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明明
北京市延慶區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延慶醫院 北京 102100
預見性護理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效果觀察
韓明明
北京市延慶區醫院/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延慶醫院 北京 102100
目的 探討預見性護理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從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行陰道分娩的產婦當中抽取130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隨機分組之后分別予以不同的護理干預:對照組65例, 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65例,采用預見性護理。對兩組產婦的產后出血情況進行對比分析。結果 經過護理干預,觀察組產后出血發生率、產后平均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結果對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結論 預見性護理在陰道分娩產婦中的應用能夠有效降低產后出血率,減少產后出血量,值得推廣使用。
預見性護理;陰道分娩;產后出血;效果
產后出血是產科臨床中常見的分娩并發癥,通常由宮縮乏力所致。從出血時機來看,大部分的產婦發生產后出血的時間為產后2h內,少部分產婦是在產后24h后發生子宮大出血[1]。產后出血是引起孕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產科醫護人員需高度重視,在產前、產時、產后做好預防工作,防止產婦因產后出血而死亡。預見性護理是臨床中常用的護理模式,其目的在于降低護理風險事件的發生率,提高護理質量。本次研究對預見性護理在陰道分娩產婦中的應用效果做了探討,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共選取了130例陰道分娩產婦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入選年限為2015年3月至2016年4 月。排除了凝血功能障礙患者,以及并發胎盤殘留、軟產道損傷的產婦。隨機將產婦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65例。觀察組:年齡22-37歲,平均年齡(26.79±3.62)歲;孕周35-42周,平均(38.22±2.45)周。對照組: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7.15±3.55)歲;孕周35-41周,平均(39.17±2.36)周。經比較,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性(P>0.05)。
1.2 方法
所有產婦均為經陰道分娩。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包括產前實施健康宣教,產時密切觀察產婦的生命體征,產后測量陰道出血量,等等。觀察組采用預見性護理:第一,產前預見性護理。①在產前一周,護理人員叮囑產婦做常規婦科檢查以明確凝血功能是否正常,是否合并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之后結合檢查結果對產婦進行產前評估,了解護理風險因素[2]。②根據產前評估結果對產婦實施針對性的健康教育,向產婦講解陰道分娩的概念、過程、對母嬰的意義、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相關注意事項,從而減輕產婦的心理負擔。③對存在不良情緒的產婦,護理人員應及時進行心理疏導,耐心傾聽產婦的煩惱與憂慮,幫助產婦解決心理問題。第二,產時預見性護理。在進入第一產程之前,護理人員應指導產婦排空膀胱;在進入第一產程之后,觀察產婦的生命體征,如果發現產婦出現了異常情況則及時報告醫生以便及時進行救治;在進入第二產程之后,輕柔操作以保護產婦的會陰部,防止發生軟產道損傷;在進入第三產程之后,觀察胎盤剝離情況,在胎兒娩出之后,檢查胎盤是否完全剝離,軟產道是否發生損傷;如果發現軟產道損傷、出血,則及時進行縫合、止血。第三,產后預見性護理[3]。產后 2h是產婦并發出血的高危期,因此護理人員應做好預防工作 ,包括密切觀察產婦的生命體征,如果發現產婦面色蒼白、血壓降低、嘔吐,則及時將情況向醫生報告。如果產婦因宮縮乏力而已經出現大出血現象,則護理人員為產婦按摩子宮,并給予產婦宮縮劑;如果是胎盤因素引發產后出血,則護理人員仔細檢查是否存在胎盤殘留;如果是軟產道損傷引發的出血,則及時縫合止血[4]。此外,護理人員還應叮囑產婦盡早母乳喂養,通過母乳喂養刺激子宮收縮,從而預防產后出血。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兩組產婦產后2h、產后24h的出血發生率及出血量。
1.4 統計學分析
數據采用 SPSS13.0統計軟件包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產后出血發生率
觀察組產婦的產后出血發生率、產后平均出血量明顯低于對照組,結果對比具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產婦的產后出血情況比較
2.2 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93.85%)明顯高于對照組(80.00%),結果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產婦的護理滿意度比較情況[n(%)]
產后出血的危害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影響到產婦的身體恢復,如果沒有及時予以救治和護理,則產婦可發生休克甚至死亡;二是影響到新生兒的健康,因為產后出血的產婦無法母乳喂養,所以新生兒的營養狀況會受到一定的影響[5]。若要預防產后出血,提高母嬰健康水平,則需加強護理,增強產婦的身體素質。近年來,產科工作取得了諸多的進展,臨床診治水平不斷提高,在這種情況下,預見性護理在產科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其目的即降低產后出血率,提高產科護理質量。為探究預見性護理在陰道分娩產婦中的應用價值,本次研究選取了130例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展開了探討,對比了常規護理與預見性護理的應用效果。結果表明,采用預見性護理的產婦其產后2h、產后24h的出血率及平均出血量明顯更低,護理滿意度更高。從這個結果來看,預見性護理的應用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產后出血事件的發生,減少了出血量,同時又提高了產婦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預見性護理以產婦的臨床特點為護理依據,在產前、產時、產后對產婦的生理及心理加以干預,從而減少或消除了產后出血的危險因素,有效預防出血。
綜上研究所述,預見性護理能夠有效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量及出血率,值得推廣使用。
[1]陳嬌花,陳淑梅,方秀萍.淺析預見性護理對陰道分娩產后出血患者的臨床效果影響[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18(33):243-244.
[2]劉光紅.預見性護理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護理效果[J]. 繼續醫學教育,2016,20(01):122-123.
[3]肖美霞.探討預見性護理對降低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臨床應用價值[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4,28(06):839-840.
[4]薛育翠.淺談進行預見性護理對預防產婦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J].當代醫藥論叢,2015,17(02):56-57.
R473.71
A
1672-5018(2016)09-2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