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銀
固原市人民醫院 756000
護理干預對阿爾茲海默癥患者吞咽功能障礙的影響分析
王海銀
固原市人民醫院 756000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阿爾茲海默癥患者吞咽功能障礙的影響。方法:研究對象為2014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間接收的40例阿爾茲海默癥患者,針對性吞咽功能障礙問題做護理干預,分析護理前后患者吞咽功能障礙情況變化。結果:在洼田氏飲水試驗護理前后等級評估上,護理后等級降低趨勢較為明顯,護理前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護理前后白蛋白、血紅蛋白、球蛋白與血清總蛋白等營養指標上,護理后顯著要高于護理前,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護理干預對阿爾茲海默癥患者吞咽功能障礙有較好的防控改善作用,同時可以提升患者營養狀態。
護理干預;阿爾茲海默癥;吞咽功能障礙
阿爾茲海默癥可以簡稱 AD,該疾病常見并發癥之一為吞咽功能障礙,會導致患者進食障礙,出現嗆咳與誤吸,會導致肺部感染與營養不良等問題,甚至引發生命威脅。一般情況下,做好早期的吞咽功能訓練與相關狀態調整對疾病的控制有較好的輔助作用,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質量,減少死亡率。本文通過研究2014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間接收的40例阿爾茲海默癥患者,分析運用護理干預后的吞咽功能障礙情況,現具體情況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2014年4月至2016年7月期間接收的40例阿爾茲海默癥患者,年齡范圍為60歲至84歲,平均年齡為(66.2 ±5.9)歲;男性21例,女性19例;洼田飲水試驗評級中,Ⅰ級為0例,Ⅱ級為6例,Ⅲ級為18例,Ⅳ級為14例,Ⅴ級為2例;所有患者均同意護理研究的進行,簽署相關同意書,同時都符合AD相關診斷標準。
1.2 方法
護理干預主要通過多種功能訓練、飲食管理等操作來達到吞咽功能障礙的防控處理。每天進餐之前需要指導患者做好空口吞咽訓練[1],同時在進餐中需要控制進食速度,進食整體時長可以控制在40至50min,在進食完成后可以輔助患者做好頸部的前屈與后仰操作,從而有效的輔助食物得到順利吞咽。在飲食方面還需要做好飲食情境構建,要在每次進餐之前的10min做好患者注意力的集中指導,同時保持環境的安靜,避免喧鬧或者其他干擾聲音情景的影響。需要依據患者病情做好飲食內容管理,保持流食、半流食等食物性質,同時要選擇容易消化且豐富營養的飲食,保持少量多餐,飲食具體內容需要依據患者身體營養需要與飲食喜好進行個性化的安排,此外日常要多叮囑患者飲水[2]。日常要做好吞咽功能訓練,其中可以通過常見的咬合、舌部伸縮、鼓腮等多種方式做綜合訓練,每次時長控制在15min左右,每天可進行三次訓練;可以做頸部的低頭與抬頭動作訓練,每次時長控制在 20min ,每天 3次[3]。相關訓練可以在每餐餐前或者餐后 2h以后進行,避免因此產生嘔吐、嗆咳與誤吸等情況。要做好患者臉部肌肉功能訓練,可以做肌肉按摩,同時可以指導患者采用咳嗽與呼吸氣等訓練,每次時長控制在20min,每天進行2次。訓練中需要讓患者保持適宜的用力狀態,避免過度用力而導致聲帶受損。可以對咽部做觸摸與擠壓等操作,每天2次,每次時長在20min左右;可以通過冰水棉棒對舌根、咽部與軟腭等部位做刺激來達到其出現吞咽反射,每天3次,每次時長在10min左右。
1.3 評估觀察
分析患者護理干預前后的洼田氏飲水試驗評級,以及護理前后白蛋白、血紅蛋白、球蛋白與血清總蛋白等營養指標。洼田氏飲水試驗中Ⅰ級為患者能單次完好順暢的喝完30ml溫水,不會有嗆咳問題;Ⅱ級為患者可以分為兩次順暢的喝完30ml溫水,不會有嗆咳問題;Ⅲ級為患者單次順暢的喝完30ml溫水,有嗆咳問題;Ⅳ級為14例患者可以分為2次順暢的喝完30ml溫水,有嗆咳問題;Ⅴ級為患者無法喝完30ml溫水,頻繁的有嗆咳問題。
1.4 統計學分析
將患者護理前后評估指標通過spss17.0分析,計數資料運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運用t檢驗,以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40例患者護理前后洼田飲水試驗評級情況
如表1所示,在洼田氏飲水試驗護理前后等級評估上,護理后等級降低趨勢較為明顯,護理前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1:40例患者護理前后洼田飲水試驗評級[n(%)]
2.2 40例患者護理前后營養狀況變化
見表2,在護理前后白蛋白、血紅蛋白、球蛋白與血清總蛋白等營養指標上,護理后顯著要高于護理前,組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2:40例患者護理前后營養狀況變化(±s,g/L)

表2:40例患者護理前后營養狀況變化(±s,g/L)
注:兩組對比,p<0.05
?
對于阿爾茲海默癥患者的護理,其吞咽功能障礙要做好對應的防控護理。對于吞咽功能障礙不明顯的患者均可以采用本研究中的護理干預來做對應的預防控制,對于已經產生吞咽功能障礙的患者可以做一定改善。具體的方法運用上要針對患者實際情況需求做對應的處理,同時要做好必要的心理干預,提升患者治療配合度。護理人員要充分掌握該病患者的特點,運用合理的誘導來促使患者執行各項護理工作,一般情況下患者會出現不配合的情況,需要運用對應技巧靈活處理。同時要發揮家屬的輔助作用,充分了解患者情況,從而針對性處理。
[1]徐科軍.健康教育對改善老年癡呆患者吞咽障礙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5,(23):3670-3672.
[2]劉燕,辛兆紅.護理干預對老年癡呆患者吞咽障礙的影響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4,(6):72-73.
[3]關蕾,王曉麗,陳曉靜等.護理干預對老年癡呆患者吞咽障礙的影響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20):26-27.
R473.74
A
1672-5018(2016)09-158-01
王海銀(1970—),女,漢族,本科,寧夏固原市人,工作單位:固原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管護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