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卉
“請幫幫我,讓我能遷回興安吧。”2014年3月的一天,一位滿面愁容的女士找到廣西桂林市象山區平山街道社會保障中心社保窗口,哽咽著向正在值班的張菊英述說緣由。原來這位女士“人戶分離”,離婚多年,想把自己的戶口遷入與父母久居的桂林市興安縣,但她持著遷移戶籍申請表多次去接收地公安部門尋求蓋章確認,均因無法出示失業證而被拒絕。張菊英立即匯報上級部門后給出解決辦法:個人信息公示7天無異議可辦理失業證。當張菊英把好消息告訴該女士時,她感動得流下眼淚說:“謝謝你!”
社會保障、就業和再就業等工作事關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直接關系聯轄區失業人員的生活保障和社會穩定等問題。8年來,作為平山街道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勞動關系協調員,張菊英傾盡全力幫助群眾排憂解難,讓平凡的工作崗位熠熠生輝。
責任就在于一次次助人
入秋的一天,桂林風狂雨驟,一位瘦高個子的居民老曹踩著雨鞋走進象山區平山街道社會保障服務中心辦公室,左顧右盼一臉難色。
張菊英快步迎上去,一邊請老曹坐下喝口熱茶,一邊詳細了解情況。原來,老曹是一個國企下崗職工,家中上有老下有小,自己身無一技,參加多場招聘會也沒有找到工作,家人生活陷入困境,只能到社保中心試試看,無論介紹什么工作都愿意干,只為養家糊口……張菊英馬上著手查閱現有的上百條招工信息,并逐一向老曹解釋,但都沒有獲聘機會。
“老曹離開前的焦慮神情,深深刺痛了我,從那天起,每當有招聘信息發布,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他。”張菊英的努力沒有白費,一個月后,她發現了一條非常匹配老曹工作經歷的信息,馬上通知他去應聘。第二天下午,張菊英接到老曹的電話,說應聘成功,今后全家生活有著落了。
張菊英說:“老曹走上新的工作崗位,擱在我心里的一塊大石頭也落地了,當時我的心情就像喝蜜一樣甜。”
從待業青年到酒店服務員、再到機電公司出納,張菊英人生角色不斷變化,2009年桂林市象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聘張菊英為平山街道社保中心勞動關系協調員后,為了扎實做好本職工作,張菊英主動搜集勞動保障類書籍、報刊、宣傳冊認真學習,不斷提升業務技能,把所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工作中。
“打鐵先得自身硬,只有掌握政策才能更好地執行政策。”張菊英對工作中遇到群眾提出的各種問題進行分析、解決,不斷豐富工作經驗,使自己真正成為就業政策的宣傳員、空崗需求的信息員、就業培訓的指導員、勞動糾紛的調解員、社保對象的監督員,每天耐心了解群眾的問題,千方百計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
微笑就在于一次次的解困
在社保窗口服務,難免要面對群眾的不理解,甚至一些莫名的責難,但是張菊英會用微笑、用一顆真誠的心為群眾解決問題。
一天清晨,一位阿姨急匆匆走進大廳怒氣沖沖地責問張菊英:“為什么停發我的退休工資?”面對突然的責難,張菊項依然面帶微笑,讓阿姨講一講事情的始末。了解清楚情況后,她心平氣和地向阿姨解釋:“我們今年采集社區居民資料,需要居民在規定時間內攜帶本人身份證到社區和街道進行掃描認證。由于您到外地生活,沒有及時回社區更新信息,社區工作人員聯系不上您,所以無法進行認證,退休工資才會停發。現在馬上給您辦理認證,前面停發的工資會給您補上,請放心。”這位阿姨聽完解釋,連聲向張菊英道歉,怪自己太沖動……
看著阿姨滿意而去的背影,張菊英說:“不管工作中會遇到多少不理解、多少責難,只要用微笑服務,都能將它們轉化為一個個滿意、一個個理解。”
今年春節前的一天,一位50多歲的居民老張找到社保中心,情緒激動地拍打窗臺,但他一口方言講了半天,大家都沒聽明白。
張菊英請老張先坐下喝口茶再慢慢講。原來,老張是位低保戶,生活困難,戶籍與辦理失業證地址不符,且丟失低保證,如今難以申請辦理春節補助,心里十分著急。
“雖然春節補助300元并不太多,但對于一個下崗職工低保戶而言,這不是一件小事。當時我只有一個念頭,一定要讓老張過個好年。”于是,張菊英立即向領導匯報老張的實際情況,主動聯系街道民政部門出具低保證明,向有關部門核實居民的真實情況,核查春節補助申報資格。最終,上級批準老張可以帶戶口本及相關材料正常申報春節補助。
張菊英說:“在得知結果的那一刻,老張開心地對著我笑,我也笑了。今年春節老張一定高興。”
奉獻就在于一次次的付出
2013年6月,上級通知新農保試點工作要在平山村委七個自然村和同心村委四個自然村同時啟動。
為了更好地做好宣傳工作,讓國家的社保政策更多地惠及群眾,張菊英和同事們逐村拉橫幅、講政策,為村民填寫申報表、免費復印相關證件、審核材料等。連續二十多天早出晚歸、加班加點,張菊英身體疲憊、嗓音嘶啞,但她沒有絲毫抱怨。最初,大多數村民對參加新農保并沒有太大熱情,她和同事們找到村支書、村干部進行溝通,鼓勵村干部帶動村民參與新農保,使得這項工作順利完成,讓更多人享受到國家的惠民政策。
2012年8月,就業困難人員認定工作開始了。由于工作量大,時間緊,為了不耽誤申報工作,張菊英多日連續加班。一天,張菊英累得頭直發暈,孩子也一次次打電話催她回家做飯,想到孩子孤單地在家等著媽媽,張菊英深感愧疚,可轉念一想,如果今天不能完成報表,就會耽誤1000多人就業困難認定材料的報送。權衡之后,張菊英還是留下來獨自加班,認真審核每一份材料,逐一核對戶籍所在地、身份證號碼、就業失業登記證、原工作單位、原單位性質、選擇九大類的就業困難原因……回到家,看到孩子吃過方便面自己睡著了,張菊英的眼睛濕了……
這些年來,在象山區平山街道社會保障服務中心領導的支持下,張菊英所在的社保服務窗口城鎮新增就業擴面數1198人,完成率為109%;城鎮新增失業保險擴面數560人,完成率為140%;城鎮新增養老保險擴面數850人,完成率為100%;領取《再就業優惠證》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人數402人,完成率為101%;大齡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80人,完成率為165%;發布用工信息342條,提供就業崗位591個。同時,平山街道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利用社區有效資源及時發布招聘用工信息,極力為失業人員創造就業機會,組織轄區有求職意向居民800多人參加招聘活動。
因工作表現出色,張菊英先后被評為桂林市2010年度、2012年度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先進個人、象山區2011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先進個人,她所在的平山街道社會保障服務中心2013年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中做出重大貢獻,被自治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授予集體二等功。
“毛細血管”同樣聯動群眾的“心跳”,基層人社干部為我們做出了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