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中小企業數目眾多,并且在過去的時間內得到快速發展,不過在發展過程中浙江中小企業面臨融資不足的情況,尤其是主要融資模式民間融資存在諸多不足,比如融資成本高、融資渠道窄等。
一、民間融資的特點與方式
民間融資指的是企業或者個人在融資的過程中其所獲取資金的對象并非為官方金融機構以及組織,而是直接從民間的個人以及企業中獲取相應資金的方式,由于民間的個人或者企業基本不受到官方金融機構的管理和約束,所以民間融資的自由化程度以及要求等等相較于官方金融機構更加靈活。
(一)民間融資的特點
民間融資呈現三方面的特點,首先,民間融資的整體手續相較正規的官方機構明顯的簡化,民間融資其要求較少,只要出借方愿意,甚至僅僅憑借口頭協議都能夠完成整個融資過程,因此融資的難度較低,效率較快。其次,民間融資的成本較高,由于民間融資在融資過程中對于借款方信用調查及要求程度較低,按照風險與收益率的關系,所以民間融資的借款利率都明顯高出正規金融機構。最后,民間融資的主體繁雜,規模較大,在民間融資過程中,所涉及的雙方包括個人、企業以及工商戶等等,甚至還有金融機構參與,因此民間融資呈現大而雜的局面。
(二)民間融資方式
民間融資現今主要有三類方式:
1. 民間借貸,這是現今民間融資中最常見的方式,民間借貸直接是通過民間機構或者個人等等,直接借取相應數目的金錢,同時按照借取的時間給予一定的利息,并且到期之后償還本金的方式,民間借貸在我國十分普遍,民間借貸的規模占據到民間融資整體規模的9成以上。
2. 民間的股權以及債券融資,該類方式指的是一些未上市的企業公司向民間金融機構讓渡部分公司股權或者以公司的資產等等作為抵押而發行相應的債券,該類股權與債券和正規金融機構發行的股權債券相比,其缺乏具體的交易市場,因此市場認可度較低。
3. 互聯網融資,這也是近些年新出現的民間融資方式,互聯網融資指的是企業將其融資需求發布到網上,并給予相應的利息或者股權等等,以獲取廣大個人投資者的資金支持,借助互聯網化讓每個個體都能夠參與到民間借貸之中。
二、浙江中小企業民間融資現狀
(一)浙江中小企業融資背景
浙江是我國民間資本最為發達的地區,其中小企業的數量也位居我國首位,近些年浙江省中小企業家數以及中小企業整體規模如下所示:
通過上述的表格能夠明顯的看出浙江中小企業在過去的3年時間內還是繼續保持快速增長的態勢,中小企業的數量增長了十萬家,中小企業規模更是增長達到3700億元,表明浙江的中小企業整體發展態勢較為良好,社會整體投資狀況樂觀。
但是在持續增長的過程中,也需要注意到浙江省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資金不足的問題,在2013年浙江省的中小企業通過正規金融機構以及股市債券等方面獲取的融資數目不足1000億元,但是整體資金的缺口卻達到5300億元,近兩年這一缺口更是持續上升,如下圖:
在近三年的時間中,浙江省中小企業的整體資金缺口從5300億元快速上升至6600億元,并且近些年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開始放緩,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不甚理想,資金需求的缺口進一步放大,所以浙江中小企業現今對于資金極為渴望,因此需要從官方以及民間進行融資。
(二)浙江中小企業民間融資分析狀況
浙江的中小企業由于公司規模以及信用等問題無法從銀行獲取到貸款,更加無法實施銀行、股權債券融資,因此通過官方以及正規的金融機構對于浙江的中小企業難以提供必要的融資幫助,所以浙江的中小企業在融資過程中主要選擇民間融資方式,最普遍的方式就是直接的民間借貸,給予一定的利息獲取相應的資金,但是與官方的成本相比,民間借貸利息較高,以浙江溫州為例,浙江溫州2015年民間融資成本為18%,而同期銀行貸款利率僅為5.25%,兩者相差了近3倍。在近些年隨著互聯網以及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尤其是互聯網+金融的出現,互聯網融資成為民間融資中的一條新的路徑,不過互聯網融資由于實施的時間較晚,并且許多中小企業還無法知曉互聯網融資的操作方式等等,因此浙江中小企業近些年互聯網融資的實施規模不足,至于其他的民間股權以及債券融資,由于缺乏相關的交易市場等等,所以整體的流動性受到極大的約束,阻礙了這方面的發展,因此現今浙江中小企業融資模式主要以民間融資為主,互聯網融資為輔。
三、浙江中小企業民間融資存在的問題
(一)融資成本較高
從上述對于民間融資的成本分析可以觀看出,浙江中小企業在進行民間融資過程中融資成本極高,平均的借貸利率都在18%以上,明顯超出大中型企業向銀行進行借貸的5%的利率,而且由于浙江中小企業基本難以獲得正規金融機構的融資發放,所以浙江中小企業在進行融資過程當中只能夠依靠民間融資,所以通過民間融資的規模較大,這就整體拉抬浙江中小企業的借貸成本,浙江中小企業主要以粗放型制造業為主,比如家電和紡織業等等,由于市場的競爭激烈,中小企業的凈利潤往往不足5%,而借貸成本的利率值則遠遠高于該值,極大的削減了企業的利潤,造成了現今浙江中小企業整體利潤水平不斷下滑的局面,影響到浙江中小企業的發展,而浙江中小企業凈利潤水平的下降進一步遏制了企業發展所需要的資金,會更加依賴于民間融資,形成惡性循環,在倒閉的浙江中小企業中絕大部分都是由于不堪民間借貸的高額利息而紛紛倒閉,所以浙江中小企業民間融資的成本過高制約其企業的發展,是現今浙江中小企業在民間融資過程中面臨的巨大問題。
(二)融資方式較窄
浙江省的中小企業在進行民間融資過程當中其融資方式過于狹窄,雖然在民間融資種類中包含有諸多的方式,比如民間借貸、民間信托、民間股權債券融資以及互聯網融資等等,但是在具體的實施過程當中,浙江省中小企業在進行民間融資中有9成選擇的是直接實施民間借貸,至于其他融資渠道比如互聯網融資和風投以及信托等等融資方式采用較少,主要原因在于浙江省中小企業其自身的產業技術含金量較低,而一些比如風投投資往往對公司的要求性較高,一般不具備核心技術的中小企業很難獲取到其投資。而至于其他的信托融資或者股權債券融資等等,由于浙江省還缺乏相關的證券金融交易場所,所以這一類融資作為借款方會承擔較大的風險,加上公司自身的股權不透明清晰,財務較為混亂,也是導致該類民間融資方式難以進行的原因。
(三)自身發展不夠完善
浙江許多中小企業內部管理不規范,經營隨意性大,各類規章制度缺失嚴重,或有章不循,往往導致一些民間金融機構不愿與對其進行融資。比如浙江中小企業許多為家族式企業,大多屬于內部化操作,其信息公開的程度遠遠不足以讓民間金融組織對其有充分的了解,這就造成企業與民間金融機構之間信息的不對接。同時中小企業的道德風險比較嚴重,由于其核心任務為提升企業產品科技含金量,因此忽視內部管理,企業財務制度不健全,建賬不規范或不依法建賬,會計核算常違規操作,有些小企業根本不設賬,或雖然設賬,但賬目混亂,給企業的民間融資帶來困難。
同時浙江中小企業可供抵押的資產數目較少。一般大型民間金融機構在進行大額融資款項發放時要求企業用比較穩定的固定資產抵押,而不愿接受中小企業的流動資產或無形資產抵押。而大多數中小企業的資產結構中固定資產比例小,特別是科技型企業,無形資產占企業資產的比例較高,使得可供抵押的資產規模不足,也阻礙了民間融資的取得。
四、完善浙江民間融資的幾點建議
(一)控制民間融資規模
浙江中小企業在進行民間融資過程中主要面臨的問題就是民間融資的成本較高,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財務成果,給企業帶來巨大的負擔,因此未來浙江中小企業在進行民間融資規模時需要對其加以控制,首先對于企業的整體規模加以控制,適當的進行發展,尤其是產能擴張等行為要做好完善的市場預測,確保新增產能能夠得到銷售,避免出現融資擴大產能但是無法順利銷售,造成融資資金緊張等現象。其次浙江中小企業可以將其融資缺口進行規劃,盡可能的減少融資資金所借取的時間,因為融資資金成本與借款時間直接掛扣,所以安排好恰當的借款窗口以及時間,使得借款的效益得到最大化,最后銀行需要放開對于中小企業的放款窗口,中小企業之所以融資成本高,與其難以得到銀行融資,使得中小型企業的融資途徑只能選擇民營資本的借貸融資有著直接關系,浙江的中小型企業普遍存在著資金不足的現象,而且其借貸融資的成本相較于大型國有企業也會高很多,使得民營中小型企業的整體資金成本提高,從而導致產品的定價上升,削弱了企業的競爭力。因此浙江地區銀行在今后要加強對于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降低中小企業的借款成本,這樣就能提升浙江中小企業的整體競爭力,從而進一步的使浙江的經濟環境趨于健康的發展。
(二)擴大民間融資方式
現今浙江中小企業在進行民間融資過程中所采用的融資方式過于單一,無法充分的發揮出民間融資的潛在作用,因此在未來浙江中小企業在民間融資方式中可以擴大融資方式,其中重點可以發展的就是互聯網金融模式,浙江中小企業通過互聯網金融得到了更加公平合理的網絡融資平臺、渠道和更多的機會,互聯網金融企業主要憑借最新的互聯網技術,使得中小企業成功得到了相比以前更加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和更加寬松的融資方式,使得我國民間融資創新和技術水平的上升,降低了浙江中小企業的融資約束,現今互聯網融資方式主要有股權融資、P2P融資以及小額貸款融資,每一種融資方式都有著其相應的特點,浙江中小企業因此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選擇適宜的互聯網融資方式。
另一方面浙江省相關政府可以加以相應的引導工作,比如在民間融資中的股權融資以及債券融資,現今由于其缺乏相關的交易平臺,因此民間的股權以及債券融資其流動性難以得到保證,所以該些民間融資方式無法得到相應的推廣,所以浙江省政府在這一方面就需要依靠自身的條件引導成立相關的交易平臺,使相關的流動性得到加強,豐富民間融資的方式,即有利于民間融資的發展,也能夠促進浙江中小企業的壯大。
(三)完善企業自身制度
浙江省中小公司企業應當在已經建立起來的運營體制基礎上,充分吸收和參考同行業同類別中比較成熟的發展良好的,國內外的其他公司經營管理模式,并依據自身所處市場的環境和自身做具有的特色,建立起適合自身發展的科學的運營體制。科學的運營體制要求公司對自身的決策要做到符合實際、對外公開、符合公司發展戰略,要對自己的運營情況透明化管理,徹底解決金融機構對公司實際運營情況不了解的問題。同時,中小型企業要通過不斷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充分發揮自身的各方面優勢,提高綜合競爭力,吸引信貸資源。
同時應該建立一個健全的財務管理系統,通過財務系統的運行編制出真實合理的且對企業取得貸款有利的財務報表是一件重要的事情。這樣做的目的可以使民間金融機構快速準確的掌握企業的財務狀況,這樣浙江省中小公司就能夠根據企業自身的現狀而選擇合適的發展戰略目標,使得公司所需要的資金需求得到合理控制,避免漫無節制進行款項借貸,同時由于財務管理系統的健全使得公司的財務狀況清晰明了,有利于民間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的運營狀況加以了解,并及時對相關中小企業做出合理的信用評級,縮短申貸時間,提高申貸率。
(作者單位為寧波大紅鷹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