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飛
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人民醫院 415900
咪達唑侖聯合芬太尼應用于無痛電子支氣管鏡檢查的鎮靜效果的評價
楊艷飛
湖南省常德市漢壽縣人民醫院 415900
目的:探討支氣管鏡檢查應用咪達唑侖-芬太尼復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選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電子支氣管鏡檢查的患者78例,隨機分為兩組各39例,兩組均采用2%利多卡因麻醉,觀察組同時咪達唑侖+芬太尼,對比兩組血壓、呼吸、心率、血氧飽和度等指標的變化以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觀察組檢查中收縮壓(121.53±8.43 mmHg)、平均動脈壓(73.53 ±5.32 mmHg)低于對照組(138.62±9.76 mmHg,93.34±6.43 mmHg)(P<0.05);觀察組檢查中心率(77.52±7.73次/min)、呼吸頻率(18.04±6.52次/min)低于對照組(109.82±9.56次/min,22.63±7.83次/min),血氧飽和度(93.22±1.74%)高于對照組(87.53 ±1.83%)(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及中斷檢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支氣管鏡檢查應用咪達唑侖-芬太尼復合麻醉能改善鎮靜效果,減少不良反應。
咪達唑侖;芬太尼;支氣管鏡
支氣管鏡檢查目前已廣泛應用于臨床,是診治呼吸系統疾病的重要手段。由于該項檢查屬于侵入性操作,可引起嗆咳、氣道痙攣等不良反應[1],導致部分患者無法耐受強烈不適反應而中斷檢查。為改善該檢查的麻醉效果,本研究采用咪達唑侖-芬太尼復合麻醉,有效降低了不良反應,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行電子支氣管鏡檢查的患者78例,隨機分為兩組各39例,觀察組男18例,女21例,年齡25~76歲,平均(45.22±7.24)歲;體重51~78kg,平均(65.25±3.22)kg;其中肺炎4例,支氣管病5例,肺結核2例,出現咯血癥狀、肺部陰影待診28例;對照組男20例,女19例,年齡27~78歲,平均(46.62±8.10)歲;體重50~79kg,平均(66.03±3.14)kg;其中肺炎6例,支氣管病3例,肺結核3例,出現咯血癥狀、肺部陰影待診27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兩組均采用 2%利多卡因噴鼻腔、咽喉部實施局部麻醉。觀察組建立靜脈通路,輸注咪達唑侖+芬太尼,劑量分別為3.0 mg與50μg,對照組輸注0.9%氯化鈉注射液5 ml。兩組檢查均采用BF1T150型電子支氣管鏡,根據中華醫學會制訂的支氣管鏡檢查臨床指南標準進行操作。
1.3 評價標準
對比兩組檢查前、檢查中(用藥5min后)血壓、呼吸、心率、血氧飽和度等指標的變化以及檢查過程中的不良反應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
使用 SPSS 19.0 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顯著性意義。
2.1 血壓變化
觀察組檢查中血壓指標明顯降低(P<0.05),對照組檢查中血壓指標明顯升高(P<0.05),觀察組檢查中血壓指標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血壓變化
2.2 心率、呼吸與血氧飽和度
觀察組檢查中心率、血氧飽和度明顯降低(P<0.05),呼吸頻率無明顯變化(P>0.05);對照組檢查中心率、呼吸頻率明顯升高,血氧飽和度明顯降低(P<0.05)。觀察組檢查中心率、呼吸頻率低于對照組,血氧飽和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心率、呼吸與血氧飽和度
2.3 不良反應情況
觀察組不良反應及中斷檢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不良反應情況
支氣管鏡檢查的常規麻醉方案是應用利多卡因進行局部麻醉,但其麻醉效果欠理想。部分患者檢查中因內鏡刺激咽喉、支氣管黏膜導致劇烈嗆咳、氣道痙攣、憋氣等癥狀,并引起機體應激反應,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影響正常血流動力學[2],導致檢查失敗。因此,完善的麻醉是保證支氣管鏡檢查順利進行的關鍵環節。
咪達唑侖是苯二氮卓類藥物,用藥后能快速起效,發揮鎮靜、肌松及抗驚厥等作用[3];其代謝分解較快,對呼吸、循環系統不良影響較小[4],而且能夠促進順行性遺忘,減少不良記憶[5]。芬太尼是常用的全身麻醉藥物,能夠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的阿片受體,降低神經傳導的興奮水平,發揮鎮靜作用[6]。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檢查中收縮壓(121.53±8.43 mmHg)、平均動脈壓(73.53±5.32 mmHg)低于對照組(138.62±9.76 mmHg,93.34 ±6.43 mmHg),心率(77.52±7.73次/min)、呼吸頻率(18.04± 6.52次/min)低于對照組(109.82±9.56次/min,22.63±7.83次/min),血氧飽和度(93.22±1.74%)高于對照組(87.53±1.83%),觀察組不良反應及中斷檢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提示應用咪達唑侖+芬太尼能夠發揮更佳的鎮靜效果,有利于減輕支氣管鏡操作刺激對呼吸系統與血流動力學的影響。觀察組檢查中血壓輕微降低,但并未超出正常范圍,表明該用藥方案具有較好安全性。
綜上所述,支氣管鏡檢查應用咪達唑侖-芬太尼復合麻醉能改善鎮靜效果,減少不良反應,有利于檢查的順利進行,值得推廣。
[1]孫根輝.丙泊酚復合芬太尼靜脈麻醉在無痛支氣管鏡檢查中的臨床應用[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2011,4( 4) : 41.
[2]康慧君.咪達唑侖聯合芬太尼應用于無痛電子支氣管鏡檢查的鎮靜效果評價[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18( 6) : 262 -263.
[3]劉志光,吳懷球,張衛東,等.電子支氣管鏡代替胸腔鏡在不明原因胸腔積液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內鏡雜志,2012,18( 1) : 85-88.
[4]張彩云.咪達唑侖和芬太尼在支氣管鏡介入治療中的應用[J].現代醫藥衛生,2014,30( 5) : 746-747.
[5]鄭宇,陳琳,蔣捍東.靜脈誘導清醒鎮靜在支氣管鏡檢查中的臨床應用[J].中華肺部疾病雜志( 電子版) ,2014,7( 6) : 633-637.
[6]鮑文強,馬漢祥.依托咪酯與丙泊酚復合芬太尼麻醉在老年腸鏡檢查中的作用比較[J].寧夏醫學雜志,2011,33( 11) : 1089-1090.
R614
A
1672-5018(2016)09-05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