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小說中探討了多種改造金星的方法,從全球降溫到碳封存,這些方案都是嚴肅而有依據的。
自20世紀早期,科幻小說就開始挖掘金星的生態(tài)改造這個主題。公認最早的一部作品是奧托夫·斯塔普爾頓在1930年出版的《最后一個和第一個人》,書中用了兩章來描述人類后代是如何在地球變得不適宜居住后對金星進行改造的;而在此過程中,金星本土的水生生命慘遭滅頂之災。
到了20世紀五六十年代,正值太空時代來臨之際,外星改造開始越來越多地出現(xiàn)在科幻小說里。保羅·安德森在20世紀50年代也寫過很多關于外星改造的故事。在他1954年出版的《大雨》中,人類用了多種行星工程技術,花費很長一段時間改造了金星。這本書的影響力非常大,以至于“大雨”這個詞從此成為了金星改造的代名詞。
1991年,作家G·戴維·諾德利在他的短篇小說《金星之雪》里作出了大膽的設想:用質量加速器(原理和電磁炮一樣的加速裝置)把金星的大氣層驅散,以加快它的自轉速度,使金星上一天的長度達到30個地球日。
作家金·斯坦利·羅賓遜因為他的火星三部曲——《紅火星》《綠火星》《藍火星》中對外星改造的現(xiàn)實主義描繪而家喻戶曉。2012年,他發(fā)表了這一系列的最新作品《2312》,這本書描繪了整個太陽系的全面大殖民,也包括金星。小說中也探討了好幾種改造金星的方法,從全球降溫到碳封存,這些方案都是基于學術研究和科學家提出過的各種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