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樹文
勞倫斯是一個反女權主義作家,在他筆下刻畫出精細的女性世界勢必會引起人們的關注。他從女性的表象到女性內在特征的刻畫,從女性社會地位到物質生活的描述無所不及。作為現代主義小說家,勞倫斯在人物描寫方面開創了一種新型刻畫方式。在女性心理學研究方面,勞倫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從勞倫斯的小說當中,我們能夠看到女性自我意識的發展。本文首先概述勞倫斯的寫作經歷,然后就其作品中女性自我意識的發展及其悲劇進行探討。
勞倫斯是英國文學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他的很多作品都對家庭、婚姻以及生活有細致的探索。作為一名反女權主義作家,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從女性主義角度來描述的,很多小說中的女性角色都經歷了雙重性悲劇。第一重悲劇是在父權的壓制下女性生活的不幸,第二重悲劇是女性自身的局限性所導致的悲劇。女性要想取得較好的發展,需要實現自我解放,才能夠擺脫其悲劇的命運。
一、勞倫斯文學作品中的女性自我意識發展
(一)兒童期女性的自我意識現狀
勞倫斯認為,一個新生命從降臨開始就一直深受父母的影響,特別是女孩,她們從出生以來幾乎沒有自我。這些觀點在其小說《虹》當中表述得很明顯。在這部小說中,安娜和繼父的關系正是這種情感依賴性的深切反映,在弟弟出生之前,安娜對母親的情感依賴性較強,但是,弟弟的出生使得她對母親的情感依賴受到威脅,為此,她不再極力維護自己在母親心中的位置,而是將全部的依賴寄托于繼父,只有緊跟在繼父的身后,她才能夠感受到安全感。童年的安娜這種非我意識的痕跡在小說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不僅如此,小說中另一個女性角色厄秀拉也是如此,但是,厄秀拉的父母婚姻不和諧使得她的心理負擔比較沉重,心理發展也相對復雜。小說中的厄秀拉也是依賴于父親,在某種程度上,她只意識到父親的存在而沒有自我存在的感覺。父母將自身的生命建立在孩子內心的響應上,這種精神上的掠奪會對兒童以后的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
(二)成熟女性的內心深層世界變化
勞倫斯在刻畫成熟女性內心世界方面是游刃有余的。他主要通過自我意識這條線索來探索成熟女性的內心世界。傳統女性會利用否定自我的方式通過別人間接實現自我,但是,在勞倫斯看來,這是一種不正常的自我放棄,會導致婦女逃避自身發展的責任。傳統婦女都是以自我換取的方式來取得表面上的安全感,但是,從21世紀初期,婦女的自我意識不斷增強,她們的意志開始變得堅強,知道自己應該干什么。通過對女性內心世界的洞察,勞倫斯在小說《兒子和情人》當中塑造了一個新的人物克萊拉·道斯,通過對該人物的描述,向人們展示出女權主義的風采。與密麗安不同,克萊拉代表了一種挑戰。她堅持依靠自己的力量生存,拒絕回到丈夫身邊,通過自給自足的方式來擺脫外界以及其他人對自己的束縛,在爭取自由和獨立的道路上,她感受到存在的意義。小說《虹》當中的女主人公厄秀拉在自我探索和自我發現中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趨于成熟的女性。雖然她沒有參與婦女解放組織,但是她認識到教育的重要性,想要通過教育的形式迫切實現自我,認識到從內在的自我深處尋找真理。從少女成為成熟女性的過程當中,厄秀拉的責任感逐漸形成。她逐漸清楚地認識到自我的存在,意識到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從而開始擔負起生活的責任。勞倫斯通過描寫厄秀拉在小學教書的經歷來說明厄秀拉尋求自我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厄秀拉對未知世界的進取態度表明了新時代女性實現自我的目的性,說明了新時代女性對自身的全新認識。
(三)婚姻與女性的自我實現
女性在確立自我的時候對自身的力量也有了充分的認識,獲得獨立和自由的女性是否有必要與男人締結婚姻是勞倫斯筆下的女性必須面對的問題。這主要考慮到婚姻會限制自我的發展,從而使得自我的完整性受到威脅。小說《迷失的姑娘》中女主人公阿爾維那·休頓的個人問題就是一個非常微妙的問題,她的第一次戀愛在母親和家庭教師的干涉下失敗,在此之后,她遠走他鄉當了一名護士,終于從小鎮狹隘的氛圍中解放出來,之后將獨立自由的權力看得高于自己的生命,她開始向往成為外部世界的一員。同樣身為一名女性,她與母親不同,不會消極等待別人送來的幸福,而是極力做自己命運的主宰,當第二次婚姻到來時,她依舊放棄了別人提供的物質上的安全感,希望通過努力享受自我。但是,阿爾維那自我意識的發展卻是前后矛盾的,她沒有抵御住第三人的進攻,在他的蠱惑下她的意志逐漸喪失,并且也喪失了自我。婚后的阿爾維娜與丈夫開始了男耕女織的生活。這種選擇在勞倫斯看來應該屬于她們自己的位置。因此,從總體上來看,勞倫斯筆下的現代婦女在自我實現和婚姻家庭的困境當中還難以解脫出來。
二、勞倫斯文學作品中女性的雙重悲劇
(一)父權壓制下女性生活的不幸
勞倫斯小說通過分析女性形象的心路歷程、生活狀態以及情感糾結等,說明了小說中的女性角色經歷了雙重性的變革。其中父權壓制就是女性雙重悲劇產生的首要原因。在父權社會中,女性在經濟上不獨立,主要經濟來源都是依附于他人,并且她們的社會地位相對較低,無論是在家庭當中還是在社會中,女性都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同時父權主義也約束著女性的自由,給她們帶來了眾多的痛苦。女性在生活中扮演著家庭主婦和母親的角色,忍受著不幸的婚姻生活帶來的痛苦,但是,她們卻沒有自由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受到父權思想的禁錮以及宗教思想的影響,外加女性的自我意識比較薄弱,在這種情況下她們更加容易喪失自我意識。
(二)女性自身的局限性影響
勞倫斯作品《兒子與情人》中描述了三位女性,通過這三位女性可以聯想到作者生活中的三位重要女性,首先是勞倫斯現實生活中的初戀情人杰西·錢伯斯,該人物對小說的創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自我構造當中形成了多重性和多樣性的特征。小說中作為母親的莫瑞爾太太自我身份的構建表現了女性自身的局限性,小說在開始階段描述了莫瑞爾太太已經是兩個孩子的母親,結婚八年的她與其他女性接觸時還有一定的膽怯。她不喜歡逛街,通常都是一個人,但是對于這種形單影只的現狀她已經習慣了,更重要的是她感覺不到未來的希望,由此可見,莫瑞爾太太身份的構建是充滿絕望的。小說中三位女性人物雖然都具備新女性的特征,雖然都有改變不幸命運的行動,最終的結果卻是不斷妥協和退讓,之后仍舊將希望寄托在給她們帶來痛苦的男性身上,自始至終都沒有沖出父權的籬圍,因此說,這些女性在自我意識方面是覺而未醒。父權社會中的男性往往只是維護自身的地位,不可能真正將女性從父權當中解放出來。父權和女權的交鋒最終只能使女性受到更大的傷害,這也就構成了女性的第二重悲劇。
三、結語
勞倫斯的文學作品值得后人不斷研究,在他的所有小說作品中,最重要的四部小說是《兒子和情人》《虹》《戀愛中的女兒》以及《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通過小說中女性人物的對比能夠發現,他的小說重點關注現代人身份的危機和人物自我重構,四部小說之間存在內在的聯系。這些作品尤其對女性自我意識發展以及父權主義下女性雙重悲劇的描述比較詳細。小說從女性自我意識的描述中,能夠發掘人類內心隱曲的非凡才能。
(長春大學公共外語部)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廳“十二五”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編號:吉教科文合字[2014]第336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