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化和推進,培養能夠快速適應社會需要的應用型人才成為“三本”獨立院校人才培養的一個新方向。《貨幣銀行學》這門課程是教育部確定的21世紀高等學校經濟類、管理類各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作為一門應用理論課在教學中存在金融實踐的動態性與金融教學穩定性及強化理論教學與金融人才社會需求之間的矛盾。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需求,在貨幣銀行學的教學中筆者旨在通過系統和規范的基礎理論訓練,培養學生能夠運用貨幣信用等基礎知識來分析社會金融現象,并能夠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達到我國經濟金融實踐對創新型應用型人才的需求。
關鍵詞:貨幣銀行學;應用型;教學改革
1 前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金融自由化的推進,社會對于金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的向應用型靠攏。《貨幣銀行學》作為經濟金融類專業學生的基礎課程,在我校經濟、財會、金融、管理等所有專業中開展,具有學生人數多、受眾面廣,影響力大等特征。而《貨幣銀行學》這門課的教學內容體系又具有涉及面寬、覆蓋面廣、知識點多、知識更新速度快等顯著特征,但在日常教學上時間安排的相對較少,再加上學生的學習精力及自學能力又有限,因此要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就需要探索如何拓寬教學空間,豐富教學手段,增加教學實踐。
2 貨幣銀行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我校作為“三本”類獨立院校學生基礎相對211及985院校的學生要薄弱,因此在人才培養方面我們更加注重學生的應用實踐能力,而非理論研究。就貨幣銀行學這門課而言,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存在以下問題。
2.1 教學大綱制定過于統一,教材選擇缺乏針對性。貨幣銀行學作為經濟類、管理類的核心課程之一,在我校財務會計、財務管理、市場營銷、國際貿易與實務、證券金融專科等專業中均開設,課程受眾面廣,涉及的專業較多,且涉及本科和專科兩個不同的教學層次,但是目前在教學大綱的制定和和教材的選擇方面,均是使用的統一的標準,這就會導致在教學實踐中不能突出專業不同,教學側重點不同;本科專科學生的學習能力及層次不同,教學的難易程度應不同。
2.2教學任務重與課時安排少之間的矛盾。貨幣銀行學的教學內容比較寬泛,涉及到了經濟金融的方方面面,知識點比較多,而在當前的高校課時安排中,一般對于經濟類的專業每周安排了三個教學課時,非經濟類的專業只有兩個課時,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就會出現教學任務重但課時不足的矛盾。教師為了完成教學任務就需要加快教學進度,但實際上教學進度的加快就導致老師沒有足夠的時間把盡可能多的知識給學生講透徹,再加上我們的學生層次決定了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及課外學習的自覺性都相對較薄弱,因此在教學改革上需要增加貨幣銀行學的教學課時。
2.3 教學硬件設施落后,影響實踐教學的實施。貨幣銀行學是一門非常生動有趣的學科,教學內容涉及到銀行、企業、政府、個人等各個社會主體,如果在平時的理論教學中能夠加入相應的實踐環節,比如利用實驗室進行計算機的模擬教學,讓學生在教學軟件上進行商業銀行相關存貸款業務的實務操作,以及股指期貨的模擬操作等,這樣能夠讓學生更生動的感受到教學的效果,并且也鍛煉了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畢業之后能夠盡快的完成從理論知識到實際應用的轉變,但是目前我們的教學硬件設施跟不上,尚未成立金融實驗室,也沒有相應的金融模擬教學軟件,這嚴重制約了實踐教學計劃的實施。
3 對貨幣銀行學教學中所存在問題的幾點建議
3.1 結合各專業特點,區分本、專科教學層次,制定符合專業教學特點及不同學歷層次的《貨幣銀行學》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針對經濟類或管理類不同專業的學生在貨幣銀行學的教學安排上應有所側重,就我校的現實情況而言,證券與金融專科及國際貿易專業的學生,經濟學的基礎知識相對扎實,貨幣銀行學作為這些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程來開設,那么在授課過程中可以適當提高要求,不僅要求學生掌握貨幣金融的基礎理論,還要求他們對金融的熱點及前沿問題能有一定的認識及見解,可酌情鍛煉學生能用所學貨幣銀行的經濟金融基礎理論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財務會計及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在貨幣銀行的學習上,重點要求學生更多的掌握企業、個人及政府等不同市場主體相關的金融實踐內容,比如商業銀行的貸款定價、央行貨幣政策變動對不同市場主體的影響等等。
我國高等教育對本科生和專科生的培養方向是不一致的,那么在教學的安排方面就要有所不同,但是目前在招收專科生的本科院校里,相同的課程并沒有針對本科生和專科生做出不同的教學安排,就貨幣銀行學而言,筆者認為在教材方面應該編撰出適用本科或專科的不同版本的教材,主要的區別應體現在教材的難易程度及內容的深淺程度上。
3.2 改變教學方式及考核方式,提高教學質量,克服教學課時安排上的不足。傳統的貨幣銀行學教學都是以老師課堂講授為主,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下,不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提高。貨幣銀行學這門課的課程內容往往與現實的經濟金融熱點問題聯系緊密,那么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好好利用互聯網的作用,把重要的一些官方網站作為學生自主學習的平臺,如中國人民銀行網站、東方財富網等等,培養學生對金融熱點問題把握的敏銳性。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引進案例教學法,精心選擇與所講授內容緊密聯系的教學案例,讓學生帶著案例中的問題進入貨幣銀行學的課堂,在課堂上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
過去“一考定終身”的考核方法也不利于學生對貨幣銀行學知識的掌握,應該采取多元化的考核方式,重點突出學生的學習感受,我們新聯學院商學院一直提倡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的培養,既培養學生良好的生活習慣,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積極參與,勤于動手動腦的良好學習習慣,貨幣銀行學的考核要更多涉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鼓勵學生更多的參與到日常的教學實踐環節中來,把學生的日常學習表現及運用所學知識解決教學案例的能力綜合計入貨幣銀行學的期末考核成績中來,讓考核成績能更多的體現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水平。
3.3 加強教學硬件設施的建設,引入實踐教學環節。貨幣銀行學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為了培養學生對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我們要在教學過程中引入實踐教學環節的安排。實踐教學就需要配套相應的教學硬件設施,我們要建立專業的金融實驗室,配套專業的金融教學軟件,如模擬股票交易軟件、股指期貨模擬交易軟件、商業銀行模擬教學軟件、商業銀行實務操作模擬軟件等等,在教學實踐中檢驗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利用好多媒體計算機教學設備,豐富貨幣銀行學的課堂教學內容,把計算機和幻燈片與老師的板書及講解結合起來,做到圖文并茂,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和可觀賞性。但由于多媒體教學存在幻燈片翻頁頻繁,教學方式稍顯生硬等缺點,要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就需要在課件的制作上下功夫,確保課件內容緊密結合教學大綱,重難點突出,避免冗繁陳雜,主次不分。
4 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經濟金融的不斷發展,其對高素質應用型金融人才的需求尤為迫切,貨幣銀行學通常被看做是打開金融知識學習的一把金鑰匙,為了培養出適應金融市場發展變化需求的高素質應用型金融人才,就要求我們在貨幣銀行學的教學中不斷積極的探索,改進教學方法,及時增加補充更新的教學內容體系,不斷完善貨幣銀行學教學質量評價機制,改善教學效果,加強教學硬件設施的建設,引入實踐教學環節,鼓勵學生更多的參與到教學中來,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
參考文獻
[1]趙華偉.貨幣銀行學課程教學現狀及對策分析[J].江西金融職工大學學報,2010,(4):105-108
[2]羅力強.論獨立學院非經濟類專業“貨幣銀行學”課程教學改革[J].梧桐學院學報,2014,(4):92-96
[3]黃達.貨幣銀行學[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0,(8)
(河南師范大學新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