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食品是指按照回族等有清真飲食習慣的少數民族生活習慣生產、加工、儲運、銷售的食品。由于清真食品的民族性和文化性以及其獨特的制作過程不僅使其成為穆斯林的生活必需品,近年來也受到廣大非穆斯林的青睞。面對龐大的國際清真食品市場,我國的出口現狀卻不容樂觀。寧夏回族自治區以其獨特的優勢在清真食品行列成績突出但也不能擺脫我國清真食品出口不盡如人意的境況,針對這一問題,本文以寧夏回族自治區的清真食品業為例,分析我國清真食品出口存在的主要問題和解決措施。
一、清真食品在我國的發展現狀
尚普咨詢食品行業分析師認為,近年來,我國清真餐飲行業發展較快,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特別是在青海、寧夏等西北地區的清真產品,由于原料優質、成本低廉,制作流程和經營方式符合穆斯林理念,越來越受到本土穆斯林及其他伊斯蘭國家的青睞。
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國尚無相關清真食品認證體系,也沒全國統一的清真食品行業標準,這大大延緩了我國清真產業走向國際的步伐。目前全球清真食品業已形成一個大約每年2萬億美元的國際貿易額,其中很大一部分市場被東南亞,特別是馬來西亞等國家占領,由于沒有統一的清真食品認證體系和全國性行業標準,加上我國大部分清真食品企業品牌意識不強,我國清真食品企業很難參與國際市場競爭。
二、我國清真食品的出口現狀
(一)清真食品國際市場需求旺盛
伊斯蘭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全球現有50多個穆斯林國家。穆斯林人口規模在16億左右,約占全世界人口的1/4,主要分布在世界112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伊斯蘭世界綜合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穆斯林國家經濟的快速增長與龐大的人口規模,刺激了對清真食品的需求,形成了巨大商機。同時,清真食品以其高品質和高安全性,也受到了許多非穆斯林消費者的青睞。
(二)我國清真食品出口不盡如人意
面對如此龐大的國際清真食品市場,我國卻較少參與國際競爭,年出口額僅在1億美元左右徘徊,在世界貿易總額中的比重微乎其微,不足0.1%,與我國食品出口大國的地位極不相稱。這一方面反映出整體產業國際競爭能力較弱,各種優勢沒有得到有效發揮,另一方面也表明還處于起步階段,意味著可供挖掘的潛力非常巨大。
三、寧夏清真食品出口的優勢與不足
(一)寧夏清真食品產業競爭優勢分析
以下我們將以波特的競爭優勢理論來分析寧夏清真食品產業內外規模經濟的構建模式。波特提出的鉆石理論分析某一產業是否具有競爭優勢關鍵在于四點因素: 生產要素; 需求狀況; 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表現; 企業策略、結構和競爭對手。借助這個模型,下面將依次對寧夏清真食品產業的競爭優勢進行分析。
1.生產要素
寧夏作為全國惟一的回族自治區,寧夏回族人口占全區人口的34.7%,與世界16 億穆斯林在吃、穿、用等方面有顯著的共性,使得寧夏在清真食品發展上具有得天獨厚的人文優勢。此外,寧夏兩所阿語學校和一批以清真餐飲專業為主的職業學校,已培養出一大批發展清真產業的語言人才和技術人才,為清真產品、穆斯林用品的國際化提供了人才支撐。同時寧夏自然條件優良,地處北方玉米帶和優質牧草帶,農副產品資源豐富,且品質優良,為發展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產業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2. 需求狀況
全世界16億、我國2000 萬的穆斯林人口保證了清真食品的市場需求,特別是隨著我國外貿戰略的調整,中東阿拉伯國家已成為我國外貿發展的一個重要地區,近年來中阿經貿論壇在寧夏的召開也為寧夏清真食品走向世界提供了便利的條件,由此可見,寧夏發展清真食品擁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3. 相關產業和支持產業表現
清真食品產業與農業關聯度高,除了支持生產的畜牧業、屠宰業外,金融服務業、物流配送等諸多行業都與之相關。以目前發展現狀來看,雖然寧夏的地理位置具有一定優勢,能培育出品質優良的牛羊外,整個畜牧養殖業及屠宰業受資源的影響還沒有實現規模化發展,整合力度還不夠。金融服務業方面,政府為鼓勵銀行、擔保企業對清真食品企業提供融資服務,出臺了諸多優惠政策,但與建立特色產業、打響民族品牌的目標相一致的伊斯蘭金融還處在理論論證階段。目前寧夏物流業存在問題較多,物流效率低,要素整合能力差,服務網絡不完善,物流發展規劃不統一,物流園區協作性不強等,影響了清真食品與穆斯林用品的銷售。
(二)寧夏清真食品出口的不足之處
1.缺乏統一標準和指導服務
世界上伊斯蘭各國都有自己的清真認證標準,而中國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清真認證標準或體系,各相關省區的地方清真認證體系也未得到其他國家認可。而馬來西亞作為清真產業的核心國,其制定的 HALAL(哈拉)認證全球通行,中國目前的大部分清真產品都是通過馬來西亞中轉、貼牌銷售的。
目前,中國還沒有統一的清真食品認證國家標準,清真食品認證機構也只有中國伊協、山東伊協和寧夏清真食品國際貿易認證中心三家,企業出口的產品認證都是參照主要進口國的標準開展認證工作的。由于世界上伊斯蘭國家較多,每個國家對清真食品認證方面的標準也不完全一樣,所以眾多的企業對清真認證如霧里看花、水中望月,難以企及。
2.商品品質無保證
出現這一問題一方面是由于我國沒有統一的清真食品認證標準,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商家片面追逐短期利潤以次充好甚至以非清真食品假冒清真食品,這些做法使我國的清真食品國際口碑差,大大削弱了我國清真食品的國際競爭力。
3.缺乏品牌意識,知名度低
品牌是產品核心價值的體現,是產品差異化的手段,也是質量和信譽的保證。寧夏清真食品企業由于受地區經濟、地理位置的限制以及傳統保守觀念的影響,大多缺乏長遠戰略意識及品牌意識。
四、寧夏的清真食品如何走向世界
(一)清真食品認證是進入國際市場的“敲門磚”
國際互認是清真食品進入國際市場體系的有效通道。目前寧夏與馬來西亞、新西蘭等國的清真食品認證機構簽署了《清真(Halal)食品產業標準互認合作協議》,并在馬來西亞、阿聯酋等阿拉伯國家和穆斯林地區設立了寧夏清真食品銷售中心,寧夏已成為中國清真產業連通世界的重要集散地和前沿陣地。
(二)加大力度整治清真餐飲企業
寧夏工商宗教兩部門聯合整治清真餐飲企業,重點檢查清真餐飲行業的發證管理、人員配備、原料調料的使用、索證索票情況;檢查《清真食品準營證》非法轉讓、出租買賣等問題;對無證擅打“清真”標識的餐廳、飯館進行重點檢查;依法嚴厲打擊將《清真食品準營證》擅自轉讓給漢族人員經營清真餐廳;沒有辦理《清真食品準營證》的餐廳擅打“清真”標識,誤導消費者;擅自轉讓《清真食品準營證》或擅打“清真”標識等違法行為,切實維護清真餐飲行業市場秩序,促進清真餐飲行業健康發展,保護少數民族群眾合法權益。
(三)促進產業集群化
清真產業鏈條跨度大,每個鏈條上都有巨大商機。如寧夏每年屠宰大量牛、羊,余下的血液因為民族習慣而不能利用,白白浪費了可貴資源。可以利用外部資金及其技術、國際銷售網絡等優勢,興建血紅蛋白等生物制藥企業,一方面獲得經營利潤,一方面促成真正的產業集群化。同時大量清真生產行業所需的包裝、印刷品等也將增加投資機會。另外,隨著清真食品工業化的發展,添加劑即成為是否影響清真的問題,又成為一個新興的產業門類,興辦天然有機的食品添加劑企業,為清真食品工業提供內在統一的輔助材料,蘊含著前景廣闊的商業機會。這方面,寧夏的“伊品味精”捷足先得,以年產值超5億元的規模正在謀求上市。
服務業和文化產業作為清真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速度和前景不容小覷。清真餐飲在寧夏更是星羅棋布,不僅分布廣,而且規模大。以中華回鄉文化園為代表的伊斯蘭文化旅游產業發展迅猛,帶動了文化產業的崛起。
(作者單位為中央民族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