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瓊
金堂縣第一人民醫院 四川成都 610400
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干預效果觀察
吳志瓊
金堂縣第一人民醫院 四川成都 610400
目的:討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90例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進行研究,分為常規組和路徑組,常規組實施常規的護理干預,路徑組則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干預。結果:路徑組患者在治療效果以及術后情況等方面均明顯優于常規組。結論:實施護理路徑干預,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加速患者的恢復。
臨床護理路徑;于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臨床效果
膽囊切除術主要應用于膽囊炎、膽結石等疾病,而腹腔鏡下手術具有創傷面積小,恢復快等優勢,現如今以被完全應用與臨床治療中,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也逐漸應用于臨床,但是由于手術受麻醉及方式的影響,患者在術后容易出現傷口疼痛、惡心、嘔吐等并發癥,嚴重影響患者恢復,所以必須要在治療的過程中予以相應的護理干預才能降低上述問題的發生率[1],因此為了研究臨床護理路徑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患者的臨床效果,特選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90例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進行研究,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至2016年7月,90例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護理方式將以上患者分為常規組和路徑組,其中常規組患者為45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21至78歲,平均年齡(55.2±3.1)歲,其中患有膽結石的患者為18例,患有膽囊炎的患者為16例,患有膽囊息肉的患者為11例;路徑組患者為45例,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23至81歲,平均年齡(56.1±3.4)歲,其中患有膽結石的患者為16例,患有膽囊炎的患者為17例,患有膽囊息肉的患者為12例,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實施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進行治療,常規組患者在手術的過程中實施常規的護理干預,而路徑組則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具體操作如下:
1.2.1 患者入院第一天,相關護理人員應與患者和家屬介紹醫院的環境,詢問患者的病情狀況,為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為患者做相應的體檢,待患者熟悉后,由主治醫師進行查房,并進行術前評估,制定放療時間。
1.2.2 患者入院第二天,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由于患者受到疾病的折磨,會出現焦慮、不安、恐懼等不良情緒,所以護理人員應及時的與患者進行溝通,與患者講解治療的好處,講解手術成功的案例,耐心的解答患者所提出的問題,滿足患者所提出的合理請求,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幫助其樹立良好的治療心態,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信心[2]。
1.2.3 患者入院第三天,進行手術準備,護理人員告知患者手術的方式以及注意事項,讓其放松,緩解其壓力。并且在手術前還要對患者進行各項檢查,確認無誤后進行治療。做好呼吸道、皮膚等手術準備,在手術當天指導患者將腸道排空,禁食,術前指導患者采取平臥位,并予以吸氧治療。嚴密的觀察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情況,如患者出現任何不良反應應及時的與主治醫生取得聯系,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
1.2.4 手術后,醫護人員應及時的評估患者的治療效果,并觀察患者是否出現不良反應情況,加強護理干預,避免并發癥的發生。告知患者治療效果,使其放心。并且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飲食計劃和恢復計劃。
1.2.5 出院指導,患者在出院的前一天,護理人員應與患者進行溝通,告知其出院后的注意事項,按時服藥,并且為患者制定相應的康復計劃,加速患者的恢復,叮囑其定期進行復查,記錄好患者的聯系方式,并且告訴患者及家屬,如果出現任何不良反應一定要及時來醫院進行復查[3]。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以及術后情況(包括住院時間、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
1.4 判定標準
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消失,且無并發癥的發生;
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好轉,疼痛有明顯緩解,無并發癥;
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不明顯,出現并發癥。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21.0對上述兩組患者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資料采用(±s)表示,應用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率(%)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路徑組患者的有效率為%明顯高于常規組的%,其數據具體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的術后情況,路徑組患者住院時間、排氣時間、下床活動時間明顯優于常規組,對比其數據(p<0.05),見表2.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

表2 對比兩組患者的術后情況
臨床護理路徑是根據患者的圍手術期,制定的有計劃、有預見性的護理措施,根據患者住院時間,將護理措施和住院天數相結合,細化護理流程,降低護理的盲目性[4]。
通過本文研究可得出,實施護理路徑的護理組各項數據明顯優于常規組,說明,實施護理路徑干預,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加速患者的恢復,縮短其治療時間,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臨床治療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1]雷安平.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 基層醫學論壇,2015,23(03):346 -347.
[2]田小平. 臨床護理路徑在腹腔鏡膽囊切除患者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 基層醫學論壇,2014,25(27):3705 -3706.
[3]董長青,楊培基,張宏鵬,王 波.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膽結石治療效果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06:85.
[4]張毅榮.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電視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中護理效果分析[J].中國傷殘醫學,2014,22(8):229.
Purpose:discussion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carrying out clinical nursing path in patients with interference.Methods: 90 cases of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in patients studied, divided into General and group, routine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group carrying out clinical nursing path on intervention. Result: path groups in treatment and surgery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implementation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 treatment, accelerate patient recovery.
clinical nursing path in laparoscope cholecystectomy; clinical effects
R473.6
A
1672-5018(2016)09-1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