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網絡與計算機已經基本普及,并在各行各業當中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電子商務也在這種背景下得到了快速的發展,也帶給了物流企業新的機遇與挑戰。面對龐大的電子商務行業,物流企業每天的貨物進出量日益增多,這也給物流管理工作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加強物流管理工作的創新已經成為了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管理工作的必然趨勢。
一、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管理工作存在的缺陷
(一)過于陳舊的物流管理基礎設施。我國的物流企業主要產生與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其成長時間并不長,并且物流企業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與發達國家更是有著較大的差距。筆者認為,我國物流行業發展的過程當中,基礎設施過于陳舊,是影響物流企業發展非常關鍵的問題。由于物流企業的基礎設施問題,像包裝、運輸以及儲藏等方面的設施不夠完善,導致物流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過多制約因素,阻礙了物流企業的進一步發展。
(二)缺乏物流管理相關的監管機制。我國地域廣闊,各個地區的物流行業都有著龐大的管理部門,根據物流企業不同的職能進行分開管理,因各個地區都有不同的劃分原則,導致全國性的物流企業管理工作均陷入了混亂的境地。另外,因為各部門在職能劃分方面不明確,對于物流企業管理方面地方政府顯然也出現了失控的局面。各個地區的物流管理工作未建立并執行統一的監管機制,有關政策以及管理條例缺乏一致性。
(三)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仍然較低。伴隨信息技術的發展,我國已經進入了信息化時代,信息化早已在我國社會的各個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按照當前的情況看,我國物流管理信息化水平仍然較低,物流當中的各個環節大多依靠人工勞動完成,并未很好的應用信息化技術的優勢。筆者認為,物流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的問題重點體現在物流管理工作中的信息化管理水平低,物流信息系統尚不完善,缺乏數字化資源,導致物流信息資源的共享方面無法與發達國家的物流企業相比。
二、探討電子商務環境下物流管理工作的創新策略
(一)政府要加強建立物流行業管理體制。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物流業現在已經成為極具前景的一個行業,但是與電子商務息息相關的物流管理體制仍不完善,成熟的行業管理體系相應缺乏。對此,政府必須加強建立并完善物流行業管理的法律法規,使物流管理工作實際運營當中可以有法可守、有法可依。政府部門必須盡快制定物流信息管理標準,全面推進物流運送系統的建立與完善,加強物流行業信息自動化的發展。政府要對物流企業加大投資的力度,并加強物流專業技術的推廣,擴大物流運輸的范圍,全面建立物流運輸網絡。另外,地方的物流管理制度必須與國家相關制度統一,不同地區的制度也要統一,在國內形成統一的管理體制,從而有效推動物流行業的發展。
(二)物流行業要加強信息化管理的應用,轉變物流管理結構。電子商務的發展,帶動了物流企業的快速發展。但是,我國大部分物流企業都是中小型企業,不管是物流配送,還是信息資源方面都存在著一定的缺陷。物流企業規模的制約,導致物流效率普遍不高。面對如此情況,運用信息自動化管理,可以統一物流各職能部門,即采購、儲存以及配送等部門,在物流企業內部形成一體化的管理模式,促進物流企業運營效率全面提升。物流管理的信息化可從下列方面著手,例如:貨物存儲的電子化管理,貨物進出信息數據的采集工作,貨物數據信息的跟蹤,最優配送路線的智能選擇,信息數據的存儲,對物流信息增值價值的分析等等,物流企業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可以實現對貨物的實時追蹤,節省運行成本及時間,使貨物快速地到達客戶的手里。
(三)加強多方物流配送聯盟的建立。多方物流配送聯盟是源于國外的一個新的概念,在我國的發展其實并不成熟,具體指物流配送過程中,除供需雙方之外的第三或第四方物流配送企業。多方合作的物流配送聯盟可以簽訂有關的合作協議,給供需方提供物流配送服務,并為供需雙方提供物流配送的全面信息,為供需雙方提供最優選擇方案,滿足客戶的各方面需求,提升物流企業工作的效率,在促進信息自動化管理模式順利實施的同時,更好地為廣大客戶服務。
(四)物流管理基礎設施的完善是更好地開展工作的前提。在電子商務環境下,我國物流管理工作要想創新,加強物流管理基礎設施的建設是開展物流管理工作的基礎。對此,筆者認為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不僅需要資金的投入,還需政府的鼎力支持。例如:在物流配送中心的選址、投資等方面,政府部門都應積極參與,為物流企業的健康發展創造條件。另外,還要積極引進外資或者民間投資,給物流行業的建設與發展足夠的資金支持。
綜上所述,電子商務的發展,給物流管理工作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要想更好地開展物流管理工作,政府要加強建立物流行業管理體制,要加強信息化管理的應用以及多方物流配送聯盟的建立,并完善物流管理基礎設施,這也是更好地開展工作的前提,只有這樣,面對電子商務快速發展的壓力,物流管理工作才能從容應對。
(作者單位為河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