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悅 宋占蘭
哈爾濱樂泰藥業有限公司 150000
試論格列美脲片制備工藝改進
張悅 宋占蘭
哈爾濱樂泰藥業有限公司 150000
目的:通過格列美脲片的制備工藝改進以保證格列美脲片的質量。方法:在本次實驗研究中,對產品的處方和制備工藝進行改進。結果:對改進后的處方和工藝對格列美脲片進行生產制備,其藥品平均溶出度為 90%以上,均滿足藥品制備相關標準。結論:改進后的處方和工藝具有一定可行性,能夠保證格列美脲片的生產質量。
格列美脲片;制備工藝;改進
格列美脲片主要適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在控制飲食與運動療法等方式下其血糖仍不能夠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格列美脲片屬于新一代的磷酰胺類降糖藥物,本文通過對制備工藝和處方的不斷改進,有效的改善了其溶出度偏低的情況,為格列美脲片的制備生產質量控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因此積極探討格列美脲片制備工藝改進,具有一定重要性。
在本次制備工藝改進研究中,以濕法混合顆粒機作為主要儀器,選用 UV-1601型紫外分光光度計作為主要儀器,并選用上海生產的旋轉式壓片機和天津生產的智能藥物溶出儀,對藥品進行試驗檢測,以保證實驗的順利有序進行。本次實驗研究中以山東新華制藥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所生產的藥品作為原料。
2.1 原處方和工藝
在格列美脲片制備工藝上,原有的處方為原料0.02kg,乳糖0.36 kg,梭甲淀粉鈉 0.10kg,微晶纖維素 0.20 kg,微粉硅膠0.02kg,3%輕丙甲纖維素適量,硬醋酸鎂0.5%,制成1萬片。
原工藝:將原料粉碎,過100目篩,先與處方量的梭甲淀粉鈉、微粉硅膠混合過80目篩,然后將混合物與微晶纖維素混合過80目篩,最后與處方量的乳糖混合過篩即可,接著用適量的 3%羚丙甲纖維素進行制粒,烘干,再與處方量的硬脂酸鎂進行總混,壓片。
2.2 改進后處方和工藝
改進后處方:原料0.02kg,乳糖0.36 kg,梭甲淀粉鈉0.10 kg,微晶纖維素0.20 kg,微粉硅膠0.02kg,l%經丙甲纖維素適量,吐溫80適量,硬酷酸鎂0. 5%,制成1萬片。
改進后工藝:將原料粉碎過180目篩,按等量遞增法與處方量的乳糖研磨混合 30 min,混合物再與微晶纖維素研磨混合 5 min,然后與處方量的梭甲淀粉鈉、微粉硅膠混合,最后過兩遍80目篩即可。取少量吐溫80溶解在95%乙醇中,然后與1%羚丙甲纖維素水溶液按1:20混合作為勃合劑加人到混合物中進行制粒,烘干后再與處方量的硬脂酸鎂進行總混,最后壓片。
2.3 中試放大生產
處方:按改進后處方適當放大。
大生產工藝:將原料粉碎過180目篩,與處方量的乳糖研磨混合約2 h,混合物再與微晶纖維素再磨混合30min,然后與處方量的梭甲淀粉鈉、微粉硅膠在濕法顆粒機上混合8min。取適量吐溫80溶解于95%乙醇中,然后與1%羚丙甲纖維素水溶液按1:20的混合作為勃合劑加到濕法顆粒機混合物中進行制粒,烘干后再與處方量的硬脂酸鎂進行總混,最后壓片。
2.4 壓片
壓片的控制基本同原工藝,硬度控制在5-6kgf。
2.5 溶出度試驗
用改進前后處方和工藝制得的各10批樣品的溶出度測定結果見表1。可見,按原處方工藝制得的樣品中只有2批6樣片的溶出度合格,而按改進后處方工藝制備的10批樣品的溶出度全部合格。

表1 工藝改進前后樣品的溶出度對比(%)
2.6 穩定性加速試驗
在格列美脲片制備處方和工藝改進后,制得不同的格列美脲片樣品共6個批次,以鋁塑保證包好后,置于標準的(40±2)℃條件下,并保持藥物的存儲空間內相對濕度為(75±5)%,儲藏半年后,對格列美脲片的含量及溶出度進行準確測定,具體數據結果如表2所示。通過對相關數據結果進行對比分析可知,改進后的格列美脲片制備處方和工藝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其制備藥品含量的溶出度相對穩定,在加強格列美脲片制備質量控制上具有重要意義。

表2 穩定性加速試驗結果
3.1 通過研究分析可知,在藥物制備生產的過程中,難溶性藥物的溶出度及制備質量往往受到藥物和輔料的粒度的影響,最大的粒度往往能夠加工藥物微粉化。在格列美脲片制備工藝改進后,其在制備工藝中將藥物進行粉碎處理,處理至標準的90μm細粒后,將其與水溶性輔料乳糖一起研磨,確保原料與乳糖充分融合,待乳糖溶解后,溶劑中暴漏出一定量的制備原料,進一步提高原料的親水性,為格列美脲片制備質量控制奠定可靠的基礎。
3.2 通過研究分析可知,羥丙甲纖維素與水互相溶解并逐漸膨脹需要一定時間,若在格列美脲片制備過程中以羥丙甲纖維素作粘合劑時,應當結合其實際濃度分析其在格列美脲片制備過程中的黏性,濃度與黏性是影響內部原料釋放效果的重要因素。通常情況下,羥丙甲纖維素在水中作黏合劑時,其濃度越高,實際黏性越強,不利于內部原料的釋放,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藥物的溶出度。在此種情況下,若以此作為黏合劑制備格列美脲片,應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黏合劑的濃度來提高藥物溶出度。
3.3 試驗研究表明,在格列美脲片制備過程中,在黏合劑中加入適量的吐溫 80,有助于改善格列美脲片制備過程中的溶出度,從而加強格列美脲片制備質量控制。由此可知,改進后的格列美脲片處方和制備工藝具有良好的應用價值,其平均溶出度在90%以上,加速試驗表明,改進后的制備工藝及試驗結果均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在格列美脲片制備過程中是可行的,有助于加強格列美脲片制備質量控制。
3.4 對于健康人和2型糖尿病患者,格列美脲均能降低血糖濃度,主要通過刺激胰島β細胞釋放胰島素發揮作用。這一作用主要基于增加胰島β細胞對生理濃度葡萄糖的反應性。當達到等量的血糖減少時,與格列本脲相比,給予動物和健康志愿者低劑量格列美脲所導致的胰島素釋放量更小。這個事實提示格列美脲也有明顯的胰腺以外(胰島素增敏和擬胰島素)的作用。另外,與其他磺脲類藥物相比,格列美脲對心血管系統的影響更小。它能夠減少血小板聚集(動物和體外數據),并導致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明顯減少(動物數據)。
擬胰島素作用:格列美脲模擬胰島素對外周葡萄糖攝取和肝葡萄糖輸出的作用。外周葡萄糖通過轉移進入肌肉和脂肪細胞進行攝取,格列美脲直接增加肌肉和脂肪細胞質膜葡萄糖轉移分子的數量。格列美脲增加糖基一磷脂酰肌醇一特異性磷脂酶C的活性,結果,細胞的cAMP水平降低,導致蛋白激酶A的活性減低:從而刺激葡萄糖代謝。
對血小板聚集和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作用:格列美脲在體外和體內均可減少血小板聚集。該作用可能是由環氧化酶的選擇性抑制所導致,環氧化酶負責血栓烷A的形成,血栓烷A是一種重要的內源性血小板聚集因子。
[1]高宇,謝曉穎 格列美脲片制備工藝改進[J]. 《中國科技博覽》, 2015(16):350-350
[2]朱影影,金齊武,王成永 格列美脲片的工藝改進[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12, 12(2):91-93
[3]溫東妹,楊姍姍 粉末直接壓片制備格列美脲片[J].《中國醫藥科學》, 2013(22):46-48
TQ463.2
A
1672-5018(2016)09-07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