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文
[摘要]隨著現代化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生產綜合性的不斷增強,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日漸綜合化,而由于技工院校生源的整體素質有所下降,學生的學習態度、責任意識、創新能力等方面也有所降低。文章通過剖析技工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缺失的體現來闡述綜合素質缺失問題的解決對策,以期使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關鍵詞]技工院校;綜合素質缺失;研究與對策
[DOI]1013939/jcnkizgsc201615183
近年來,由于高考錄取率的不斷增高,學生生源的整體素質有所下降,技工院校學生基礎越來越差。隨著市場經濟的迅速發展和現代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社會和企業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用人標準從以往的“實用型”逐步轉化為“綜合素養型”,對學生的社會認知技能要求超過了其專業技能,因此,只有專業技能的技校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受到嚴重削弱,職業拓展受到局限,職業發展受到限制。為滿足現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提高學生適應現代社會綜合發展的能力,對技工教育如何解決學生“綜合素質”缺失問題提出了新的思考,下面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與研究作一簡單闡述。
1技工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的內容及意義
綜合素質是指一個人的知識水平、道德修養、適應能力、生存能力、社交能力(包括創新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各種能力等方面的綜合素養。技工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是指學識、技能、品格、交際能力、應變能力、為人處世、邏輯思維、開拓創新能力等。
隨著現代化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和生產綜合性的不斷增強,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也日漸綜合化,技工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是社會發展的一般要求和趨勢,尤其是當前人類即將邁入知識經濟社會,高技術型人才嚴重匱乏,因此,提高技工院校學生綜合素質尤為迫切。
2技工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缺失的體現
21學習態度方面
從目前技工院校學生的生源來看,大多數學生未參加中考,即使參加中考的學生分數也不是很高,因此普遍理論基礎較差,學習興趣不濃厚,厭學情緒嚴重,對所學專業缺乏了解。雖然他們也希望獲得一技之長,但有明確學習目標,又能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和知道努力學習的學生只占少數。調查顯示,不到兩成的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半數左右的學生雖然有學習目標,但不明確,而近三成的學生完全沒有學習目標,上學只是為了混張文憑,或是由于家長強迫所致。因此導致大部分學生不重視學習,上課不認真聽講,下課不認真作業,具有明顯的消極態度。
22責任及意識方面
技工院校學校的學生,大多是應試教育的淘汰者,在他們身上普遍存在著對自己定位不準、選擇專業盲從、惰性心理強、行為習慣不好等問題;過去的學習經歷中他們往往被邊緣化,甚至屢屢受到打擊和歧視,他們最缺少的是愛護和尊重,因而缺乏責任心,實習或技能訓練時安全意識淡薄,集體活動時集體觀念差,無團隊意識。從心理上自卑感較強,既想展示自我又缺乏自信,既想參與又缺乏勇氣。
23社會文明禮儀方面
在技校校園中,隨手亂丟垃圾現象嚴重。說臟話、曠課、逃學、聚眾斗毆現象也時有發生。校服或者工裝穿著不整齊,舉止不文雅,對老師、同學缺乏禮貌,頂崗實習到了企業,對領導、同事也不夠謙遜。
24吃苦耐勞及自我約束方面
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缺乏吃苦耐勞和自我約束的品質。心理素質較差,對突發事件缺乏應急處理能力,個別學生甚至在處理問題上,心理有明顯障礙。自我約束能力較差,理論課中不能夠專心聽講,看手機現象嚴重。實習課中打打鬧鬧,頂崗實習中嫌臟怕累,一遇到困難就退卻,有的學生不聽從企業管理人員的工作安排,挑肥揀瘦,致使實習無法完好進行下去,給企業帶來不便,給學校帶來不良影響。
3解決技工院校學生綜合素質缺失的策略
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是家庭的希望,其綜合素質缺失問題不容忽視。作為教育工作者,筆者深刻體會到教育必須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與研究,筆者積極探索了技工院校學生綜合素質得到全面發展的途徑和策略。
31轉變教學觀念,教學中穿插德育教育
傳統的教育以知識傳授為主,學生只要學習好就行,而當今社會,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培養學生“學做人”比“學做事”更重要的思想觀念,正如:學習不好會誤事,品德不好會壞事,壞事比誤事更可怕。
32教師身體力行,言傳身教
俗話說“身教勝于言傳”,教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甚至可以影響學生的一生。只有教師注重身教,才能用自己的行動為學生樹立前進的榜樣,指明前進的方向,點燃心中的火種。俄國民主主義者車爾尼雪夫斯基認為:“教師把學生造就成一種什么人,自己就應當是這種人。”因此教師不論在課上課下都要做好學生的榜樣,公眾場合不吸煙、不隨地吐痰、不亂扔紙屑等,從小事做起,為學生做好典范。例如,有一次筆者走進教室,看到地上的紙屑,一聲不響地撿起來。第二次筆者在班上撿垃圾的時候,就有同學和筆者一起做。課間筆者常在教室里轉悠,看到地上有垃圾,彎腰撿起,丟到后面的垃圾筒里。看到掃帚倒了,把它們扶正放到該放的位置。一個星期過后,班級衛生奇跡般地好起來了。這就是身教的功效,很快,也很持久,效果遠好于批評與指責。
33培養學生自信心
有自信不一定會成功,沒有自信一定不會成功。每個學生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得到肯定和贊譽。作為教師,我們要珍惜學生內心的渴望,積極創造機會,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他們的自信心。比如課堂教學中采用“項目引領,分組討論”的教學方法,將課堂從呆板的講授轉變為活躍的動手實踐,變教師主導教學為學生主動學習,使學生在快樂的課堂氛圍中體會到學習并不是索然無味,而是快樂有趣,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與自信心。另外,每個學生都可能有一技之長,只是還沒有被發現而已,因此,當教師發現學生的某些潛能時,盡可能去強化它,發展它,并時常給予激勵和鼓勵,使學生漸漸意識到自己的長處,消除自卑心理,增強自信,進而走向成功。
34結合社會發展形勢,以就業為導向
技工院校的學生希望畢業后自己能學到一技之長,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因此,以就業為導向是技工教育的特色和重點,學校必須從學生未來的就業和職業發展角度出發,圍繞著學生學習的溝通能力、積極性、做事的責任心、良好的行為規范、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等方面加以培養,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培養學生技能操作動手能力。重視教學技能操作環節,加強專業課理論聯系實際操作,使學生多動手,愛動手,激發學生對專業學習興趣,多舉行技能操作比賽,逐漸提高學生的操作動手能力,著力把學生培養成社會所需要的綜合型人才,以此來提高自身的就業競爭力。
4結論
當今社會是高速發展的社會,而技工院校是向企業輸送技術人才的主要途徑,因此全面提升技工院校學生的綜合素質,使學生綜合素質缺失問題得到根本解決,不僅可以使學生在面對種種利誘、社會的道德沖突和道德困惑等,仍能保持優良的道德品質,正確把握自己的人生方向,也是企業及社會水平提升的一個重要因素。
參考文獻:
[1]王曉斌走人文素質教育之路[J].職業技術教育,2001(1):55
[2]武正林職業道德與就業創業指導[M].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1:152
[3]徐宗敏職高生社會化過程中人文素質的培養探討[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