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組
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選派到全省1206個村的4196名第一書記和扶貧(駐村)干部深入一線認真履職,在短短2個多月的時間內,已經完成了對貧困戶的普遍走訪和精準識別,竭盡全力解難事、辦實事,深受基層群眾的歡迎,取得了階段性成效。
“一聯”工作實現全覆蓋。省、州、縣所有機關企事業單位與1206個貧困村、后進村和維穩重點村均建立了固定的結對關系,第一書記和扶貧(駐村)工作隊干部到位在崗率達99.93%;各選派單位充分發揮堅強后盾作用,積極為選派干部提供必要的資金和物質方面的支持,力所能及地解決困難和問題。全省選派單位共支持各類資金3382.3萬元。海南州貴南縣沙溝鄉拉扎村第一書記仁增多杰(青海大學醫學院團委書記、博士)和隊員祁正慶(青海大學副教授),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向校方提交了解決人飲灌溉需派水勘、特色種養業、村鎮規劃等方面專家的請求,學校正在逐項落實。海東市人大常委會為派駐民和縣核桃莊鄉排子山村的工作隊籌措啟動資金1.2萬元,解決開展工作無經費的問題。
“雙幫”工作有序推進。按照第一書記和扶貧(駐村)工作隊“干部誰選派、工作誰落實”的要求,各單位結合貧困村實際和精準識別貧困戶的進展情況,扎實有序推進“雙幫”工作。隨機抽查結果顯示,已落實和正在落實“雙幫”機制單位達73%(已落實的32%,正在制定工作方案的41%),尚有27%的單位待貧困戶識別完成后落實“雙幫”機制。省地方病預防控制所72名黨員與樂都區嚴家山村的28戶貧困戶以“多對一”的方式全部結對;海東市委辦公室結合聯點的民和縣桃莊鄉里長村實際,已制定廳級干部聯3戶貧困戶、處級干部聯2戶、其他干部聯1戶的工作方案,并于近期組織全體黨員干部“結對認親”里長村所有42戶貧困戶。
“三治”工作開局良好。第一書記和扶貧(駐村)工作隊采取調查研究、舉辦講座、入戶走帳等方式,宣講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中央扶貧工作會議和省委十二屆九次、十次全會精神、黨的強農惠農政策和法律法規知識等,召開黨員、群眾代表等會議6000余場(次),走訪農戶及貧困戶 31.96萬戶,并結合“五看”要求和“三不準”規定,基本完成兩輪識別和三榜公布,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資料齊、臺賬實。因地因人治貧。針對貧困村和貧困戶實際情況,制定產業規劃2355個、幫扶方案2.02萬個、爭取各類幫扶資金9586萬元,著力解決最緊迫最現實問題,贏得了基層群眾的信任和支持。目前,正在逐步推進“兩線合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核準工作,并向扶貧部門和鄉鎮黨委政府提出了精準貴公認、扶貧先扶智、脫貧重產業等方面的合理化建議和措施。共和縣克才村第一書記海南州食藥局李建海結合村情提出四條脫貧對策后,得到縣委的高度重視,縣委書記以督查通報的形式,責成有關部門提出解決措施,確保對策真正落地。民和縣峽門鎮腰路村第一書記和扶貧(駐村)工作隊向縣財政局已爭取幫扶資金4.5萬元,主要用于辦公設施設備購置,并制定了村級公益事業和特色產業發展的5個可行性報告及規劃。瞄準問題治弱。第一書記和扶貧(駐村)工作隊按照抓“三基”、強“三基”的要求,結合進駐村的實際,通過邀請有威望的老黨員查找后進病癥,針對問題定方案、定措施、定時限,并積極指導村“兩委”建立健全議事規則、村干部坐班辦公和為民服務代辦事項等制度,督促落實“三會一課”“三議一表決”、黨內民主監督等制度,引導村“兩委”提高凝聚群眾的能力、推動發展的能力。省委組織部入住互助縣臺子鄉塘巴村工作隊針對村“兩委”班子長期不團結、內耗嚴重,凝聚力不強等問題,從查清村級財產、加大村務公開入手,并通過法律程序追回企業拖欠群眾4年之久的20萬元欠款,進一步增強了村黨支部的凝聚力號召力。抓住矛盾治亂。第一書記和扶貧(駐村)工作隊圍繞維護穩定、促進和諧,努力做到“三知”(知曉家庭成員、生活狀況、生產狀況)“四清”(清楚思想動態、社會關系、矛盾成因、訴求愿望),積極化解確定貧困戶不公、征地拆遷、過界放牧等各類矛盾糾紛,一些苗頭性、傾向性、隱患性的問題消除在萌芽狀態。截至目前,共化解矛盾糾紛1834起。海西州入駐6個維穩重點村的工作隊逐一對矛盾糾紛進行排查,重點化解因精準識別不公、過界放牧、村“兩委”不團結等矛盾21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