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安科技”通過生物制劑代替化肥、農藥
月7日,記者從太原市科技局獲悉,山西三安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山西“三安科技”)自2010年落戶山西至今,先后在全省30個縣(市)、60余個農作物品種、近萬畝農田上試驗、示范推廣,實現農業當年增產10%~80%、農民當年增收40%~300%,具有可提高農產品產量和品質,可有效修復土壤,可一舉實現“零農殘”等顯著特點。
“三安科技”是被譽為神奇科學家的張令玉教授推出的一項通過生物制劑代替化肥、農藥,解決農產品安全問題的新技術。2008年年底,這項技術已在全國22個省(市、區)示范推廣,取得了農民滿意、政府滿意和消費者滿意的“三滿意”效果。2010年,軍轉干部袁長江致力于讓百姓吃上放心安全食品,牽頭成立山西三安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將“三安科技”正式引進山西,先后在全省30個縣(市)推廣應用三安技術,種植小麥、玉米、水稻、高粱、谷子、黍子、燕麥、蕎麥、藜麥、綠豆、紅小豆、紅蕓豆、黑豆、黃豆、豌豆、蠶豆、各種蔬菜和水果共60余個品種,面積近600余公頃;養殖生豬千余頭、蛋雞30萬只;栽培香菇、平菇、雙孢菇、白靈菇共5萬余袋。據悉,僅運城市平陸縣種植的133公頃三安模式小麥,不僅提高了小麥的品質,而且比普通模式小麥增產14.3%,農民單產增收720元。
為了更加科學地解決農產品安全問題,日前,山西“三安科技”與山西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檢驗監測中心、太原土壤肥料測試中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通過戰略合作,進一步加強對山西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的監管,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多安全、優質的農產品,為提升全省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作出貢獻。此舉也標志著山西“三安科技”擁有的標準化操作規程和標準化生產模式(產地安全、生產過程安全、產品安全)將正式運用于山西省農產品生產及檢驗檢測過程中,對全省農業供給側改革亦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