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吉潔
【摘 要】獨山玉以其瑩潤的質地,精湛的雕琢,獨特的風格贏得了的世人的關注,近幾年地方政府為轉接對獨山玉礦山環境的壓力,解決資源日益枯竭的問題,率先以礦山公園這一種新的形式去詮釋這一珍貴的玉文化資源。為尋求公園長遠的實質性運轉,有必要對其目前的建設現狀和今后的發展模式作深入的探討。
【關鍵詞】礦山公園;玉文化;旅游
南陽獨山玉礦山公園是全國首批入選國家礦山公園的、也是河南省現有的3家國家礦山公園之一。公園主要由獨山玉礦業遺址、獨山森林公園、白河濕地公園和農業生態園等組成。作為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和我國玉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它從最初的建設階段就吸引了眾人的目光,直到2008年4月16日正式揭碑開園它都被寄予厚望。但考察近幾年礦山公園的發展情況,發現并沒有達到預期的科普效果和社會經濟效益。本文是對礦山公園的現狀及日后發展提出一些建議,以期對公園有所裨益。
1 獨山玉礦山公園發展現狀
早在2004年,南陽市就已經開始啟動創建獨山玉國家礦山公園工作,并組織市國土資源局、林業局、規劃局和臥龍區政府等單位做了大量前期準備工作。2005年4月,獨山玉礦山公園被命名為河南省礦山公園,同年8月,被國土資源部批準為首批國家礦山公園。近年來,南陽市人民政府根據南陽獨山玉國家礦山公園建設總體規劃,投資2000多萬元對礦山公園進行了全面建設。據統計,自2008年4月揭碑開園至2011年5月,南陽獨山玉國家礦山公園共接待游客約200萬人次,綜合旅游收入約9000萬元。但近兩年隨著南陽新城區的建設,礦山公園的發展勢頭卻有所放慢,礦山公園對游客的吸引力也逐年下降,碩大的獨山玉礦山博物館大門緊鎖,著實令人心寒。
2 公園優勢分析
2.1 品牌獨特性
不同于普通礦產資源,玉本來就是一種文化的象征。在中國,玉器,它記錄了從舊石器時代至今5000多年人類社會的變遷歷史。從碾磨的粗糙玉器到精美的玉雕作品,玉器隨社會的發展而發展,玉的文化隨之更加豐富。作為中國四大名玉之一的獨山玉更是因其歷史的悠久性,用途的廣泛性,碾琢的精湛獨特,享譽海內外。獨山玉礦山公園也正是依托獨山玉這一優勢資源打造品牌的獨特性,對旅游者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2.2 硬件設施的齊備
公園目前已建設完成的有:整修公園外圍道路、整治公園外圍環境,除保留國營獨山玉礦一家進行限制性規范開采外,對公園范圍內的其他玉石開采坑口全部予以關閉、完成擋土墻工程;完成“獨山南坡古采礦遺址密集分布區礦業遺跡保護工程”、修建礦山公園大門及停車場、建成獨山玉國家礦山公園博物館、建設占地6000m2獨山玉國家礦山公園玉文化廣場等。這些基礎投入和硬件措施為旅游開發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使公園具備接待大量游客的潛在能力。
2.3 地域的優越性
南陽地理位置優越,境內高速公路和鐵路四通八達,能方便地進入京廣線、隴海線等鐵路干線和京珠、連霍等高速公路,是連接豫、鄂、川、陜四省的交通要道,距關中經濟區、武漢經濟區、鄭州經濟區直線距離均在500km以內。良好的經濟地理區位和遍布境內的旅游景點決定了獨山玉礦山公園擁有龐大的潛在客源優勢。
3 獨山玉礦山公園存在問題
3.1 點線面未合理連接起來
獨山玉礦山公園主題廣場位于南陽市區北郊的獨山,而礦山公園博覽中心即礦山公園的博物館位于南陽市的西邊,通往下屬縣鎮平的312國道上,兩者相隔大概有13公里的距離。礦山公園博物館的位置雖然理論上講位于原石的開采地——獨山和石料的加工地——鎮平之間,是一個很理想的位置。但兩者之間尚未完全形成快速便捷的交通環線,給游客一種“兜圈子”的感覺,且博物館的布展形式與內容缺乏特色和新意,直接造成公園幾個旅游點之間旅游活動鏈條的斷裂。
3.2 未充分發揮人才資源優勢
南陽獨山產的獨玉獨樹一幟,下屬鎮平縣的玉雕人才蜚聲業界,但由于文化層次參差不齊,營銷模式的落后,很多人都是跟風雕刻;且鎮平玉雕人才的培養走的是“徒從師藝”的路子,這樣的培養模式有自己的優勢,但同時不可避免地存在耗時長、因循守舊,綜合素質較低的缺陷。另外,對于那些前途未卜的徒弟來說,出師后要另起爐灶,從置買加工設備,購入玉料到產品出售,都必須從頭學起,經營狀況長期難以好轉,影響其長遠發展的動力。玉雕灣及鎮平的一些玉雕培訓學校在培養年輕人才方面雖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整體上仍難以滿足業內對于高素質玉雕人才的需求,這也導致南陽玉雕業界高層次人才數量不足,特別是工藝大師級人才奇缺。
3.3 缺乏有市場吸引力的產品
雖然“南陽玉器”和“獨玉”在國內外有一定的知名度,但比起其它如和田玉、岫玉等品牌遜色了許多。旅游對外知名度和公眾認知度不高,市場半徑較小。
在玉雕產品品牌的建設上,生產過于分散。且目前玉雕產品絕大部分在題材選擇和設計、工藝等方面都是追尋歷史的單線遺傳,閉門造車,缺乏與時俱進的理念和與優秀藝術門類的優化嫁接,使得既有優秀繼承又有現實創新的精品,極度稀少。
3.4 運營模式的問題
由于南陽玉雕業中個體成分占80%以上,其力量薄弱、管理困難,難成合力,對外宣傳處于劣勢,從而影響了玉器品牌的塑造。所以礦山公園及玉雕品牌的推介主要依附于近兩年地方政府及南陽寶玉石協會組織的會議節慶活動,如“全國寶玉石學術研討會和展覽會”、“鎮平國際玉雕節”,但這些活動催化宣傳的時效性有限,且缺乏特色新穎的主題和合理運作,收效甚微。
4 獨山玉礦山公園發展策略
4.1 準確定位,突出特色
準確的定位是實現獨山玉國家礦山公園科學發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證。公園應遵循游客景觀欣賞的心理需求,合理設置游覽路線。遵循科學價值與觀賞價值相統一的原則,把礦業遺跡和博覽中心串聯起來,并使其成為集旅游、珠寶玉石加工、會展、信息和原料交易的多功能市場基地,成為我國中部的珠寶玉石交易中心,成為未來南陽新的亮點和形象展示點。
4.2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加快玉文化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軟實力,發展文化旅游產業,要把建設高素質文化旅游人才隊伍作為基礎性工作,探索玉文化人才培養新機制。依托當地院校,如南陽理工學院的師資辦學力量,根據玉雕行業的需求和特點,增設玉雕理論與實操的教學課程,聘請河南省內工藝美術大師及鎮平當地的玉雕界領跑者作為客座教授定期授課;引進玉雕工藝制作設備,設置循序漸進有效的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全面提升專業技術人才的數量和質量。
4.3 科學設計玉文化旅游產品,滿足市場需求
獨山玉礦山公園內遺存的從明清時期至今近千個探礦、采坑遺跡以及新石器時代的玉鏟出土遺址,礦山公園博物館收(下轉第298頁)(上接第301頁)藏的古代挖土劈石工具、提升工具、照明用工具等,還有以通天探槽、ZK2鉆孔為代表的現代探礦工程和以玉華洞為代表的現代采礦工程,系統地反映了獨山玉的開采利用歷史,集中展現了我國玉石開采加工技術的發展過程。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豐富的礦業遺跡和玉資源,挖掘人文景觀要素,開發觀光、科普教育、休閑度假、會議等特色旅游產品。使游客在一種輕松的狀態下自然地了解礦業遺跡所反映的科學奧秘,接受相關的玉文化旅游產品,間接提高礦山公園旅游產業的附加值。
4.4 打造全社會參與的運營模式
礦山公園建設除發揮政府作用外,還應充分發揮企業和社會的作用,礦山公園建設所需資金實行多元化機制,政府負責礦山公園所在地基礎設施投資;礦山企業承擔礦山基本環境治理費用;開發企業承擔公園開發建設投資。通過行政與市場的有機結合,推進礦山公園的建設。此外,在全社會范圍內要開展礦山公園技術方法與經營管理研究,制定并不斷完善技術標準與管理制度。加強合作交流,廣泛吸收國內外經驗,推進礦山公園建設的科學化、規范化。
通過公園的規范化管理和經營模式的拓展創新,一方面提高自身吸引力和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和參與者,提升大眾的審美情趣和資源保護意識,另一方面促進當地玉石產業發展,進一步拉長礦山公園旅游產業鏈條,為地方經濟做出實質性貢獻。
【參考文獻】
[1]王永生.對礦山公園建設相關問題的探討[J].國土資源,2005,4(2):21. Wang Yongsheng. Discussion on Mine Park Construction[J].Land & Resources,2005,4(2):21.
[2]劉鳳民,劉海青,張立海,張樑,張業成.礦山公園建設現狀與發展建議[J].中國國土資源經濟,2006(7).
[3]方克定,黃民智.我國的自然遺跡保護與自然遺跡類保護區的建設[J].環境科學研究,1998,11(6).
[4]李治國,高建華.河南省地質旅游資源及其開發利用初探[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04(4).
[5]黃金火,林明太.大金湖世界地質公園旅游產品設計與開發[J].福建地理,2005,20(3).
[6]彭永祥.地質公園保護利用協調的理論模式[J].山地學報,2005,23(5).
[責任編輯:湯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