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肅軍

【摘 要】裂縫已成為公路主要病害之一,特別是甘肅河西地區(qū),裂縫密度較大,是造成水損壞的主要因素。橡膠瀝青碎石封層和橡膠瀝青混凝土的運用,改善路面使用功能,延長路面使用壽命,有效的減緩原有裂縫的反射,而且對于路面橋面封水效果明顯,預防水損壞的發(fā)生。廢胎膠粉的利用,減輕廢輪胎帶來的環(huán)境壓力,符合我國當前建設節(jié)約型社會和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的政策。應大力推廣該技術在道路工程建設和養(yǎng)護中的應用。
【關鍵詞】橡膠瀝青加工;橡膠瀝青碎石封層;橡膠瀝青混凝土路面;技術運用
在全社會推進資源節(jié)約型、環(huán)境友好型的前提下,交通系統(tǒng)已將材料節(jié)約與循環(huán)利用列為有力的技術支撐,大力推廣路面再生技術、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的運用,為交通建設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huán)利用提供示范。橡膠瀝青技術的運用,不僅可以提高廢舊輪胎的利用,而且運用范圍廣,適合與瀝青路面的各結構層。廢輪胎粉碎成膠粉在瀝青路面結構中使用,是世界上公認的環(huán)保再生利用的手段之一,也符合我國當前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資源再生利用的國策,橡膠瀝青技術的運用已逐步走向成熟,運用范圍在不斷的擴大。
1 工程概況
工程實施路段位于連(云港)霍(爾果斯)高速G30在酒泉境內SK2522-SK2528區(qū)間。該地區(qū)屬中溫帶干旱氣候區(qū),氣候主要特點是降雨少、蒸發(fā)量大、日照長、晝夜溫差顯著、冬春季節(jié)不太明顯,夏季炎熱而冬季寒冷,風大砂多,植被稀少,具有典型的大陸性荒漠氣候特征。根據(jù)氣象資料統(tǒng)計,多年平均氣溫6.9℃,極端最高氣溫38.4℃,極端最低氣溫-31.6℃。多年平均降水量63.3-86.7mm,在全國公路氣候自然分區(qū)中屬于西北干旱Ⅵ區(qū)。本項目原設計路面為瀝青混凝土路面,上面層為5c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下面層為7cm粗粒式瀝青混凝土,基層為30cm為水泥穩(wěn)定砂礫,底基層采用20cm水泥穩(wěn)定砂礫。路基總寬度為25.5m,單向行車道寬度為11m。工程實施路段處于戈壁路段,存在集料剝落,瀝青老化等問題,存在最大病害為裂縫,平均間距為8m,都為橫向貫通基層反射裂縫,裂縫寬度為2.5mm左右。本次施工對原有路面裂縫進行灌封處理后,實施1cm熱熔橡膠瀝青碎石封層,加鋪5cm橡膠瀝青碎石封層。
2 橡膠瀝青的加工
2.1 膠粉加工
使用子午胎40目膠粉,通過試驗數(shù)據(jù)達到技術要求。
2.2 橡膠瀝青加工設備標定
對橡膠瀝青加工設備計量設備進行標定。膠粉的計量稱重設備,瀝青泵的計量,反應釜的稱重設備進行準確標定。在實際的加工過程中,隨機抽取數(shù)據(jù),對膠粉稱重數(shù)據(jù)和瀝青計量數(shù)據(jù)進行抽查驗證。在每天工作結束后,根據(jù)反應釜的稱重設備總數(shù)據(jù)驗證瀝青和膠粉數(shù)據(jù)的準確性。
2.3 橡膠瀝青加工過程
(1)本次施工橡膠瀝青加工采用現(xiàn)場加工,保證橡膠瀝青技術指標的穩(wěn)定性。
(2)在加工過程中,主要是溫度的掌握。在基質瀝青貯存罐加熱溫度仍需遵守170℃-180℃的要求,在注入橡膠瀝青加工罐后繼續(xù)升溫,橡膠瀝青加工罐加熱設備可快速升溫,配備有大功率燃燒器,避免基質瀝青長時間高溫所造成的老化問題。在橡膠瀝青混合罐內溫度應該根據(jù)試驗180℃旋轉黏度3.0的要求,控制在190℃-200℃之間。
(3)在橡膠瀝青加工混合后,始終保持攪拌狀態(tài),在混合罐和反應釜內,裝有臥式攪拌器,避免膠粉的沉淀。采用的間歇式攪拌設備,在反應釜內攪拌反應時間不少于1小時。
2.4 橡膠瀝青的指標檢測
(1)橡膠瀝青核心指標是:針入度、軟化點、彈性恢復及黏度。關鍵指標為黏度。黏度也是隨時需要根據(jù)溫度檢測的指標。
(2)在橡膠瀝青黏度的檢測中,避免對橡膠瀝青進行二次加熱后測定黏度,根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二次加熱比現(xiàn)場測定黏度偏低0.3-0.5Pa.s,對黏度的檢測應以現(xiàn)場反應釜內使用便攜式黏度測定儀。
(3)檢測過程中應該注意溫度的影響,溫度偏高,黏度值較低,溫度偏低,黏度值較高。這也是在以后的施工中控制溫度的原因。
3 瀝青碎石封層
1)對橡膠瀝青撒布車和碎石灑布車進行計量標定。
2)對原路面進行清掃和灌縫處置。
3)采用單粒徑9.5-13.2mm石料灑布,根據(jù)單位面積滿鋪后的質量,按照灑布面積達到60%的要求,確定灑布量為12kg/m2。在灑布前對石料在拌合樓進行加熱,溫度控制在120℃。
4)瀝青灑布車按照2kg/m2標定。根據(jù)灑布前和灑布后的過磅質量差,和路面灑布數(shù)量,對灑布量進行校正。
4 橡膠瀝青混凝土的生產
本工程使用瑪璉尼3000型拌合樓生產ARHM13(W)型瀝青混合料。
4.1 目標配合比(表1、表2)
采用間斷級配,控制2.36-4.75mm規(guī)格的石料用量。
4.2 生產配合比
首先對拌合樓進行計量稱的標定。然后確定延遲誤差和噴油誤差。由于拌合樓所有倉門都為液壓裝置,在計量稱達到設定值時,液壓閥傳感器收到信號開始關閉倉門,在倉門關閉時間還會有石料落入,此落入量就為延遲誤差值,誤差值和料倉里存貯石料的重量有很大關系,存貯料越多,倉門關閉時,由于重力作用流入量越大,所以在配合比的驗證過程中,要保持拌合樓的生產連續(xù)穩(wěn)定性。拌合料場具體程序如下:
1)根據(jù)目標配合比,確定冷料倉比例,10-15mm:5-10mm:0-3mm=46%:19.6%:28.4%,根據(jù)相應的質量比,調整冷料倉調速電機的功率。
2)待加熱滾筒溫度恒定后,冷料倉開始供料。
3)熱料倉存貯量達到60%后,關閉冷料倉,對各個熱料倉石料進行篩分,確定單級配篩分。
4)連續(xù)生產過程中,逐步調整粉煤機調速電機功率,使加熱滾筒溫度恒定達到190℃-200℃。確定調速電機的功率。
根據(jù)熱料倉單級配重新進行配合比設計,達到目標配合比的級配要求。
5)重新開始拌合樓標定,在拌合樓按照熱料倉配合比進行設置,冷料倉開始供料,熱料按照試驗配比生產,統(tǒng)計每一盤實際的稱量值和設置值之間的差值,并逐步調整拌合樓修正值,使實際稱量值達到目標配比值。
6)觀測熱料倉的存貯量,逐步調整冷料倉供給,達到拌合樓溢料孔無溢料,熱料倉存儲量恒定后,確定冷料倉的供給比例。對拌合出的混合料進行取樣篩分。
7)根據(jù)篩分結果對照目標配比曲線,確定篩分曲線和目標配比曲線之間的凸凹點的峰值,并取中間值,進行每檔料的調整。
根據(jù)調整后的比例,再次拌合樓生產,再次篩分,直到接近目標配合比。
8)對拌合樓利用廢料拌合,確定噴油誤差,逐步調整修正值,使實際噴油量達到設置值。
9)拌合樓開始試拌,加熱骨料、加入礦粉和橡膠瀝青,連續(xù)生產后取樣,在試驗室采用馬歇爾試驗、車轍試驗等技術參數(shù)的檢測。根據(jù)試驗結果調整配合比、油石比和礦粉用量。直至到達目標要求。
5 橡膠瀝青混凝土路面
本項目實施原路面加鋪5cmARHM13(W)瀝青混凝土。
5.1 試驗段鋪筑
確定鋪筑300m試驗路段。
5.1.1 施工準備
1)人工:25人。
2)機械:三一重工攤鋪機兩臺,安裝均衡梁具有自動找平功能。YZC12雙鋼輪壓路機5臺,自卸車12輛。
3)根據(jù)3000型拌合樓產量確定為120t/h,運距25km,試驗段總用量400t,初設攤鋪機速度為3m/min,待攤鋪機前運料車到達6輛開始鋪筑。
5.1.2 施工過程
1)攤鋪機提前一小時加熱熨平板,溫度達到100℃以上。
2)壓路機提前注滿水箱。
3)兩臺攤鋪機前后間距不超過10m。
4)一臺攤鋪機組合兩臺壓路機,初壓壓路機需緊跟攤鋪機進行壓實,復壓也須及時高溫壓實。壓路機噴水量不易過大,以不粘輪為宜。
5)混合料出料溫度控制在180℃-200℃,溫度控制均衡。
6)初壓溫度不宜低于155℃;復壓溫度不宜低于135℃;終壓溫度不宜低于90℃。壓實應該盡可能高溫條件下進行。
5.1.3 試驗段總結
通過試驗段鋪筑,對瀝青混合料進行馬歇爾試驗、高溫穩(wěn)定性、路面抗滑性能、鉆芯取樣檢測、混合料級配和路面滲水等試驗,經過檢測均符合規(guī)范標準。可以進行下一步組織施工。
5.2 項目工程鋪筑
按照試驗段路面施工方法,組織進行G30酒泉境內SK2522-SK2528區(qū)間路面鋪筑。
6 結束語
以上為施工環(huán)節(jié)的控制要素和施工經驗總結,鋪筑后的路面已進入寒冬期,截止目前未出現(xiàn)裂縫和水損壞。在橡膠瀝青混凝土的運用中應嚴格技術指標,不僅可以有效解決G30嘉安高速公路出現(xiàn)的密集裂縫,改善路面使用功能,延長路面使用壽命,而且減輕廢輪胎帶來的環(huán)境壓力,應推廣該橡膠瀝青技術在工程建設和養(yǎng)護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橡膠瀝青及混合料設計施工技術指南[S].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06.
[2]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S].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01.
[3]公路工程質量檢測評定標準[S].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01.
[4]公路工程瀝青及瀝青混合料試驗規(guī)程[S].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12.
[責任編輯: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