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定襄縣法蘭鍛造產業在“十一五”期間就被確定為重點發展產業,對區域經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經過多年的積累和培植,定襄法蘭鍛造業在生產能力、技術水平和產業集聚等方面已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法蘭鍛造業使用的鋼材種類有180多種,產品以法蘭、鍛件、齒輪毛坯、支撐環為主,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制造、機車車輛、石油化工等各個領域。法蘭產品的市場份額約占全國的三分之一左右。產品遠銷國內各地及日本、北美、西歐、東歐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具有自營出口權的法蘭生產企業165戶,出口量占到全國法蘭出口總量的65%。定襄鍛造業具有集群化、規模化、效益化的特征,是忻州市縣域經濟發展最具競爭力的活躍區域。
一、目前法蘭鍛造業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裝備水平有待提高、家族式管理有待改革、行業整合意識有待提高。定襄法蘭鍛造業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粗放經營、競爭無序,裝備落后、管理落后,很難與當代現代企業相提并論,造成市場競爭力差、盈利水平低、融資能力弱,發展步伐緩慢。
2.話語權缺失,產業集群優勢未發揮。即使手握行業標準,擁有先進設備,產品占據半壁江山,定襄鍛造產業仍然缺乏話語權和定價權。造成這種令人瞠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定襄鍛造企業規模小、經營亂、結構散的現狀一直沒有得到有效改善,產能3萬噸以上的龍頭企業僅11戶;一些小企業盲目上馬,同行之間壓低售價,產能過剩導致行業整體利潤下滑;訂單減少時,毫無抗風險能力的小企業一批批垮掉。同時,觀念落后、抱團意識差以及小富即安也成為鍛造企業做大做強的思想羈絆。324戶法蘭企業攥不成一個拳頭,在市場競爭中缺失話語權,龐雜的產業集群優勢未能發揮出來。
3.粗放式經營是定襄鍛造業當前困難的內部原因。由于定襄鍛造業在前段時期大力鼓勵和促進新項目的實施,投資攀比心理高漲,大型投資項目產品雷同。在當前國際國內經濟滯脹面前,大家又同時將市場轉向國內,致使大件、環形產品處于滯銷狀態,甚至有的新上馬的企業遭到了資金鏈斷裂的厄運,致使企業在資金上又雪上加霜。由于鍛造業屬于勞動密集型產業,資金占用比例較大,同時該行業有其特殊的工藝,在鍛造企業訂單銳減,不能正常生產時,員工沒有工作可干,農民工找不到合適的就業機會,形成了較大范圍失業的恐慌心理,已成為一種嚴重的社會現象。
4.企業三角債務嚴重。經調查了解,定襄縣近三分之二的企業間三角債問題日趨嚴重,主要表現是采購原材料時,大部分供貨方要求先付款后發貨,而在銷售時,購買方要求先發貨后付款。一方面部分企業往往在大量拖欠資金后稱經營不善停業,使相關企業收不回應收的貨款;另一方面企業由于回款不及時,影響到銀行貸款的按時償還,降低了企業在銀行信用等級,使企業貸款受到一定的限制。
5.產業水平仍比較低,國際競爭能力弱。定襄法蘭鍛造業處于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與全國同行業的差距較大。鋼材在鍛造產品成本構成中占60%,全國鍛壓協會統計的會員單位自由鍛工藝的企業平均鋼材利用率為75%,而定襄鍛造業平均鋼材利用率為55.55%,差距近20個百分點。產業水平的低下,擠壓了企業的利潤空間,必須通過改造升級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和鋼材利用率,尋求新的利潤空間。
二、對定襄法蘭鍛造業未來發展的幾點建議
1.鼓勵法蘭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產品升級、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如,加快天燃氣加熱改造步伐,徹底根治定襄縣環境污染問題;鼓勵企業由外貿轉向內銷,生產一些適銷對路的、與國家項目建設相關的產品,如軸、齒輪毛坯、大型工程機械回轉支撐圈、風力發電、火力發電的關鍵零部件等。這樣不僅能分解定襄法蘭鍛造業產品單一、市場專一、惡性競爭的現狀,而且還會使企業得到新的市場、新的利潤空間、新的技術裝備等有利條件。
2.引進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由于定襄鍛造業所產的法蘭屬于高能耗、高污染、勞動強度大、產品技術含量低的行業,我們在過去的企業發展道路上舉步維艱,嚴重地制約了定襄法蘭鍛造未來的發展。要對現有產品進行技術改造、產品升級,從而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比如引進和發展液態模鍛可降低消耗、組合機械加工中心技術可提高生產效率等,也可以研發一些用新材料、新技術生產的科技含量高、產品經濟附加值大的產品,比如眾力公司在西氣東送工程中的鉚固法蘭、昊坤公司的不銹鋼法蘭等。
3.鼓勵和支持企業延長產業鏈,增加利潤率。大力發展成套齒輪產品技術、大中型曲軸的成品制造技術(鍛造、粗加工、熱處理、精加工)、大力開發軸棒鍛件產品,縮小和控制平板法蘭生產能力等。
4.實施企業整合重組。以資產為紐帶、產品為中心、市場為導向,進行企業的整合重組。比如有實力(經濟實力、市場實力、技術實力)的企業與國內外有產品對接的大型企業對接;鼓勵中小型企業走專業化、市場化的路子,進行重組整合,組建集團公司,同時組建現代物流產業、技術咨詢產業、市場營銷專業公司、產品檢測中心等,提升法蘭鍛造業整體技術裝備水平與產品競爭力。
5.加強人才培養,加大技術革新。據了解,目前定襄縣僅有3家與中北大學、太原科技大學合辦的行業技術中心,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產業素質的提升,但對于推進行業技術的革新還有一定的差距,人才因素成為制約產業升級的最大障礙。因此,著眼于產業提升的區域經濟長遠發展,定襄縣應不斷加大產學研究結合力度,幫扶更多有實力的企業建立企業研發中心;同時,應通過各種渠道,與國內外相關科研機構建立聯系,不斷提升行業的技術革新能力,推動產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