其開發模式[J].學術論壇,2009年第3期.
[2] 劉曉霞.陜西文化旅游資源開發研究[J].人文地理,2004年第5期.
[3] 劉永生.論文化旅游及其開發模式[J].學術論壇,2009年第3期.
[4] 嚴伍虎,張淑琴等.陜西文化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研究[J].陜西行政學院學報,2013年第4期.
(責任編輯:劉偲然)
咸陽師范學院專項科研基金資助項目,項目編號:09XSYK305;陜西省普通高校優勢學科建設項目,項目編號:0602;陜西省教育廳專項科研計劃項目,項目編號:16JK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