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花
甘肅省金塔縣城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735300
孕期保健指導對妊娠結局的影響觀察
張麗花
甘肅省金塔縣城關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735300
目的探討孕期保健的主要內容與方法,觀察孕期保健對妊娠結局的影響,為實踐工作提供參考和指導。方法選取2015年受孕的136例孕婦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劃分為孕期保健指導組和對照組,兩組人數均等各68例。對孕期保健指導組實施科學、全面的孕期保健指導,對對照組不做孕期保健指導干預,對比兩組妊娠結局。結果孕期保健指導組的剖宮產率、產后出血率以及早產、新生兒窒息、巨大兒的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孕期婦女實施科學、全面的孕期保健指導,可以從降低剖宮產率、產后出血率及早產、新生兒窒息、巨大兒的發生率方面,改善妊娠結局,所以面對即將到來的二孩生育高峰,我們應當加強孕期保健指導的推廣、實踐。
孕期保健;妊娠結局;影響
懷孕是一家人的喜事、大事,任何家庭都非常的重視,而且會對孕婦采取一些相關的保護、保健措施,但由于普通社會家庭欠缺相關的科學認識和專業知識,所以對孕婦的孕期保健往往不能做得足夠好,難以真正取得良好的作用,在改善妊娠結局方面效果并不明顯。作者所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通過對68例孕婦實施科學、全面的孕期保健指導,在改善其妊娠結局方面取得了較為顯著的作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基本資料
從社區2015年期間受孕的孕婦中篩選136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孕婦均為單胎頭位,無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炎或是其他系統性疾病病史,且無吸煙、飲酒等生活習慣,認知功能、精神意識完全正常。分設孕期保健指導組和對照組,每組隨機分配孕婦68例,分組后孕期保健指導組最小年齡22歲,最大年齡38歲,平均(28.57±3.62)歲,其中23例為經產婦,45例為初產婦。對照組最小年齡22歲,最大年齡37歲,平均(28.42±3.37)歲,其中21例為經產婦,47例為初產婦。兩組孕婦各項資料基本保持一致(P>0.05),可比性充分。
1.2 方法
對對照組不做孕期保健指導干預,對孕期保健指導組實施科學、全面的孕期保健指導,其主要的方法與內容如下:
1.2.1 心理輔導
與孕婦進行溝通交流,幫助他們適應孕前、孕后的生活及角色變化,讓她們從心理上做好成為媽媽的準備工作,消除她們不必要的擔憂、顧慮,尤其是對于初產婦要安撫好她們緊張、恐懼的情緒。告知孕婦保持良好心理狀態對于胎兒生長發育的重要性,并教會他們如何調節自身心理情緒。
1.2.2 健康教育
對孕婦進行必要的孕期健康教育,告知她們在孕期可能出現的各種生理反應、生理變化,哪些是正常的哪些是不正常的,如果有異常情況出現,要立即就醫。向孕婦及其家屬發放孕期保健手冊,口頭強調孕婦生活中應當注意的各種重要細節,如慎用藥物和作用不明的營養品、避免負重、嚴格控制性生活等等。
1.2.3 運動指導
幫助孕婦制定合理的運動鍛煉計劃,正常情況下一定要避免久坐、久臥,運動項目可以是散步、低強度有氧操、伸展運動等,具體可根據孕婦的喜好而定,但切忌運動強度、幅度過大。同時要控制好運動量,并囑孕婦家屬隨同做好保護工作。
1.2.4 飲食指導
孕婦的飲食一定要做到均衡合理,不能吃得過于油膩,葷、素、水果及其他食物都要進食。尤其要注意葉酸的服用,以防止巨幼細胞性貧血、胎兒神經管畸形。要堅持少吃多餐的基本原則,多食用優質蛋白和維生素,鐵、維生素A、維生素D、鈣等微量元素的攝入,最好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1.2.5 胎兒監護
指導孕婦及其家屬做好胎兒的監護工作,采取系統性的方法掌握了解胎兒的發育情況,如B超、四維彩超、唐氏篩查、羊水穿刺、無創DNA等等,嚴密監測孕婦的腹圍、宮底高度、血壓等指標,為相關的臨床工作提供參考依據。
1.3 觀察指標
分別對兩組孕婦的最終妊娠結局進行觀察,觀察內容包括剖宮產率、產后出血率及早產、新生兒窒息、巨大兒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安排專門的工作人員對孕婦進行跟蹤觀察,對相關的觀察數據進行客觀、準確的記錄,然后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對觀察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 X2進行檢驗,P<0.05表示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示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觀察發現,孕期保健指導組陰道分娩51例,剖宮產17例,5例發生產后出血,剖宮產率25%,產后出血發生率7.35%。對照組陰道分娩40例,剖宮產28例,14例發生產后出血,剖宮產率41.17%,產后出血發生率20.58%。另,孕期保健指導組早產、新生兒窒息、巨大兒共6例,發生率8.82%,對照組早產、新生兒窒息、巨大兒共15例,發生率22.05%。經統計學分析,孕期保健指導組的剖宮產率、產后出血率以及早產、新生兒窒息、巨大兒的發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對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參表1)。

表1 兩組妊娠結局觀察指標對比[n(%)]
對于女性而言,妊娠與分娩是其人生當中最為重要的兩個生理過程,因為在這兩個生理過程當中,不僅事關其自身,更事關腹中胎兒[1]。其中妊娠過程是動態性和變化性的,孕婦自身的生理指標、健康情況和胎兒的生長發育情況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因此必須要在妊娠期對孕婦做好相關的保健指導工作,以保障孕婦和胎兒的健康、安全,給妊娠分娩結局帶來積極的影響[2]。
雖然社會家庭都非常重視對孕婦的保護、保健,但是其很多的具體做法卻欠缺科學性,可能反而會對孕婦及胎兒造成危害,給妊娠分娩結局帶來不良影響,因此通過社區孕期保健指導來彌補家庭孕婦保健科學性的不足就顯得至關重要[3]。
通過本文的研究證明,社區對孕期婦女實施科學、全面的孕期保健指導,可以從降低剖宮產率、產后出血率及早產、新生兒窒息、巨大兒的發生率方面,改善妊娠結局。在二孩政策開放后,二孩生育高峰即將到來,為了確保生育安全、生育質量,我們必須要在社區工作當中,加強孕期保健指導的推廣、實踐。
[1]吳卓.孕期營養與運動聯合干預對妊娠結局的臨床研究[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11):1723-1724.
[2]申芝鳳.婦女孕期保健知識態度行為對妊娠結局的影響探討[J].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3, 29(22):126.
[3]朱燕飛.孕期體重管理干預對妊娠結局及新生兒狀況的影響[J].中華全科醫學,2015,13(09):1465-1467.
R473.71
A
1672-5018(2016)11-3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