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活。紐約時報:中國人轉向小眾奢侈品
LV包和巴寶莉格子失寵了嗎?
美媒稱,盡管經濟增長減緩、送禮風氣遭打壓和人民幣走弱終結了中國奢侈品市場高速增長的歲月,但在華投資的國際品牌并不驚慌。更加老練的年輕一代購物者具有迥異的口味、志向和消費習慣,他們正重塑中國的奢侈品風景線。這些人受過良好的教育,喜歡旅游,他們逐漸成為新的目標市場。
報道稱,十年前,大多數中國人只知道葡萄酒分為紅白兩種,對奢侈品的需求才剛剛開始。上海襄陽市場和北京秀水街隨處可見的假冒商品,讓一些人認為中國人將只會認大牌。當然,他們都說錯了。 “過去,對中國消費者來說,奢侈品是財富和地位的象征,”上海市財富品質研究院的周婷說。“現在,他們購買奢侈品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喜好。研究發現,39%的中國富人認為logo不再是最重要的,因此小眾高端品牌以及定制產品正成為奢侈品消費的新推手。”
報道稱,年輕一代購物者從小浸染了奢侈品營銷,他們的需求不再是父輩的LV包和巴寶莉格子圖案,其關注焦點的這種變化至少在短期內會對老品牌產生深遠的影響。香港高端時裝零售商連卡佛的總裁安德魯·基思表示:“中國顧客越來越有全球眼光。他們對新潮如饑似渴。”隨著中國奢侈品市場日臻成熟,中國和歐洲的商品價格將不得不趨同。
2,文化。波士頓環球報:中國手指禮節有講究
喝茶敲桌以示感謝。
外媒稱,不論是在香港還是在上海,都要做好喝各種茶的準備。當服務員給你倒滿茶時,要用當地人的方式表達你的謝意。你要做的不是說謝謝,而是在服務員倒茶時用手指輕輕敲敲桌子。
據美國《波士頓環球報》網站報道,據傳,這項禮節可追溯至中國的一位皇帝。這位皇帝喜歡微服出訪。當他給同行者續茶時,他們就會用手指輕輕敲幾下,不是叩頭謝恩,為的是不暴露身份。這種做法在香港和中國內地流傳下來,但兩地的做法也有所不同。在香港,人們一般用兩個手指——食指和中指。而在上海,人們通常還會用無名指。
在香港一家餐館,一名女服務員說應該只用食指敲桌子。但餐館經理堅持認為用兩個手指敲桌子是正確的。
這還不是茶與手指之間的唯一聯系。在上海,茶中的珍品都是年輕女子在初春季節用纖纖細手采摘下來的。
報道稱,還有一項有關手指的禮節:在參觀寺廟時,用手指指佛像被認為是一種失禮。
3, 社會。英媒:中國幼兒園男教師少導致"娘娘腔"增多
這些特殊時期的教育對性格的形成至關重要。
英媒稱,中國發起了增加招聘男教師的行動,因為家長和教育部門表示擔憂,女性在課堂上的普遍存在創造了一代“女里女氣的”男生。
英國《泰晤士報》網站援引《中國日報》的報道稱,教育系統中的性別失衡正產生嚴重的社會后果。該報稱,上海2000所幼兒園共計5.33萬名教師,但僅有200人是男性,這種比例模式普遍存在于各所小學里。
上海中國福利會幼兒園園長鳳煒表示,在中國,教學傳統上被視為女性所從事的工作,但學校正在引進新的指導方針,以鼓勵男性加入。如果性別是唯一的區別,那么,男性將優先于女性申請人被錄用。大學院校已放寬希望成為教師的男性的入學要求,并且提供獎學金。
上海一家幼兒園的男教師說,大多數男性之所以不愿意當教師是因為它被視作不具陽剛之氣的工作。他表示,重要的是改變社會對幼兒園男教師的態度。他說:“我的許多同行僅過了幾年就跳槽了,因為收入低,工作壓力又大。由于社會對這個職業的偏見,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都很難找媳婦。”
報道稱,家長們抱怨說,缺少男教師意味著他們的兒子無法學習如何才能變得陽剛和堅強。
4,生活。洛杉磯時報:喝熱水奇怪嗎?那是中國人最好的飲料
很多中國人外出,如果沒有熱水幾乎就活不了。
美國《洛杉磯時報》網站發表了文章,對許多西方人來說,喝熱水的想法很奇怪。但大多數中國人認為,美國人喝涼水的習慣也同樣奇怪,甚至是不健康的。
一名老中醫的女兒,是忠實的熱水飲用者。每天早上第一件事就是喝熱水,然后一整天如此,甚至是夏天。
有人把喝熱水的習慣追溯到1949年建國,那時的自來水質量不高。現年68歲的李振輝說:“那時候鼓勵喝煮開的水。每個社區都有開水房,會有人把熱水送到每家每戶。每天會灌滿你放在門外的容器。他們一直說這是為了我們的健康和衛生。”
在中國,要熱水不會讓你成為外人,而是會讓你加入一個受歡迎的群體。在去年12月一個寒冷的日子,在北京機場,那里有許多為旅客準備的飲水處。在T3航站樓,五個人耐心地在一個飲水機前排隊。盡管有三個選擇(熱水、溫水、冷水),每個人都按了第一個按鈕。
空乘人員很快了解到了中國乘客的需求。幾年前,在阿聯酋航空公司的飛機上,一位黎巴嫩空姐,她不會說漢語,但會完美地說“熱水”。她說:“中國游客與其他國家游客的一個重大差別就是他們會數十次叫你要‘熱水,但沒什么人喝酒。”海外酒店熟知中國游客的需求,增加了像拖鞋、中文報紙這樣的用品,當然還有電水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