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佳莉
(白城市行政學院,吉林 白城 137000)
服務型政府與公務員激勵機制研究
史佳莉
(白城市行政學院,吉林白城137000)
[摘要]提高政府部門工作效率,建立服務型政府是近年來學術界關注的重要課題。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最終是由作為權力行使者的績效表現出來,為此,政府部門必須通過構建合理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來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進而提高績效。文章主要通過對我國公務員激勵機制現存問題進行分析,提出完善這一制度的若干對策。
[關鍵詞]公務員;激勵機制;薪酬制度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4.069
1公務員激勵機制概述
公務員激勵機制是在傳統干部人事制度基礎上,一步一步發展過來的,政府為了引導規范公務員的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避免公務員的產生不積極的觀念和行為。目的是在政府的倡導下,在依照機制制度的規范內容,將行政資源分配給國家公務員或行政組織,一起努力以實現共同的行政目標。
公務員激勵機制中涉及到的公務員的激勵問題是主要處理問題,也是法制建設的重要一部分,機制基礎是以人為本的理論,并在公務員的管理活動中追求人性化,以調動人員工作的積極性為目的,提高工作效率及工作效能。其中,在涉及到的相關公務員法中,也明確說明公務員的激勵也在公務員的管理內容中是貫穿于整個管理制度的靈魂準繩,是衡量公務員制度是否規正前進的準則。
2我國基層公務員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及成因
2.1我國基層公務員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
(1)激勵手段單一,結構不合理。從目前激勵機制的內容來看,公務員激勵方法主要是增加工作及工作獎勵制度,但經過這么長的時間檢驗,工資績效已經不再行之有效了。而且仔細鉆研績效獎勵制度的缺陷所在,發現公務員的工資結構比例出現上下不協調,主要包括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基礎工資和工齡工資,還包括獎金、津貼等,而公務員構成比例很不協調,呈現金字塔形式,而以此為基準構成的工資制度,出現的后果是在崗人員對收到的工資不滿意,普遍反映工資薪酬不協調。而且不能夠傳達出各種崗位公務員的業績和工作份數,使得激勵機制沒有展現出應有的功能及作用。
(2)精神激勵常常流于形式。公務員的精神激勵在我國一直都是非常重視的,而且公務員一直處于為人民服務的地位,他們講的更多的是奉獻,不能夠追求自己的利益。這種人性假設是不科學的,它否認了公務員是一個獨立的個體,這種政治教育脫離了實際,時間一長,這種激勵就會失去作用,這種精神激勵極易產生負面影響。
(3)競爭激勵存在諸多不足。我國政府部門在選拔干部的過程中存在不正當競爭的問題,大部分是先決定人選,再對人選進行考核,干部考核只是一個表面形式。在用人問題上是從個人的利益出發,選拔對自己有利的人,而不考慮國家以及人民的利益。在競爭上崗的時候,也沒有明確的規定,不明確什么崗位什么人可以出來競爭,有太多的約束,操作也非常不規范。
(4)負激勵操作不規范。負激勵主要針對公務員中出現工作錯誤,違章犯法的行為,禁止出現并對其做出相應的處罰措施,規正犯忌的公務員的錯亂行為,直至走到正確的道路,并鼓勵使用正確的行事手段。如公務員行為出現與標準不一致,與規范操作不一致的問題,以負激勵為基礎,規正公務員行徑。
2.2我國公務員激勵機制問題的成因
(1)"以人為本"思想缺乏,人力資源管理理念薄弱。公務員激勵機制是在傳統制度上發展下來的,其中涵蓋了大量老的舊的行使制度,而現代社會更需要人文主義關懷,以人為本是現階段的主題思想,但在激勵制度中正缺乏社會需要的,使得管理理念不能順暢行使。在激勵制度中,以處理事情為前提,極易忽略人的積極因素,不注重員工潛能的開發,沒有對員工進行持續的培養。在此同時,它只注重物質的獎懲,忽視了人才是管理中最基本的要素。
(2)尚未建立健全優秀的行政文化。眾所周知,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得以生存和發展的基本,行政組織的文化也在實現民主行政、提高行政效率中起著極大的作用。在我國,公務員對政府缺少認同感,沒有把自己放在主人翁的位置上,在工作中沒有動力和積極性,部門之間出現相互推托責任的問題,工作態度極其惡劣,以至于工作中沒有創新性。
(3)晉升制度、考核制度不完善。我國現在的公務員職務晉升制度還不鍵全,容易在用人問題上產生腐敗,極大的打擊了人才公務員的積極性。在公務員職務晉升地工作中,資歷主義泛濫,浪費人才的現象嚴重。而且,公務員職務的晉升還有一個非常必要的前提條件,那就是有職位的空缺。由于這種種原因,使得公務員的期望超出了現實,給公務員晉升制度激勵功能產生了消極的影響。
(4)溝通反饋渠道不暢通。我國政府的層次比較多,上下級之間的溝通比較少,而且彼此見面的機會也比較少,所以在工作中的一些問題得不到及時的解決,造成了公務員情緒的不滿,進而降低了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溝通的缺乏使領導難以了解基層公務員的一些情況,在管理上也沒有辦法完全落實。
3完善我國基層公務員激勵機制的對策
3.1優化公務員選拔和任用機制
公務員選撥一直在隨著社會的需求一步步改進,并不斷健全,其主要完善方法為:
第一,在制定激勵制度時,要遵循法規及相關規章制度,做到有法必依,有章必循。使得激勵制度更加規范化,也響應了國家的法制和國家的號召,并把民主與法制嚴格結合起來。以黨的組織思路為根本,領導班子做好實際工作的調查和研究,改革和完善干部選拔制度,推廣及完善干部競爭選撥制度,主要針對干部的選撥與監管做出重要的決策,把激勵制度做到響應國家法制的同時,也要緊貼社會時代腳步的發展與人文的需要。
第二,整合公務員整體結構,根據社會需要及工作的需要,優化公務員結構,并以提高公務員素質為目的,開展各種培養及干部學習工作;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從上到下選拔優秀人才,再分配到相應的位置當中。根據社會的需求,公務員年齡逐漸向年輕化發展,并正確使用各個年齡段的公務員,并以獎勵制度引進多方面人才,把公務員的整體結構做到優化整型,訓練有素,恰到好處。
第三,對于領導干部來說,要以身作則,在新常態下,要管好權力,用好權力,要充分認識到公務員激勵機制是在傳統制度上發展下來的,要敬畏老的制度,同時不忘創新機制,把人文主義關懷的精神牢記于心,,以人為本是現階段的主題思想,要在激勵制度中體現社會需要的、使得管理理念順暢行使。在激勵制度中,以處理事情為前提,不能忽略人的積極因素,員工潛能的開發,沒有對職工的培養,就沒有今后的發展。
3.2建立科學的公務員考核體系
(1)完善基層公務員考核機制。我國應完善基層公務中的考核制度,增加基層公務員的考核種類,實行基層公務員考核責任制。還應制定基層公務員的考核標準,另外,我國還應該明確同一層次公務員的分級考核,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考核方法。
(2)加強基層公務員監督機制。目前我國的法制水平較低,對公務員的監督機制也比較弱。所以我國應健全政務公開制度,做到信息公開化,增強監督力度,防止權力的濫用;其次黨政軍應健全社會輿論監督機制,充分利用媒體在監督上的積極作用。
3.3完善公務員的薪酬制度
對于公務員的薪酬制度,我國實行統一的工資政策、工資制度和工資標準,為了進一步完善公務員的薪酬制度,結合了我國當前的公務員結構,存在著區域及人文的不一致性,所以,隨著社會進步的步伐,以實際情況優化每一個層級的公務員的薪酬分配。其中主要優化為,增加相應的津貼獎懲制度,為了完整崗位的差異,制定針對各個崗位的薪酬計劃。
公務員作為我國建設國家的一分子,活躍了社會,服務了人民。規范公務員激勵機制,也是為了促進社會的進步,激發公務員的潛能,通過以上各種有針對性和有效的激勵機制,才能真正使廣大公務員更好履行公務員的職責,更好地為國家服務、為廣大人民群眾服務,才能更好地實踐“三個代表”。
參考文獻:
[1]梁裕楷,袁兆億,陳天祥.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M].中山:中山大學出版社1999:9.
[2]劉正周.管理激勵[M].上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1998:91.
[3]邰國慶.淺談激勵機制[J]. 經濟師,2000(11):137.
[4]李和中.發展中國家公務員制度與中國公務員制度創新[J].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02(3).
[5]李宏,杜學忠.組織行為學[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