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翼城縣職業技術學校長期以來突出技能培養,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一批批高素質的實用型人才在此校誕生。2011年12月學校建成了國家級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的實訓基地,2016年8月又建設了省級機電專業實訓基地。自從汽修實訓基地建成以來,對學校人才的培養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該校已發展成為臨汾市同類學校中的佼佼者,并以“就業為主、兼顧升學”雙輪驅動的發展模式,在全市的經濟發展和實用型人才培養的過程中起到了領頭雁的作用。
“雙師型”人才 獨當一面
教師素質的高低決定了學校的發展,學校堅持“引進來、走出去”的原則,積極吸引行業、企業技術專家和能工巧匠充實到教師隊伍中,并通過外出進修培訓、下廠鍛煉、企業培訓、參與實訓基地建設、對外技術服務以及獲取職業資格證書等多種措施,培養出了朱培林、李紅焱、柴志峰、牛剛剛等在教學、課程建設、社會服務領域能獨當一面的11名汽修專業骨干教師,培養出了一批教育觀念新、創新意識強、師德高尚、教學水平高超的優秀“雙師型”人才。
頂崗實習生 產教特色
學生高一、高二期間在學校進行理論學習和校內實訓。高三第一學期學生到企業進行頂崗實習,推薦學生主要到北京現代、北汽福田、青島的上海通用五菱公司、天津長城等合作企業進行崗前培訓、頂崗實習,學生月工資高達5400元。專業組教師深入本專業相關企業進行研究,進行職業活動分析(包括崗位、職責、知識、技能),改革教學內容,突出“產教結合”的特色。在教學中采取項目教學法、情境教學法、案例教學法、模擬仿真等方式,增強教學的實踐性、針對性和實效性,提高教學質量,形成以生產過程為主線、學生技能為重點的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專業技能達到了一個較高的水平。
專業實訓地 舉足輕重
近年來,學校加強了以賽促練的實訓,組織師生積極參加省級技能大賽。2011年至今,師生參加的省中職院校技能大賽,喜獲臨汾市“六連冠”。其中,汽修專業表現突出,參加人數逐年增多,由2人增加到12人,參賽項目由1項增加到5項,獲得的獎項也明顯提升和增多,一等獎4名,二等獎13名,三等獎29名,其中李曉萌、孫永鑫等學生代表山西省參加了三次國家級技能大賽。汽修基地投入使用后,不斷提高了師生的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
在2016年第十屆省中職技能大賽中,教師鹿慶峰,學生李曉陽、張煊在汽車維修基本技能中榮獲一等獎,學生蘇梓清在汽車空調車輪定位,陳龍、邵強在二級維護中獲二等獎,楊世杰、李小偉在汽車營銷中榮獲三等獎。師生們在汽車維修基本技能、汽車定期維護與車輪定位以及汽車空調維修這幾方面的技能水平尤其高。
“教學做”模式 貫穿專業
按照基于職業崗位工作過程的“崗位能力主導型”課程體系的要求,改革傳統教學內容,實現“四結合”,即“教學內容與崗位能力”、“教室與實訓場所”、“專職教師與兼職老師(師傅)”、“頂崗實習與工作崗位”結合,突出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構成理論和實踐一體化的實踐性專業課,并將“教、學、做”三個要素固化在課程內容和課程結構中。教學力求貼近企業生產,突出技術應用,使“教、學、做”一體教學模式貫穿專業課始終。
學校對汽車維修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了全面的整合和改革,改變了以往分段式學科化的課程設置,構建適應現代檢測、服務、管理的課程體系,形成以《汽車構造與檢修》《汽車電氣》《汽車維修保養》《汽車故障診斷》四門綜合化專業課為主干專業課程的新課程體系。
就業率95.7% 業界獨樹
自2011年汽修專業開始招生以來,已連續招生6年,新生人數呈現逐年增多的勢頭,新生入學率高達98%以上,畢業生100%擁有職業資格證書,學生就業率達到95.7%,專業對口就業率達到85%,畢業生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汽修專業已成為學校的龍頭專業,在晉南職業學校中獨樹一幟。
步入社會的很多學生已成為當地現代服務業的中堅力量。特別是實訓基地的建成和他們通過頂崗實習把發達地區的服務、經營、管理理念帶回翼城,大大推動了當地現代服務業的發展,為縣市經濟社會的轉型、跨越、可持續發展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如今,學校本著“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原則,致力將機電專業也打造成品牌專業,使學校在市場上獲得持久的生命力和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