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信
做官先做人萬事民為先
省委組織部組織二處師磊
在省級領導崗位任職22年,上千次深入農村牧區調研,走遍了青海的山山水水;退休后帶領大家栽樹3000多萬棵,給西寧百姓留下了郁郁蔥蔥的南北兩山;把自家辦成“牧民店”,30年里為7000多名牧民免費提供食宿;從政50年,沒有為一位親屬開過方便之門。這個人就是一心為民的好省長尕布龍!
他忘我奉獻、身體力行了究竟什么是“青海精神高地”。
他實干苦干、薪火相傳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品格。
時代呼喚尕布龍這樣的好黨員、好干部,群眾期盼尕布龍這樣的好公仆。
“高山仰止,心向往之。”以尕布龍同志為鏡,我們每個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都要向尕布龍同志學習,錘煉政治品格,踐行“三嚴三實”,以不懈追求的創新精神、以百折不撓的堅韌精神,以無私無畏的改革精神,真正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努力成為黨和人民信賴的好干部,努力為實現青海經濟社會平衡健康持續發展貢獻力量。
網友評論
@子非魚:做人,無愧于心,有情有義;做事,無私奉獻,有始有終。
@雪域雄鷹:尕布龍同志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活題材,也是踐行“三嚴三實”的好榜樣。
@1983:看過話劇《草原之子》,當時在現場眼含熱淚,身邊的很多觀眾也是邊鼓掌邊流淚,尕布龍的事跡對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我們來說是巨大的心靈震撼和精神洗禮。
@月亮:“一身藍布衫,工人形象;兩腿爛泥巴,農民本色”,收看央視發布“時代楷模”尕布龍的先進事跡后,感觸很深。他雖然已經去世了,但在青海提起他的名字,人人稱頌。他是好干部,好領導!是我們青海人的驕傲!
@星語星愿:通過看新聞報道,我了解了尕布龍的很多故事。當看到他在南北山上長年辛苦種樹,中午給一起勞動的工人們燒茶水、送雞蛋,自己卻啃著干糧舍不得吃,在身體撐不住累倒后在樹林間一塊大石頭旁睡著的那一段時,我想象著那個場景,鼻子酸酸的。尕布龍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我內心澎湃。能有這樣一位領導干部,青海有幸!
@太陽雨:尕布龍副省長的一生是發揚和踐行青海“青藏高原精神”的一生,是繼承和實踐無私奉獻、無限忠誠的一生,是一生勤儉、一心為民造福青海的一生,用自己踏實苦干的精神譜寫了一曲青藏高原上壯麗的史詩,是我們組工干部學習的楷模。
記者心語
走向春天
本刊記者/于生妍
唯一一次聽到尕布龍的聲音,是在看一個記者曾經采訪過的影像資料時——不太標準的普通話,真誠、樸實又謙和。半年多來,我采訪了和尕布龍同志有關的很多人。也許正是這個原因,第一次聽到那個聲音時,有種很熟悉的感覺。我采訪了他生前的司機楊杰、南北山綠化指揮部的朱洪杰、他任河南縣委書記時的警衛郭多、河南縣優干寧鎮阿木乎村支部書記洛改,還有他的外孫女達什姐莉……現在回想起來,采訪時的情景又一幕幕浮現在眼前。當年年輕的警衛郭多如今也已年邁,雖然聽力不好,但他還是堅持2個多小時的交流,講述久遠的故事,還帶我們去看尕布龍當年辦公的那間平房。81歲的老支書洛改說起和尕布龍共事的一些往事時,雖然講的是藏語,但依然看到他熱淚盈眶,采訪結束,他對我們依依不舍,他不舍的是沉浸在過去回憶中的幾小時,更是對尕布龍同志的無限思念。從他家出來時,正好傍晚,夏日的余暉把天地和草原印成了一色,那景象和當時久久不能平靜的心情讓我終身難忘。后來,在二樓會議室采訪達什姐莉時,我也幾次忍不住淚流滿面,那種感情早已超越了感動和震撼,而是心底深處對一個平凡老人的不舍和心疼……當我看到尕布龍同志被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的消息時,心里有說不出的欣慰和高興,因為我看到,他無限忠誠的政治品格、敢于擔當的責任意識、無私奉獻的崇高品質……正在影響著越來越多的人;同時我也滿懷期待,因為我相信,他的精神價值對于時代與社會的推動力量,將歷久而彌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