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解加杠桿:可以借錢買房,不能借錢“吃飯”
3月7日,財政部部長樓繼偉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記者會上,就提高赤字率、防范債務風險等財政熱點進行了解答。他表示,國務院提交的預算報告規定今年的赤字率為3%,比去年實際赤字率提高0.6個百分點。擴大赤字就是政府“加杠桿”,從而支持全社會通過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等“降杠桿”。只要全社會的杠桿能夠逐步降下來,政府的杠桿也可以逐步釋放。
樓繼偉強調,擴增的赤字要保重點支出,要優化支出結構,按照可持續、?;驹瓌t安排好民生支出,嚴控甚至壓減“三公”經費增長。相應提高均衡性轉移支付支出,給地方更多自主可支配的財力。按照脫貧目標增加扶貧支出、老少邊窮地區的轉移支付。
對于外界關注的政府債務空間問題,樓繼偉說,目前我國政府債務約占GDP比重40%,在可比國家中是較低的。未來還有一定的發債空間,關鍵要把債務空間利用好,重點支持供給側的結構性改革,增強經濟活力。不能把赤字空間都用在基本支出上、一般公共支出上,要保持“黃金原則”,把債務用于資產。他打比方說,“吃飯”靠借錢不行,“吃飯”要靠發工資,借錢可以買房子,用今后的工資收入來還它,按揭是可以的。
提到如何防范政府債務風險,樓繼偉表示,中央政府債務問題不大,還有繼續發債的余地。關鍵要防止地方政府在《預算法》規定之外出現新的債務口子,各級財政將加大力度規范管理。
定調財稅改革:今年完成“營改增” 個稅綜合與分類相結合
關于財稅改革的熱點“營改增”,樓繼偉表示,政府工作報告明確了5月1日全面實施“營改增”,將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一攬子納入“營改增”時間表,今年一定要完成“營改增”。
樓繼偉強調,打通增值稅抵扣鏈條,在每個環節增值征稅,非常有利于支持服務業的發展和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特別是有利于研發、物流、保險等為制造業服務的生產性服務業的發展,這個方向必須堅持。同時指出,“營改增”情況復雜,剩下的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一攬子納入改革則是最大的難點?!盃I改增”可以做到行業不增負,但是不能保證每一個企業在實行“營改增”最后一個環節的時候不增負。
此外,樓繼偉表示,“營改增”以后,中央和地方收入都要減少,需要考慮在維持目前中央和地方總的財力分配格局不變的情況下,安排一個過渡性的中央地方收入劃分辦法,解決地方收入減少的問題。
在民眾關心的個稅改革方面,對于是否提高個稅起征點的問題,樓繼偉表示,簡單地提高起征點是不公平的。我國實行的是分項征收的個人所得稅,只是對工薪所得有一個基本費用減除標準。這種“一刀切”的稅制,一方面缺少對納稅人家庭負擔輕重、家庭支出的考慮,另一方面缺少動態管理,沒有與物價指數、平均工資水平的上升實行掛鉤。因此,在工薪所得項下持續提高減除標準不是一個正確方向。
樓繼偉稱,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等有關部門一起研究制訂了一個綜合和分類相結合的個稅改革方案,現在已經提交國務院了,今年將提交全國人大審議。但是,改革復雜在執行,方案的具體落地時間仍需期待,將根據條件分步實施,先做一些比較簡單的部分,再隨著信息系統、征管條件和國民習慣的建立,逐漸把它完善化。
求是建言:《勞動合同法》對企業保護不足
在解答“財政工作與財稅改革”相關問題時,樓繼偉直擊現行《勞動合同法》的弊端,稱現行的《勞動合同法》對企業和雇員的保護程度是不平衡的,本意是保護勞動者,但可能最終損害了一些勞動者的利益。
樓繼偉表示,現行《勞動合同法》對在職職工保護較多。一方面,職工可以提前一個月不說明原因辭職,會影響企業對員工技能培訓的投入,造成中高級人才的短缺;另一方面,如果一個職工工作不努力,企業很難對其解雇,“位置只能被占著,對新入職的職工就會形成歧視”?!秳趧雍贤ā吩谄髽I方面和雇員方面保護程度的不平衡,導致未能激勵企業對職工進行企業培訓、為勞動者提供就業機會,成為造成技能人才短缺和薪酬過快上漲的誘因。
此外,樓繼偉指出,現行的《勞動合同法》是以標準工時制為基礎的,不適合靈活用工。對于外向型的、以加工貿易為主的企業,在沒有訂單的時期會比較為難。同時,薪酬的過快上漲可能造成企業成本上升,使企業遷至其他國家,最終減少勞動者就業機會,損害的還是勞動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