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聯社消息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陽能探測器“朱諾號”當地時間4日抵達太陽系最大行星木星,成功入軌。人類將進一步揭開這個氣態巨行星的神秘面紗。
“朱諾號”并不是第一個造訪木星的探測器,在它之前還有許多“前輩”,比如“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尤利西斯號”、“伽利略號”等。其中,“旅行者1號”在1979年首次與木星相遇并發現木星的光環?!百だ蕴枴碧綔y器是NASA第一個木星專用探測器,也是第一個進入木星軌道的探測器,獲得了有關木星大氣層的第一手探測資料。
盡管“前輩”探測器為人類探索木星立下汗馬功勞,但是木星依然留下太多未解之謎——
木星稠密的云層下究竟在演繹哪些神奇的故事?這顆氣態巨行星是否存在固態內核?木星大氣層里含有多少液態水?著名的木星“大紅斑”到底是怎么回事?為什么木星極光在太陽系行星中是最明亮的?
也許這些謎團在“朱諾號”抵達后有望解開。
據NASA官網介紹,和以往所有探測器相比,“朱諾號”離木星距離最近,“朱諾號”將在木星云頂約5000公里處進行探測。
與此同時,“朱諾號”還將首次在木星南北兩極的軌道運行,捕捉木星的極光,拍攝迄今為止最高清的照片。木星的極光覆蓋范圍比整個地球還大,而且與地球極光不同的是,木星的極光不會消失。
之所以能與木星“最親密接觸”,在于“朱諾號”擁有“前輩”所沒有的各項“高能”。
首先,鑒于木星大氣層的輻射在太陽系行星中最強,科學家為“朱諾號”穿上了一件特殊防輻射“盔甲”——重約180公斤的鈦拱頂,可以幫助“朱諾號”躲避強輻射,把輻射暴露降低800倍,保護探測器上的計算機和科學儀器,以便“朱諾號”近距離觀察木星。
其次,“朱諾號”攜帶一臺名為“JunoCam”的廣角彩色攝像機,能夠在繞木星運行時獲取兩極高清圖像?!爸熘Z號”所拍攝的木星圖片有望在8月底或9月初與公眾見面。
第三,有別于以往太空探測器使用核能為動力,“朱諾號”采用太陽能發電。這也是首個在宇宙空間中以太陽能為主要能源的太空探測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介紹說,“朱諾號”裝有3片拖車大小的巨型太陽能發電板,全部展開其寬度可達20米,超過一個NBA籃球場。在木星之旅的大部分時間中,這3片太陽能發電板都是面朝太陽方向。
據NASA官網稱,入軌之后,在接下來的20個月里,“朱諾號”將環繞木星飛行37圈,探測木星的內核、成分構成和磁場,并為此提供全新答案。預計到2018年2月20日,“朱諾號”將墜入木星大氣層,為這次探索使命畫上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