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瘋傳的一條消息,讓寶寶的父母們開始緊張。“家里有寶貝的要注意了,新一輪病毒感染來了。不要親吻孩子,孩子抵抗力太低,這次病毒是大人通過親吻、唾液飛沫傳染的,孩子還小,盡量保護吧。”這條好心的微信提醒內容持續刷屏,那到底什么是皰疹性咽峽炎?皰疹性咽峽炎真的是大人親吻孩子傳染的嗎?
大多病癥類似感冒
北京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荃教授表示,皰疹性咽峽炎不是什么新型病毒,只是一種特殊類型的上呼吸道感染,在各個季節都會發生,秋冬季尤著,其特點為發熱、咽痛、咽部皰疹或小潰瘍,常見于嬰幼兒,也可見于學齡前和學齡兒童。
“皰疹性咽峽炎一般起病比較急,主要是由腸道病毒引起,可以通過糞口傳播、呼吸道飛沫傳染。”王荃主任解釋說,家長跟孩子之間的親吻一般不會傳染該病,因為家長很少得這種病,并不像傳聞中說的那么讓人恐慌。但是無論怎樣,家長親吻孩子應盡量不要口對口親吻,尤其是家長本人患病時。
“皰疹性咽峽炎是一個急性、感染性、熱性疾病,來勢很快,而且熱程較長。孩子主要表現為驟起高熱伴有咽痛、牙齦紅腫、頭痛,而且由于咽痛明顯,孩子可能出現拒食和流涎。”王荃主任進一步解釋到,“這種病起病急,孩子得病后體溫迅速升高,而且發熱時間一般是4~6天,長的可以達到一周,所以家長在加強護理和觀察病情的同時,還應該有一定的耐心;但是也應該觀察孩子的病情,如果孩子精神萎靡、面色欠佳,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
皰疹性咽峽炎可自愈
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其實是“表兄弟”,都是腸道病毒引起的。那么,如何把兩者區分開呢?
王荃主任說,皰疹性咽峽炎和手足口病最大的區別起皰疹的位置不同,皰疹性咽峽炎的皰疹僅僅出現在口腔內,而患手足口病的孩子除了咽部有皰疹,常常手、足、臀部都可能出現皮疹,皮疹形態多樣,多數為小米粒或綠豆大小,周圍有發紅的灰白色小皰疹或紅色丘疹,不痛、不癢、不結痂。
“雖然皰疹性咽峽炎來勢兇猛,但這其實是一種自愈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7~10天。”王荃主任表示,皰疹性咽峽炎的治療并不復雜,主要是對癥治療,如果沒有合并細菌感染,不需要使用抗生素。護理時主要是在病毒感染時期控制體溫,另外父母要鼓勵孩子多飲水,多給孩子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青菜、水果等,盡可能少吃煎、炸的油膩食品,要注意不吃過熱和刺激性的食品,以免加重孩子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