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以自產、委托加工和購進的貨物,用于交際應酬,不論是按增值稅的規定,還是按企業所得的規定,都應視同企業銷售商品,需計算增值稅銷項稅額、企業營業收入,并體現在增值稅和年度企業所得稅申報表中。符合規定的購進貨物的進項稅額,可以從當期的銷項稅額中抵扣。同時,視同銷售貨物銷售價格按企業同期同類商品外售價格、組成計稅價格、外購價格、其它企業同類商品近期價格等確認,計入會計憑證時,應按規定計入有關科目,不體現實際營業收入的確認,對于進項稅額可轉出或直接計入產品成本。
一、以資產用于交際應酬的增值稅處理
依據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十條、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四條第一款、第二十二條的規定,企業將自產、委托加工的貨物用于個人消費的,視同銷售,應當繳納增值稅。企業購進貨物用于個人消費的,購進貨物的進項稅額不得抵扣。此處所稱的個人消費,包括納稅人的交際應酬消費。由此可見,企業以資產用于交際應酬應區別以下兩點:
(一)屬于企業自產或委托加工的貨物的,應視同銷售,即以用于交際應酬的數量為基礎,按企業最近相同或相似產品的平均價格(如企業最近無此類產品價格確認,則按其他企業的相同或相似產品的平均價格確認),或組成計稅價格計算銷項稅額。同時,與此視同銷售相關的、購買該貨物所支付的進項稅額允許抵扣。因此,企業此時應納的稅額為視同銷售額銷項稅額減去購進貨物的進項稅額。
(二)屬于外購貨物用于交際應酬的,不應視同銷售,將購進貨物所發生的金額計入存貨,于使用時計入成本或費用。同時,將與此購進貨物相關的進項稅額也計入存貨成本,于使用時計入相應成本或費用。實務操作時,當購買時就知道用于交際應酬的,將進項稅額直接計入存貨;購買時不能確定用途的,暫計入進項稅額,實際使用時,從進項稅額中轉出。
二、以資產用于交際應酬的企業所得稅處理
根據企業處置資產所得稅處理問題的規定,企業將資產用于交際應酬,屬于資產所有權屬已發生改變,不屬于企業內部處置資產,應視同銷售,計算企業所得稅。由此可以看出,在企業所得稅上,只要資產所有權發生改變,企業就應當確認所得稅,而企業將資產用于交際應酬時,資產的所有權視同發生改變,應當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同時,此時所說的資產應該包括企業自產、委托加工和外購的貨物,資產確認的收入應按以下規定執行:
(一)企業自制的,按企業同類產品同一時期的外售價格確定。
(二)外購的,按購入時價格確認收入。
同時,企業將資產用于交際應酬的,在進行年度企業所得稅申報時,對于購入的貨物,按購入時的價格同時調增應稅收入,以及與之對用的成本支出或費用支出;對于自產或委托加工貨物,按照市場價格確認銷售收入,按照計稅成本確認成本支出。
需特別提醒的是,企業將貨物用于交際應酬,屬企業業務招待費支出范圍的,可當按規定限額扣除,即按實際發生額的60%扣除,最高不得超過營業收入的5‰,這與企業其他正的業務招待費支出的處理是一致的。
三、以資產用于交際應酬的會計處理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銷售的商品,企業只要滿足主要風險與報酬已經轉移,對商品不在行使繼續管理和實際控制,收入和成本能夠計量,能夠取得與商品相關的經濟利益,就可以確認收入。實務中,企業收入的確認,則主要依據合同或協議的約定,發票的實際交付。企業以資產用于交際應酬,由于缺乏“經濟利益的流入”這一要件,因此,在進行會計實務處理時,自產、委托加工或外購貨物用于交際應酬時,均不確認營業收入。
同時,應對于貨物預計用途、貨物來源的不同,增值稅會計處理也有所不同。
(一)企業以自產或委托加工貨物用于交際應酬
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業務招待費(會議費等)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按該產品同期銷售價或組成計稅價格計算確定)
(二)企業以外購產品用于交際應酬
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業務招待費(會議費等)
貸:庫存商品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
當然,如果以上業務企業未取得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或者預先知道用于個人消費的,會計處理則為:
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工程施工等)—業務招待費(會議費等)
貸:庫存商品
四、結語
總之,企業以資產用于交際應酬,不論是自產的貨物、委托加工的貨物,還是購進的貨物,不論是增值稅的規定,還是企業所得的規定,都應視同企業銷售商品,需按規定計算增值稅銷項稅額、企業營業收入,并體現在增值稅和年度企業所得稅申報表中,符合規定的購進貨物的進項稅額,可以從當期的銷項稅額中抵扣。同時,視同銷售貨物銷售價格按企業同期同類商品外售價格、組成計稅價格、外購價格、其它企業同類商品近期價格等確認,計入會計憑證時,應按規定計入有關科目,不體現實際營業收入的確認,對于進項稅額可轉出或直接計入產品成本。
(作者單位為福建仙芝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