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琴
【摘 要】“專接本”已經在很多省實踐多年,取得了相當大的成績。案例學校從學生的角度深入了解這項工作,進一步掌握學生思想、學習狀態的同時能發現還存在教學以應試為目標、學生被迫跨專業讀“專接本”、管理不到位等問題,需要主管部門、主考高校和高職院校引起重視,以便在今后工作中共同解決,從而更好地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服務。
【關鍵詞】專接本;學生狀態;管理對策
1 我院“專接本”實踐過程及研究目標
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原江蘇省常州建設高等職業技術學校)2008年開始與揚州大學合作開設“專接本”,從當年招收9名高職五年級的學生到今天已有在冊“專接本”學生上千人,開設的專業也從1個變成了4個,即“工程管理”、“環境工程”、“藝術設計”、“園林綠化工程”,同時與南京工業大學、河海大學、南京藝術學院、南京林業大學4所省內一流高校進行了良好的深度合作。2011年起,我院將“專接本”學生放到獨立校區管理,成立了專門的管理隊伍,在分管校長的領導下,由成教育部主任組織教學、學生和后勤管理三個獨立的部門開展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學院其他行政部門在成教部的協調下共同完成相關工作。以二級學院的模式獨立管理“專接本”,鍛煉了一支高水平的教育教學管理隊伍,同時,為學校積累了高層次辦學管理和實踐經驗。
為了深入了解“專接本”學生的狀態,掌握學生學習期間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探討符合學生要求的教學和學生管理服務要求,摸索滿足“專接本”要求的管理工作內容,根據學院提出的管理工作要從“規范化”、“標準化”向“精細化”、“人性化”方向發展目標,為“頂層設計”提供依據,本課題組以我院2012級、2013兩級“專接本”學生為對象,進行了相關的研究,結果如下:
2 我院“專接本”學生特點及學習狀態
為了解我院“專接本”學生的特點及學習狀態,研究小組設計了包括“學習準備”、“學習狀態”、“思想狀態”、“生涯規劃”四個方面的調查問卷,共下發問卷900份,有效回收802份。經過分析,結果如下:
2.1 學習準備
85.6%的學生認為自己是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開始“專接本”學習的,其中包括對自己專科階段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的肯定、對自己繼續學習毅力的自信和繼續學習取得好成績的愿望。其中,45.9%的同學還通過學校的宣傳和自學,深入細致地了解了“專接本”內涵和實質,對自己將要開始的“專接本”學習有了全面且客觀的理解。同時,100%的學生都認為自己家族經濟條件能夠滿足自己繼續完成學習的要求,且父母很支持自己暫且不工作而選擇繼續學習提高學歷。只有2.1%的同學選擇了繼續學習,是因為跟同學一起來或者家長要求的。可以看出,絕大部分同學是選擇繼續學習是理性思考的結果,這有利于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能勇敢面對學習、生活上的困難。同時,在“專接本”涉及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主考學校以及主辦學校的作用及“專接本”畢業證在國家教育體系中所處的位置,還必須作進一步詳細的宣傳和解釋。
2.2 學習狀態
絕大部分同學認為自己處于良好的學習狀態。92.4%的學生認為對自己“專接本”學習能取得畢業,其中有56%的學生堅信自己能取得本科學位。89.1%的學生認為自己有著很好的學習習慣,能自覺按老師要求進行預習、獨立作業、定期復習。85%的學生認為“專接本”的學習,上課認真聽老師講解是提高成績的關鍵。22%的學生能主動堅持上好早、晚自習,并能自覺補充學習的內容,以拓展自身專業知識的深度和廣度。69%的學生因為喜歡才選擇了“專接本”的專業,并能積極參與實踐環節的鍛煉。60.5%的學生表示將來要從事與“專接本”專業相同或相近的工作,并有信心取得事業上的成功。可以看出,大部分選擇讀“專接本”的同學有自己獨特的方法和明確的學業目標,且正為著實現自己的專業夢想而艱苦努力。讀“專接本”,為學有余力的優秀高職生開避了一條成才之路,使他們對未來能獲得比高職畢業更好的職業充滿信心。
2.3 思想特點
“專接本”學生思想上明顯的特點是:自負與自尊同在。經過推薦和選拔獲得參加“專接本”學習的機會,讓91%的學生覺得自己專科期間的努力獲得了認可,在專科同學中感覺自豪和驕傲,并對自己前途充滿信心;60.1%學生依然有著當初中考失利、不如部分初中同學的想法,雖然也讀本科了,但依然不好意思告訴以前的同學,糾結自己讀的不是“本一”或“本二”,畢業以后“第一學歷”不是本科。自負和自尊導致“專接本”學生在學生和生活中一方面極具個性、獨立意識強、競爭意識強,另一方面,自律能力較差。87%的學生認為自己已足夠成熟;90%的學生認為自己在戀愛關系中能很好處理各種矛盾,不需要老師和學校約束太多;40%的學生希望學校用對待成人的方法管理他們;有20%的學生認為學習是自己的事,做不做作業老師不必要檢查。可以看出,“專接本”學生也即高職畢業班及畢業后一年的學生,在思想上存在快速成長成熟的特點,一方面,需要成人的幫助和指導,比如,對自我的認知、對未來的規劃等;另一方面,作為學校和家庭,確實應該重視他們已具備成人的思維,只是缺少社會實踐。
2.4 生涯規劃
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一直是我院的德育品牌和特色,經過幾年的實踐,在教育的內容和形式上已經日趨成熟,學生的收獲也非常大。進入“專接本”學習以后,51%的人依然結合自己的學習繼續深化和完善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10%的學生有本科畢業后繼續讀研究生的想法,55%的學生有成為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骨干、中層及以上管理人員的職業理想。可見,通過努力能獲得普通高校的本科畢業文憑甚至學位證書,使優秀的專科生對自己以及自己的未來充滿希望和信心,學業和職業生涯規劃都因此而在原來的基礎上進行提升。
3 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3.1 系統教學,加強德育
95%的學生認為,“專接本”的學習目標就是通過自學考試拿到本科文憑就行,59.1%的學生認為,考試前最后的復習課是通過考試的關鍵,平時的學習不是太重要。每年自學考試結束(4月和10月的自考及1月和7月增考)后,學生思想上明顯松懈,各種違反紀律的現象不斷,學生的精神狀態呈現明顯的從緊張到松懈的特點。“專接本”目標是培養高學歷應用型技能人才。但如果學生僅僅是為了通過十幾門課程的考試拿到一張普通高校的畢業文憑而選擇繼續讀“專接本”,這就誤解了“專接本”的本意。所以,建議教育考試學院、主考學校及主辦學校和教學老師,要高度重視“專接本”教育的內涵,應該區別于社會大自考考生的教學和管理,同普通高校一樣重視對“專接本”的培養方案、教學目標、綜合素質的培養等的制訂和落實,系統地教學和嚴格考查每一門課的實際授課情況,同時,根據“專接本”學生學習的特點,區別于其他高職學生的活動,在時間和場地上靈活機動且有目的的開展各類文體和德育活動,使“專接本”學生真正能享受到普通大學生活,既能學習系統的專業知識,提高學生全面而實用的專業技能,又能提升職業素養,加強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3.2 深入挖掘,拓展專業
目前,我院分別與南京工業大學、河海大學、南京林業大學及南京藝術學院合作,開設了“工程管理”、“環境工程”、“園林工程”及“藝術設計”4個“專接本”專業。而我院專科專業是覆蓋了城鄉建設整個產業鏈,這4個本科專業是遠遠滿足不了學生的需要,導致很多專業的學生只能跨專業選讀相對較容易過關的“工程管理”專業。20.2%的學生因為沒有自己對口的專業而選擇了相關的專業,其中有55%的同學因為沒有專科專業知識基礎學習上困難重重,22%的學生今后就業還是依靠自己的專科專業。因為專業不對口而產生了學習上畏難情緒、就業沒信心、甚至中途退學、不能如期畢業的情況在我院時有發生。建議學院從制度和部門職責層面,調動組織各系部積極性,努力與知名高校對接,開拓與本系現有專業相對應的,符合本系專科學生繼續學習的本科專業,以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各種學習需要。
3.3 規范管理,完善工作
隨著“專接本”教育影響的不斷擴大,規模日趨龐大,但很多具體的工作從管理的角度還存在著不合理、不到位的地方。考試行政主管部門、主考高校和承辦高職院校還必須將“專接本”管理工作,從制度、機構、人員及經費等方面進一步深化和細化,在原有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和提高。比如,“專接本”學生的身份問題。44.2%的學生對主考院校態度淡漠,不認同自己的本科身份。這一現象對學籍(考籍)管理、學生檔案管理等也存在很大的不方便。建議由考試行政主管部門組織主考學校和高職院校一起協商后明確其學籍,以便于高職院校在“專接本”學生實際過程性管理工作中更加合理。
【參考文獻】
[1]李炎鋒,杜修力,薛素鐸.校院兩級管理體制下學院層面教學管理機制的研究自學考試“專接本”發展思考[J].中國大學教學,2008(12).
[2]劉任熊,何稚琴,馬悅.江蘇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專接本”五年回溯與展望[J].教育與職業,2013(32).
[責任編輯: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