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晨宇
摘 要:進入21世紀以后,我國的經濟快速發展,審計環境較之以往發生很大變化,經濟業務也日益復雜,這使企業舞弊進行財務數據造假的事件不斷的爆發,尤其是管理上的舞弊也越來越多。在這種環境下,以前傳統的審計模式不能有效的控制舞弊現象的發生,大量審計失敗案例不斷的被新聞曝光,會計師的專業能力,獨立性以及信譽度受到大眾的懷疑。社會環境的變化,給審計環境也帶來了很大的波動,對舞弊審計也帶來了難度提高、工作量增加的影響,相應的審計模式和方法、流程等都需要進行變革。本文首先概述了對舞弊及舞弊審計的理論,論述了審計環境的新變化,分析了審計環境變化對舞弊審計的影響,最后提出了舞弊審計對環境變化產生影響的對策。
關鍵詞:審計環境;舞弊審計;挑戰
一、對舞弊及舞弊審計的理論概述
1.相關定義
(1)舞弊的定義
舞弊是個比較廣泛的法律概念,企業經營中的舞弊行為不僅能使財務報告出現信息失真問題,還會導致企業戰略和制度執行發生偏差等危害,進而損害企業經營效益。但舞弊與差錯二者之間存在著根本區別:差錯所造成會計財務報告的行為是無意的,而舞弊則是有意造成會計財務報告的差錯。我國發布的關于審計的準則中有明確說明:“舞弊是指被審計單位的管理層、治理層或是員工用欺騙的方式獲取不當或是非法利益的故意行為”。因此,審計人員在審計時要關注財務報表舞弊和侵占資產舞弊。
(2)舞弊審計的定義
舞弊審計是指審計人員始終堅守職業的謹慎原則,是在充分的預測和分析之后,確定舞弊行為已經、正在或者將要發生,從而進行的以揭露為目標的審計。這種審計,是針對被審計單位的舞弊行為,因此,舞弊審計不僅是對舞弊行為發生之后的審計調查,還包括針對舞弊正在或將要發生的防范和監管活動。與常規審計相比,舞弊審計具有以下特點:它是一種發現性的活動,具有重要性、隨機性、廣泛性和風險性。
2.舞弊審計的目標及方法
(1)舞弊審計目標
舞弊審計的目標是調查與揭露那些故意歪曲的記錄以及非法占有資產的舞弊行為,確定舞弊損失的金額及問題的影響范圍,以保證企業戰略得到有效的貫徹落實,保障企業內部控制能夠規范的實施,保障企業財務信息的客觀性、相關性和準確性,也保障企業資產的完整,經營管理能夠按照規范科學的制度來實施。
(2)舞弊審計方法
舞弊審計是通過執行風險評估、分析性程序、與被審計單位管理人員及各層次員工開展座談討論并就相關問題進行問詢等審計程序對存在舞弊可能性及時發現并對舞弊是否給財務報表造成重大錯報進行清查,力求在揭示管理舞弊、降低重大錯報風險方面有所作為,并圍繞這一目標開展風險分析、評估與應對的審計程序,體現一種風險意識而非利益意識。審計人員必須對可能的違法違規行為的線索保持警惕,對于可能存在的違法違規行為,審計人員應予以嚴格審查,包括:對這些行為存在的可能性、已有的控制和監督、以及對全面的控制環境進行評估。
二、審計環境的新變化
1.審計責任的變化
根據受托責任理論,審計是隨著受托責任的產生而產生并隨之發展而發展。在受托責任明確之后,從客觀上就存在著委托人需要對受托人進行監督。為了減少受托人從自身利益出發對財務報表進行偽造、降低管理層發生舞弊的可能性,委托人更多地依賴于審計。
2.審計手段的變化
隨著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的普及和廣泛應用,信息處理方式發生了新的變化,通過計算機網絡,審計在處理相關信息時的手段更加多樣、靈活,同時使審計能夠觸及更廣闊的空間。傳統的手工會計在計算機的網絡系統的快速發展條件下出現了許多新的問題,這大大增加了錯誤和舞弊的風險,因此就需要加大對這方面問題進行審計和監督。
3.審計內容的變化
在企業的經營發展過程中,知識、信息和人力資源等無形資產的作用不斷增加,信息使用者對無形資產的價值、是否足夠先進、對企業發展是否十分重要等會十分關注,而且信息使用者出于對企業整體效益的考慮要求更了解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信息,因此審計開始涉及到更廣領域,而不僅僅是針對財務活動方面。
三、審計環境變化對舞弊審計的影響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審計環境的變化,審計工作的難度也隨之增加,舞弊審計要想應對審計環境所帶來的挑戰,就要時刻保持警醒和懷疑的態度。那么環境變化對舞弊審計都有哪些方面的影響就值得我們去研究。
1.審計環境變化對舞弊審計的影響
(1)審計環境的變化直接影響了審計的獨立性
舞弊審計是一個不受任何組織影響的獨立性工作。這樣可以發揮其自身的巨大作用。在整個審計過程中,舞弊審計對各個方面進行有效的監督。對審計工作中的舞弊行為采取具體的分析。從而預防了舞弊現象的發生。但由于審計環境不斷發生變化,審計人員的工作內容也隨之加大,在審計過程中需要的信息也越來越多。此時,審計人員要想得到更多的資料就需要到當地的工商、稅務等管理部門去獲得資料,這樣,舞弊審計的獨立性就由此被破壞了。舞弊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深大程度上要依賴當地的工商、稅務等管理部門,使舞弊審計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制約。
(2)審計環境變化對舞弊審計目標也有一定的影響
最初舞弊審計側重于審查財務報告和被審計單位的管理層是否存在舞弊行為來保障財務報告的真實性,因此舞弊審計工作的開展相對比較簡單。但是在審計環境發生變化的情況下,企業和社會發展各個方面的經濟內容逐漸增多,并且更加復雜,導致舞弊審計工作的開展十分困難,最初的舞弊審計目標已經無法適應舞弊審計發展的需要,舞弊審計目標不僅局限于保障財務信息準確和杜絕管理層舞弊,還要將目標擴展為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從源頭上防止舞弊問題產生,完善企業各項經營制度以最大化的降低舞弊行為帶來的負面影響。
(3)環境的變化對舞弊審計對象有著直接影響
經濟發展快,審計環境不斷的變化,要進行舞弊審計的單位也是逐年上升,審計對象也由原來的簡單化發展到復雜化,在審計環境不斷變化的同時,舞弊審計的對象也越來越不清晰。技術的不斷改進,使財務信息的載體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現在財務信息的載體多數為磁質媒介。這樣一來,舞弊審計人員想要獲得財務信息載體就變得難以捉摸。
(4)審計環境的變化要求審計人員素質更高
隨著信息互聯網技術的高速發展,舞弊審計工作也引進了先進的高科技技術手段。這就要求舞弊審計的工作人員要熟練掌握多種審計信息技術,并能熟練應用計算機,嚴格把控各項業務和管理活動,能夠獨立評估財務報告并做到精準的分析。不僅如此,舞弊審計人員還要有很強的溝通能力,并且擁有良好的職業判斷能力。這樣才能在審計環境變化中更快更好的適應,并且在實際工作中發揮出作用。
2.舞弊審計遇到的挑戰
(1)審計角色定位亟待轉變
在審計發展初期,審計主要是滿足委托人對受托人的經濟監督,以維護委托人的利益。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審計注重的是對財務報表的真實性、公允性發表審計意見,審計開始有了“看門人”的角色。近年來不斷發生的因經營失敗或者管理層舞弊破產倒閉的事件中,僅對既成事實和審計中發現的已經發生的問題出具審計意見,而不是從舞弊行為的源頭來作為審計工作入手點,越來越無法滿足企業外部相關利益方的需要,引起了其的不滿,因此審計角色要重新定位,向優化財務報表信息,降低信息風險而有利于報表使用者更好做出決策的方向發展。
(2)審計范圍越來越廣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隨之而來的舞弊事件也不斷的出現,企業和社會開始越來越多地關注審計工作,受此影響,舞弊審計就不能僅對已經發生的舞弊問題即事后問題進行審計,而應將審計范圍擴展到事前問題,更加側重于預防無論是內部審計還是外部審計,都不僅僅局限于對既成事實(包括財務信息的準確程度、企業內控制度的規范程度、被審計對象的已發生舞弊案件等等)發表意見,而是要對企業內部治理、內部控制、風險管理等經營管理方面進行審計,以發表風險導向的審計意見,以達到預防性審計作用。
(3)審計風險不斷增加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普及,計算機技術的廣泛應用,導致舞弊的手段更加高明、隱蔽,審計人員如果不精通計算機技術,就會帶來風險。同時大量使用抽樣方法也增加了審計風險,審計人員過于依賴抽樣審計,可能會遺漏重要的事項,這給審計人員出具不正確審計意見帶來了隱患。此外審計范圍的增加也帶來了審計風險,很多新出現審計領域審計人員未曾接觸過,這些領域的復雜性大大增加了審計人員的風險。
四、舞弊審計對環境變化產生影響的對策
1.創新審計目標
隨著審計環境發生了新的變化,審計目標也應進行相應調整。在新的審計環境中不僅需要對財務報表的公允性、真實性出具審計意見外,還需要對審計客體的風險性(例如被審計對象的內部治理是否規范、內部控制是否科學規范、風險管理是否規范等)、可持續性、公司治理的有效性、無形資產的效益性等大量的非會計信息以及企業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的情況進行評價。
2.轉變審計方法、手段及視野
在審計方法上從傳統的監督審計轉向現在的風險導向審計,以適應審計環境的變化,保護審計人員的權益。充分利用快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在處理審計問題時更加迅速、準確。同時加速新型審計軟件的開發、應用,減輕審計人員的工作量。審計人員的視野不能僅僅局限于某個方面,而應站在全局的角度,對被審計單位有一個全方位的認識,并以此來開展審計工作。
3.提高審計人員的工作能力,切實提高審計質量
舞弊審計對于審計實施人員的業務素質和技能水平要求更高,不僅僅要具備財務和審計知識,還要懂得管理、內部控制、風險防控、信息技術等方面的知識,甚至對被審計對象所處行業的背景、業務知識也要有所了解。這樣才能做好從源頭上防范舞弊問題出現的審計工作,所以審計人員應不斷提高自身素質,提升業務水平,揭示管理舞弊、降低重大錯報風險,從根本上提高審計質量,以此取得社會公眾的信任,只要審計報告能夠對財務報表使用者提供更多幫助,使其免受損失,那么財務報表使用者也將給予審計人員更多的回饋,同時也會給審計職業創造一個良性互動的環境。
4.加強舞弊審計制度的建立與健全
審計環境的變化,使舞弊審計工作的內容日漸增長,加上市場經濟的發展,加大了舞弊審計工作的難度。針對現有情況,如果想控制好舞弊行為,就要加大審計的力度,并把舞弊審的制度建立健全。規范好舞弊的審計行為,對舞弊的審計人員要嚴格要求,按章辦事,并且對其進行法律保護,對舞弊審計人員的工作更加明確其獨立性,注重社會監管力度。
五、結論
舞弊審計人員面對審計環境變化帶來的挑戰,舞弊審計人員要想順利開展工作,就要在日常的舞弊審計工作中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對任何事物或人物的質疑態度,對發現舞弊所產生的原因要認真仔細的分析,對舞弊產生的環境因素進行排察,只有這樣才能對舞弊事件進行有效的控制。不僅如此,社會也要對舞弊審計進行監管,提高審計人員的社會公信力,這樣,才能讓審計部門在社會和民眾心中有好的形象。對審計人員要定期組織專業培訓,提升舞弊審計人員的職業道德,推動舞弊審計工作的全面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葉雪芳.舞弊審計[M].經濟出版社,2011.
[2]劉開城.淺談內部舞弊審計[J].審計視角,2013.
[3]林曉萍.淺談審計環境[J].管理觀察,2013.
[4]王海燕.論舞弊行為的審計策略.財會通訊(學術版),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