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央電視臺熱播的紀錄片《筑夢路上》吸引了大眾的目光,本片以黨的歷史上的30多件大事為切入點,真實展現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生動再現了中國共產黨95年的成長歷程,深刻體現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不懈奮斗的堅強決心。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國科技界在追尋科技夢的道路上,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團結帶領全體人民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感召下創新爭先、再立新功。
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不僅是對黨和黨員的重要警示,更是對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和全體人民的光輝指引。十八大以來,我黨提出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科技界勇擔責任,揚起了追尋科技夢的風帆,深化體制改革取得重大進展;“十三五”開局之年,科技界三大會議召開,確立了建成世界科技創新強國的“三步走”戰略,為科技發展規劃了更為具體可行的路徑。現在,目標已經確立,而目標的達成尚需全體科技工作者、全體人民共同努力。
在追尋科技夢的道路上,我們的根本驅動力是什么?在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征程中,我們的基礎軟實力又體現在哪里?面對這些問題,我們或許能夠從長征七號的成功發射中獲得一些啟示。6月25日晚,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隨后火箭拋整流罩、載荷組合體進入預定軌道。在這一過程中,新一代高可靠、高安全、無毒、無污染運載火箭的創新研發以及大到每項工程、每項工藝,小到每個零件、每個細節的精工細作、精益求精成為長征七號取得首飛成功的重要基石。實踐告訴我們,科技事業的發展離不開技術研發的創新進步,同時也離不開制造工藝的精雕細琢。
創新添動力,匠心增實力。創新意識和工匠精神已經成為支撐科技事業的兩大支柱,在追尋科技夢的道路上,這兩大法寶一個也不能缺。只有創新與匠心相互融合、相互促進,才能為科技領域引入源源不斷的動力,才能不斷增強我國的科技競爭力,把科技事業引向更加輝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