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品
貴航集團三0二醫院 貴州安順 561000
老年病人壓瘡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
張品
貴航集團三0二醫院 貴州安順 561000
目的:探討老年人內科疾病發生壓瘡的危險因素并提出護理措施,分析臨床有效性。方法:選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內科患者9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5例。對照組患者在進治療后給予臨床常規護理內容,觀察組患者在分析老年病患壓瘡危險因素后,給予臨床對應護理內容,比較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的壓瘡發生率 4.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3.3%,且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的患者治療滿意率8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滿意率55.6%,且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有效的護理可以明顯的減少降低壓瘡的發生率,大大的提高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老年病患;壓瘡;危險因素;臨床護理;
近年來,老年人群疾病的患者明顯增多,其中高血壓、心血管病等內科內科發生率尤為高,由于老年人自身特點導致其治療以住院為主,嚴重影響患者日常活動,加之老年人自身動靜脈循環較差[1],導致肢體缺乏充足的營養和血供,使得血栓壓瘡等并發癥的產生。因此合適的疾病護理對改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以及治療質量具有重要作用[2]。本次研究主要探討術后護理對降低患者壓瘡發病率的作用以及效果,先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此次研究選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老年內科患者90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5例。其中觀察組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齡在59~76歲,平均年齡為64.6±5.1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在61~75歲,平均年齡為65.0±4.9歲。兩組在年齡、性別、疾病情況等一般數據無明顯差異,及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收治所有患者均為住院治療,根據患者自身情況給予患者對癥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臨床常規護理,包括治療時護理,給藥護理等。治療組患者給予壓瘡對癥護理對策,詳細內容如下:
①為避免患者的局部組織長期受到壓迫。主要采取的措施為間隔一段時間給患者翻身。臨床長期經驗表明這是防止壓瘡發生的有效方法,可以間歇性的減少局部組織的壓迫感。護理人員應了解這一重要性,并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如水腫嚴重等病情危急的患者應增加翻身次數。翻身時要注意動作溫柔,嚴禁拖、拉、拽等,受壓局部組織應用保護膜保護,防止皮膚損傷。此外,還要注意減少摩擦。一般情況下,護理人員應當注意床抬高的角度減小,最好不超過 30°[4]。以及減少抬高時間,最好控制在 30分鐘內。還可以使用防壓瘡氣墊褥。其通過不斷地交替放氣充氣從而改變受力點,減少某一局部組織所受壓力以及受壓時間,可以有有效的降低壓瘡的發生率。
②注意保持患者皮膚干凈干燥。當受壓組織皮膚受到汗液以及尿液的浸濕后,其彈性以及抵抗力減弱,更容易發生壓瘡。所以護理人員應注意患者皮膚的清潔,早晚應用干凈溫水給患者皮膚清洗。對于容易出汗的部位如腹股溝、腋窩等應有毛巾不定時擦拭,對行動不便的患者應及時清理大小便以及其他分泌物、注意溫水清洗及時更衣。
③保持床褥的整潔、平整、干燥。醫護人員應常晾曬被褥,污染或潮濕后應及時更換新的床褥,并注意患者臥姿是否舒服。
④注意加強患者營養并注意營養的均衡。多數老年患者食欲不佳,而營養是影響壓瘡發生的重要因素。所以護理人員應根據每位患者的不同病情給予相應的食物。注意高蛋白、高能量鼓勵患者多吃有營養的膳食,并建立良好地環境促進患者進食[5]。
⑤對患者進行正確的健康知識指導。護理人員應當根據患者具體的文化程度、年齡以及疾病情況給予不同的健康知識教育。主要包括壓瘡的形成、危害以及注意事項。重視自身皮膚干燥整潔,保證足夠的營養,鼓勵戒煙。教導患者家屬翻身以及大小便器的使用方法。同時給予一定的心里撫慰,耐心的為患者解疑答惑,取得患者的信任以及配合。讓患者保持積極的心態面對,從而最大可能的預防壓瘡等并發癥的發生。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壓瘡發生率以及對治療的滿意情況等指標。其中滿意情況評估是患者填寫滿調查表,主要分為不滿意、一般滿意、滿意、非常滿意四個選項。
1.4 數據統計學處理
本次研究中所獲得的數據主要采用 SPSS19.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其中用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時表示存在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壓瘡發生率 4.5%(2/4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 13.3 %(6/45),且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的患者治療滿意率86.7%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滿意率55.6%,且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詳細見表1。

組別 壓瘡發生率 滿意度%對照組(n=45) 13.3%(6/45) 25(55.6)觀察組(n=45) 4.5%(2/45) 39(86.7)χ2 4.69 5.16 P值 <0.05 <0.05
臨床上老年內科疾病種類較多,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其治療和相關護理措施一直是臨床研究的重點和難點[3]。老年患者由于自身生理特點以及治療措施等因素,多采取住院臥床治療,給患者的日常生活帶來眾多不便,部分患者由于自身體液循環特點常發生壓瘡等并發癥,給患者帶來進一步的生理傷害。因此應主要對患者進行適當的治療時護理,減輕患者的壓瘡發生率,提高治療質量以及患者滿意率。
降低壓瘡的發生率主要應當注意消除發生的危險因素,積極、系統地評估多種的危險因素,提高護理人員對壓瘡認識;了解術后患者可能發生壓瘡的主要原因,針對每個不同患者地進行重點的護理,采用綜合護理措施,從而有效防止壓瘡的發生。在此過程中,護理人員應當配合醫師執行醫囑,此外還要發揮主觀的能動性,給予患者可行的身體鍛煉等指導。在本次研究調查中,觀察組的術后壓瘡發生率4.45%(2/45)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3.34 %(6/45),且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的患者治療滿意率81.5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滿意率53.26%,且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有效的護理可以明顯的減少患者的疼痛,降低壓瘡的發生率,大大的提高患者對治療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王焱.老年股頸骨折后預防壓瘡的護理體會[J].甘肅中醫,2010,23(5):53-54.
[2]郭玉梅,周麗霞,王蕊等.老年股骨頸骨折循證護理預防壓瘡的應用體會[J].中國醫藥導報,2009,6(30):90-91.
[3]王曉慶,張玉蓮,羅存珍等.持續質量控制在預防老年股骨骨折患者壓瘡中的作用[J].上海護理,2013,13(4):34-36.
[4]魏嵐.老年股骨近端骨折患者壓瘡預防護理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2,18(6):148-149.
[5]王秀珊,臧琳,朱秀云等.老年髖關節骨折壓瘡的防范護理[J].醫學信息,2014,15(36):235-235,236.
R473
A
1672-5018(2016)11-1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