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京城 劉少斌
?
新常態(tài)下金融機構內審人員激勵機制研究
■羅京城劉少斌
【摘要】本文從金融機構內部審計概述入手,分析了建立金融機構內部審計人員激勵機制的必要性,探討了完善激勵機制的建議,旨在進一步促進我國金融機構內部審計人員的發(fā)展,提升內部審計的有效性。
近年來,金融行業(yè)的市場競爭不斷加劇,內部審計的發(fā)展形勢緊迫,這就要求內審人員要提升審計工作的積極性和專業(yè)性,金融機構內審人員的激勵機制至關重要。基于以上,本文簡要研究了金融機構內審人員的激勵機制,旨在為提升金融機構內審人員審計工作的有效性提供參考。
【關鍵詞】金融機構;內審人員;激勵機制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我國金融體制的改革不斷推進,金融機構的企業(yè)制度逐步健全,金融企業(yè)逐漸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期。對于金融機構來說,內部審計指的是在金融機構內部的一種客觀的監(jiān)督和評價活動,其能夠對金融結構的內部控制以及經營活動的合法性、有效性進行審查和評價,以此來促進金融機構相關目標的實現。對于金融機構而言,其經營屬于風險經營,金融機構經營的安全性關系到整個國民經濟的穩(wěn)定,這就對金融機構內審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提升內部審計的有效性。
金融機構內審人員激勵機制有利于促進內審人員主動、積極的探索風險導向審計理論和實踐,提升內部審計的有效性,在激勵機制下,內審人員能夠積極實現審計方法的創(chuàng)新以及審計工具的探索,這就提升了金融機構內部審計的有效性,對于降低金融機構風險,降低內部審計成本,提升內部審計效率等方面有著積極的意義。
(二)完善金融機構內審人員隊伍。
就目前來看,金融機構需要一支熟悉金融監(jiān)管政策、具備專業(yè)審計能力的高效審計隊伍,激勵機制的建立對于培養(yǎng)金融機構內審人員的職業(yè)操守,提升內審人員的專業(yè)能力,激發(fā)內審人員的審計創(chuàng)新等方面有著積極的激勵作用,這對于金融機構內審人員隊伍的完善至關重要。
(三)促進金融機構實現價值最大化。
對于金融機構來說,內部審計能夠改善金融機構的運營,提升金融機構的價值,內審人員激勵機制能夠激發(fā)內審人員的工作動力,促進審計監(jiān)督及評價的客觀性和專業(yè)性,有效保證了金融機構財產的安全性和運營的穩(wěn)定性,從而促進金融機構實現價值最大化。
(一)積極建立科學的選拔機制。
我國眾多的金融機構仍然沿用黨政干部的管理機制,在選拔方面是相對落后的委任制,這不能夠對金融機構內審人員起到很好的激勵作用。金融機構應當積極適應市場化的發(fā)展趨勢,建立市場化的選拔機制,根據內審人員的工作表現、工作態(tài)度來進行人才選拔,這種選拔機制是對內審人員本身價值的一種肯定,從而激發(fā)內審人員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發(fā)揮出最大的才能,同時這種合理、公平的選拔機制有利于審計隊伍的穩(wěn)定。
(二)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
金融機構內審人員激勵機制的建設與完善過程中,要以內審人員為本,充分尊重、信任內部審計人員,積極開展針對性的培訓,拓展其發(fā)展空間,在工作的過程中要注重工作方式以及學習方式的創(chuàng)新,提升內部審計隊伍的凝聚力和歸屬感。要保證金融機構內部審計人員與內部審計部門有著相同的目標和價值取向,以審計人員為本,不斷提升其專業(yè)的審計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以此來激勵審計人員的積極性。
(三)目標激勵。
在進行目標激勵的過程中,要保證內審人員的個人發(fā)展與金融機構的大目標相互協(xié)調,共同發(fā)展,以目標來實現對內審人員的激勵。在進行目標激勵的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幾個問題:首先,所建立的目標要符合金融機構內審人員的需求,只有內審人員認可了,才能夠充分發(fā)揮目標的激勵作用;第二,建立的目標要有著適當的挑戰(zhàn)性,同時要有著實現的可能性,要讓內審人員能夠通過自身的努力來達成目標,以此來實現對內審人員的激勵作用;第三,建立的目標不要過于復雜,要能夠切實進行操作,每一個內審人員都能夠了解自身的目標是什么以及自己應當為目標的實現而付出什么樣的努力;第四,金融機構內部要針對不同內審人員的目標及時進行總結,讓內審人員明確當前取得的工作成績與制定目標之間的差距,以此來調整內審人員的心態(tài),激勵內審人員努力完成目標。
(四)績效考核。
1.建立公平的考核環(huán)境。
考核的公平性是實現績效考核激勵作用的關鍵,首先,績效考核的流程以及考核內容要保證公平,嚴禁弄虛作假的行為出現;第二,金融機構內部要積極營造公平的氛圍,制定相關考核辦法的時候要積極交流溝通,爭取全體員工都能夠對績效考核達成共識,以此來保證激勵作用的有效性。
2.引入競爭機制。
競爭機制的引入有利于激勵員工不斷進取,對于金融機構內審人員來說,應當建立競爭機制,引導內審人員之間進行良性的競爭,樹立起審計人員內部的競爭意識,通過內審人員之間的相互促進來實現激勵作用。
3.以制度為基礎。
首先,建立的績效考核機制應當以相關制度為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績效考核的執(zhí)行力,才能夠讓金融機構內部審計人員將績效考核積極重視起來,從而發(fā)揮績效考核的激勵作用;第二,績效考核中應當建立科學的指標體系,指標本身的內容、標度等的制定要有著一定的科學根據,同時績效考核指標的制定要符合金融機構內審部門的特點,保證內部審計人員積極參與到指標體系的建立過程中,提升指標體系建立的權威性,以此來充分發(fā)揮績效考核的激勵作用。
4.合理的激勵和約束。
金融機構應當根據自身審計工作的特點制定一套考核標準,例如職業(yè)道德考核、審計風險管理、審計效果考核、工作效率考核等,對內審人員進行定期的評比與考核,根據考核結果,對于成績顯著的內審人員進行物質上及精神上的獎勵;而對于在審計工作中有違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和審計程序的內審人員則應當給予適當的處罰,通過合理的激勵與約束達到內審人員的激勵作用。
(五)對審計工作進行再設計。
金融機構的內部審計工作十分復雜,專業(yè)性較強,這就對內審人員的知識層次提出了更高要求,內審人員只有具備多元化、復合型的知識和能力才能夠對復雜的金融機構經濟問題進行準確的把握和判斷,而復雜的審計工作本身也能夠對審計人員產生一定的激勵作用。審計工作再設計指的是對內審人員的審計工作進行重新設計或增加工作任務,讓內部審計人員個體在進行審計工作的過程中能夠產生一種挑戰(zhàn)力,并且能夠在挑戰(zhàn)的過程中享受到樂趣和成就感。例如內部審計工作中的工作轉換、工作豐富等都屬于工作再設計。以工作轉換為例,內審人員在工作轉換的過程中能夠實現崗位的調換,不僅避免了在長期崗位上的厭煩心理,同時能夠通過崗位的調整來激發(fā)內審人員的工作興趣;再例如內部審計工作的擴大能夠豐富內審人員的工作內容,對于與之前工作有著一定相關性的內審工作,內審人員能夠高效的完成,從而提升了審計效率。
(六)適當授權,激發(fā)潛能。
在金融機構內部審計工作中要適當授權給內審人員,使其內心產生對審計工作的責任感,能夠主動行使自己的權利,加強對工作的參與。通過加強內審人員的責任感,能夠充分調動內審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此外,在進行審計工作分配的過程中要根據不同審計人員的能力適當增加工作的難度,這樣在完成工作時會在審計人員心中形成成就感,以此來對內審人員進行激勵。
綜上所述,本文簡要分析了金融機構內部審計以及金融機構內審人員激勵機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完善金融機構內審人員激勵機制的主要對策,旨在進一步提升金融機構內審人員的工作效率、工作積極性以及審計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金融機構內部審計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肖文玲.我國國有商業(yè)銀行總分行激勵約束機制研究[D].山東大學,2010.
[2]張明,楊輝.如何建立審計人員激勵機制[J].中國審計,2010,(6):39-40.
(作者單位:江西省農村信用聯(lián)社贛南區(qū)域審計中心、尋烏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