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青云
為進一步增強各基層黨組織的改革創新意識,推動基層黨建工作更好地把握規律、增強實效、創新經驗,黃南州結合加強“三基”建設,將項目化管理的手段和方法引入基層黨建工作,在全州大力實施項目化黨建工作,在整體推進基層黨建工作方面探索了新的路徑。
針對短板,精準遴選項目。堅持“圍繞熱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覆蓋盲點、創新亮點”的原則,圍繞全州中心工作、重點任務,結合創建“高原先鋒”黨建品牌,突出針對性、品牌性、可操作性,立足于破解基層黨建工作重點、難點問題選擇項目,要求每個縣申報2個項目、每個黨(工)委申報1個項目。州委組織部堅持問題導向,對各縣、各黨工委申報的項目進行認真分析論證,從項目是否貼近各地黨建工作實際、是否居于黨建實踐前沿、是否能讓群眾得到實惠等方面進行嚴格把關,對內容不夠新穎、實施難度較大、課題雷同的提出修改調整意見,對結合實際不緊密、內容空泛不實、特色不夠凸現的不予立項,確保每個黨建項目的可行性和實效性。通過黨建項目破解基層組織建設中黨組織作用不夠、基層工作基礎不實、基層干部能力不強、基層工作運轉不靈、干部履職責任不實等問題。2015年全州組織申報省級項目3個、州級項目11個。
落實責任,精心實施推進。從“抓基層、打基礎,解難題、求突破”入手,年初申報立項、年中督促落實、年底考核評估,建立起“一個項目、一名領導、一套人馬、一抓到底”的工作機制,州、縣委書記領題,組織部長破題,加強對項目工作的指導,落實黨建項目領導責任制,切實把黨建工作的“軟任務”量化為“硬指標”,落實在行動上。各黨(工)委突出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制定實施方案,明確項目建設的時間步驟、項目內容、推進方式、保障措施、預期目標等,加強對黨建項目的跟蹤管理,確保項目申報和項目實施的有效銜接。黨(工)委書記嚴格履行項目實施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從謀劃思路、項目立項、制定方案到研究措施、項目推進、總結提升等各個環節,堅持做到親自抓、直接抓、深入抓、全程抓,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就基建立項、資金撥付、場所建設等進行溝通協調,確保了黨建工作項目的進度和質量。
強化措施,科學監控落實。州、縣委組織部發揮黨建項目牽頭抓總的職能,建立項目管理臺帳,采取日常督查、季度抽查、巡回檢查和隨機抽查等方式,對項目進展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動態管理,對項目實施進度緩慢、工作不力的,責令限期整改。各黨(工)委探索建立調研督查制度、定期研討制度、交流匯報制度,突出項目創新與工作創優相結合,緊密結合基層實際,堅持基層黨建工作中問題導向,邊查邊改邊推進,確保黨建項目推得開、能實施;突出夯實基礎與重點突破相結合,從中發現黨的基層組織建設中存在的根本性、制度性問題,針對薄弱環節,選準突破口,強力攻堅,確保了基礎工作與黨建項目同步實施、優勢互補、共同提高。2015年全州項目化黨建取得顯著成績,提升基礎工作信息化水平,在藏區率先建成了覆蓋全州所有農牧民基本情況的電子檔案;改善鄉鎮條件,籌資6000余萬元,在全省率先實施了鄉鎮“九有”工程,有效破解了鄉干部“走讀”難題;提升基本能力,舉辦了1.1萬人次參訓的“三基大講堂”;促進和諧穩定,謀劃開展了“陣地飄旗幟、黨員亮身份”活動。
注重實效,從嚴驗收考量。為了使黨建項目工作真正成為“書記抓、抓書記”的重要抓手,黃南州把黨建工作項目實施情況納入年終目標責任考核和抓基層黨建專項述職評議的重要內容,作為考核各黨(工)委黨建工作的主要依據。采取平時督查與年底考評相結合、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對黨建項目進行考核,注重對項目實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及綜合效益進行全面評價。對確有亮點、初具經驗的項目,以組織經驗交流或召開現場觀摩會的形式在全州推廣;對特色鮮明、運作順暢、機制完善的項目,州委組織部將其作為黃南州黨建工作典型案例,積極擴大對外宣傳,強化成果的轉化運用。年底組建由相關領導組成的評審委員會,采取“自評+復評”雙結合的模式,運用綜合測評、實地察看、量化評分等方法,對黨建項目進行評審驗收,評出等次,給予一定的獎勵,并通過適時組織經驗交流或召開現場會等形式加大研討力度,不斷總結經驗,豐富創新成果的形式和內容,使創新成果更具推廣應用價值。同時,對申報項目不積極、不主動,實施項目不認真,項目實施后成效不大的,對黨(工)委書記進行約談誡勉。
通過實施項目化黨建工作,始終把黨建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堅持社會穩定靠黨建保障,鄉村治理靠黨建規范,社會和諧靠黨建引領,形成了你追我趕抓項目、改革創新強黨建的濃厚氛圍。2015年在全省項目黨建評定中,黃南州委組織部申報的2個項目榮獲全省項目化黨建優秀獎、1個項目榮獲良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