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霞
蘭州市城關區康樂醫院 甘肅蘭州 730030
老年高血壓患者施行護理干預對并發癥的影響分析
張青霞
蘭州市城關區康樂醫院 甘肅蘭州 730030
高血壓是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長期高血壓可能會導致患者血管功能變化及相關靶器官損害,誘發多種并發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護理干預有利于控制血壓,因此臨床治療對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研究對我院接診的老年高血壓患者進行綜合護理干預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可為臨床應用提供借鑒,現報告如下。
護理干預;老年高血壓;并發癥
1.1 -般資料
選取2014年11月~2015年5月我院收接診的老年高血壓患者114例為研究對象,均符合2010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中的相關標準,其中男64例,女50例,年齡61~83歲,平均年齡(72.58±3.19)歲,病程3~1 6年,平均病程( 8.17±2.34)年。均排除繼發性高血壓、惡性高血壓以及其他因素引起的血壓升高、合并嚴重心力衰竭及或肝腎功能不全、精神疾病或嚴重認知障礙者。按照就診順序編號并根據單雙號將其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57例。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降壓藥物治療和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健康教育。針對患者的文化水平及理解能力等,通過發放宣傳手冊、開展健康講座等方式向患者詳細介紹高血壓的相關知識,包括發病原因、治療方法、相關并發癥及防治等,可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知,使其更好的配合治療。(2)心理干預.護理人員應積極、主動地與患者進行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了解患者的心理特點并根據其不同的心理狀態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緩解其不良情緒,以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3)飲食指導。了解患者飲食習慣和特點,指導其科學合理膳食,以清淡、易消化的飲食為主,控制鹽和高膽固醇的攝入,多食水果和蔬菜,補充鈣和鉀。忌食刺激性食物,戒煙戒酒。(4)運動干預。根據患者的自身具體情況為患者制定針對性的運動方案,指導患者適量運動,以增強免疫力,但要循序漸漸,以避免劇烈運動。(5)用藥指導。嚴格指導患者的用藥情況,并根據患者病情的發展及時調整藥物和劑量,避免少服或漏服而影響血壓控制,提高患者的藥物治療依從性。
1.3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治療前后血壓即收縮壓(SBP)和舒張壓(DPB)的變化情況以及并發癥(腦卒中、心律失常、血肌酐升高)的發生情況,并進行組間比較。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n)百分數(%)表示,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治療前后血壓變化比較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SBP (127.36±10.42) mmHg、DPB( 76.12 ±5.29) mmHg與治療前和對照組比較均有明顯減少,各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血壓變化比較(i±s,mmHg)
2.2 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腦卒中、心律失常、血肌酐升高等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高血壓是一種常見疾病,老年人群高發且患者數量呈逐漸增加的趨勢,其發生與遺傳、環境、社會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有極大相關性,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控制,長期高血壓可能會誘發腦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慢性腎臟病等多種并發癥,威脅患者生命安全”。有效控制患者血壓水平對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改善患者預后均具有重要意義,臨床多采取降壓藥物治療,但往往不能取得確切療效,而護理干預有利于控制血壓,因此臨床治療對護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老年患者因收縮壓增高、左室后負荷加重,另外心肌收縮、舒張功能受損而容易誘發心力衰竭,而護理干預有利于維持患者血壓穩定,降低并發癥的發生。本研究重點探索護理干預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情況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顯示,治療后觀察組患者SBP、DPB與治療前和對照組比較均有明顯減少,且患者腦卒中、心律失常、血肌酐升高等并發癥發生率與對照組比較均明顯降低。臨床治療不僅要重視合理用藥,還需要采取積極的護理干預.以達到改善患者治療預后的目的。老年患者因年齡大、病程長、部分患者長期用藥產生依賴,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負面情緒,護理人員應重視對其心理疏導,使其樹立康復信心,有利于其配合治療,提高治療依從性,通過針對性的心理干預可緩解患者負面情緒,有助于維持其血壓穩定。而健康教育能夠使患者及家屬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有助于提高其治療依從性,更好的控制患者血壓。合理的飲食安排及適當運動有利于維持血壓穩定,避免心血管并發癥。
綜合臨床研究,綜合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控制老年高血壓患者的血壓水平,降低并發癥的發生率,值得臨床借鑒和推廣。
[1]王飛宇,綜合護理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及并發癥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8):1-3.
[2]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16
R473.5
A
1672-5018(2016)09-14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